异法方宜
我们都知道,越往南方越热。这是太阳对它的眷顾,日照时间较长。
但是南方有一个缺点,地势低下。我们现在说的南方都是长江冲积形成的平原,地势比较低,这会出现什么问题呢?就是湿气比较重。越往高越爽,但是越往下,越容易出现湿气。
另外,南方还有一个特点,水土弱。水土弱对应的是什么?水土刚强。西方就是水土刚强,水的碱性大,水含的矿物质多,洗衣服不干净,或者说肥皂、洗衣粉消耗的量大。而到了南方,水质比较软,洗衣服特别干净。而且,南方这种软水对人也特别滋养,所以这里人的皮肤就显得水嫩、光滑,江南的美女都比较水灵。
经文:
南方者,天地所长养,阳之所盛处也。其地下,水土弱,雾露之所聚也。其民嗜酸而食胕,故其民皆致理而赤色,其病挛痹,其治宜微针。故九针者,亦从南方来。
南方的阳气旺,湿气重
梁冬:好了,咱们接着说。今天讲“南方者”,“南方者,天地所长养,阳之所盛处也”,这有什么含义?
徐文兵:先说一下南方的方位。在《黄帝内经》成书的年代,南方没有到达现在海边的广东、福建,它是指的吴越,就是江苏、湖南、湖北这一带。
生、长、收、藏,东方是天地之所生,南方是天地之所长(zhǎng)养,就是植物疯狂地生长。南方就是这么一个地界儿,阳气特别旺盛,就像纯阳之体的小孩子一样,长得非常快,长得非常猛,所以《黄帝内经》说它是“阳之所盛处也”。
生、长、收、藏,东方是天地之所生,南方是天地之所长养,就是植物疯狂地生长。
梁冬:后面有句话“其地下,水土弱,雾露之所聚也”,这说的是什么?
徐文兵:这是说天气对南方的影响。我们都知道,越往南方越热。这是太阳对它的眷顾,日照时间较长。
但是南方有一个缺点,地势低下。我们现在说的南方都是长江冲积形成的平原,地势比较低,这会出现什么问题呢?就是湿气比较重。越往高越爽,但是越往下,越容易出现湿气。
我们现在说的南方都是长江冲积形成的平原,地势比较低,这会出现什么问题呢?
另外,南方还有一个特点,水土弱。水土弱对应的是什么?水土刚强。西方就是水土刚强,水的碱性大,水含的矿物质多,洗衣服不干净,或者说肥皂、洗衣粉消耗的量大。而到了南方,水质比较软,洗衣服特别干净。而且,南方这种软水对人也特别滋养,所以这里人的皮肤就显得水嫩、光滑,你看江南的美女都比较水灵。
西方就是水土刚强,水的碱性大,水含的矿物质多,洗衣服不干净,或者说肥皂、洗衣粉消耗的量大。而到了南方,水质比较软,洗衣服特别干净。
我自己的体会也是这样。山西地势比较高,水土也比较硬,到了北京以后,自来水的水质比较软,人的气色、肤色都随之在变。从北方再到江南,我发现那儿的水更软、更弱,所以叫“其地下,水土弱”。
南方气候潮湿,常年弥漫的雾气是导致人患病的因素之一。
2.“雾露之所聚也”
为什么北方人去南方会水土不服
梁冬:刚才有句话叫“雾露之所聚也”,为什么会“雾露之所聚”呢?
徐文兵:湿气大!你看云形成了积雨、雾以后,它都是往下飘的,包括舞台上用的干冰。干冰打起来的雾绝对不会往上飘,而是往下走。所以,南方不好的一点在哪儿?多水、多沼泽、多湖泊,阳光把水变成水蒸气蒸腾起来,成了云雾。但这些云雾不会往上飘,它们全笼罩在土地或者城市的上空,所以,南方最难过的就是梅雨季节。
南方不好的一点在哪儿?多水、多沼泽、多湖泊,阳光把水变成水蒸气蒸腾起来,成了云雾。但这些云雾不会往上飘,它们全笼罩在土地或者城市的上空,所以,南方最难过的就是梅雨季节。
我最喜欢南方的饮食,也喜欢南方保存下来的中国传统文化,但我受不了南方的湿气。一到梅雨季节,洗衣服挂出去晾不干,放在屋里的箱子都长霉。而且,身上也特不舒服。咱在北方出点汗,一会儿就干了,爽了!在南方出点汗,全都湿答答地黏在身上。
梁冬:就像“湿答答的玫瑰”。
徐文兵:《黄帝内经》上说南方是“雾露之所聚也”,这种雾露就是中医所说“风寒暑湿燥火”里的“湿”。南方这种天时和地利,容易出现与之相关的一些疾病。
南方湖泊虽多,但水质不好
徐文兵:南方湖泊比较多,所以在南方打井不用打很深,挖个坑就能冒水。1998年不是发洪水嘛,抢救大坝时出现了管涌。什么叫“管涌”?就是河水奔流、冲击让大坝的泥土出现漏管,一下冒出个小喷泉。这种水的特点是自洁能力特别差。在北方,我们打一个深水井,水都是经过岩石、砂砾、土层慢慢过滤再渗透出来的,所以,最后打出来的是清水。
南方湖泊比较多,所以在南方打井不用打很深,挖个坑就能冒水。
而管涌出来的水,没有经过很好的过滤,里边有很多微生物,还有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。喝这种水身体最容易闹病,如果一定要喝,除了澄清之外,还必须得烧开。很多北方人到了南方,水土不服,上吐下泻,主要就是喝生水喝的。
很多北方人到了南方,水土不服,上吐下泻,主要就是喝生水喝的。
曹操八十万大军攻打东吴,三国演义中说是火烧赤壁战败,其实是北方人到了南方以后,不服水土,瘟疫流行造成的。
水土不服,待一星期就服了
徐文兵:上周,我抽空去了一趟上海看朋友。我有一个感觉,上海的水不好喝。
梁冬:为什么呢?
徐文兵:“君住长江头,我住长江尾,日日思君不见君,共饮一江水。”但是,诗中所说的水是长江源头的水。而上海是黄浦江跟长江的入海口,那里的水处于下游。
梁冬:上海人会喝自来水么?我觉得他们应该也是买矿泉水来喝吧。
徐文兵:对啊,刚开始我没注意,宾馆里提供的矿泉水用完了,我就接自来水烧开了沏茶。我的茶是非常好的茶,可沏出来的茶水有一股浓浓的漂白粉的味道,可见,水里面用来过滤杀毒的氯放得太多。
后来,我见到上海朋友就提起了这件事,他们说,没办法,我们这是下游。在喝水这件事上,上海人民真不容易。
上次我们讲南方的时候提到,最好的水是泉水。所谓泉水,就是带气从地下冒出来的水。它本身经过了很多层过滤,既带气又洁净。而最不好的水呢,就是我说的这种下游江水。因为下游的土层比较薄,一挖就能挖出水来,所以它没有经过多次的过滤。
所谓泉水,就是带气从地下冒出来的水。它本身经过了很多层过滤,既带气又洁净。
由此,我对南方又增加了一种感觉。为什么说北方人到了南方容易出现水土不服?因为在北方喝的是一种水,到了南方后再换一种水喝,胃肠道一下子就不适应了,所以很多人上吐下泻。
当年赤壁大战的时候,说是诸葛亮借东风,一把火把曹操的八十万大军灭了。其实不是。现在小说也好,电视剧也好,描述灾难最初出现的形式都是什么?瘟疫流行。所以说“水土不服”,人体第一个不服的就是水。
现在我们喝的水,要经过自来水厂净化、漂白、过滤……有的还用活性炭。可过去的人,水流十步就为净。意思是说,你在十步开外洗完脚,我在十步以下喝这个水就算净水,过滤手段几乎没有。
我们生活中饮水要特别注意卫生。讲究点的话,要选择一些洁净的水或者矿泉水来喝,得用点儿好水。
我们生活中饮水要特别注意卫生。讲究点的话,要选择一些洁净的水或者矿泉水来喝,得用点儿好水。
我去过很多地方,除了上海,还有一个地方的水难喝,就是天津。天津也是入海口,为什么叫津呢?就是说当地河岔、分道特别多,临水。我们中医讲“汗出溱溱,是谓津”,天津就是那种水汪汪的地方。
去天津时我还在上大学,大概1985、1986年的时候,那会儿还没有什么引滦进津,所以当地的水真是特别难喝。难喝到什么程度?难喝到我们为了解渴去买外地的啤酒喝——当时还不流行矿泉水。
天津人出差去上海,会不习惯上海的水。上海本地的朋友跟我说,如果他要去外地出差,回来后再喝这个上海水也不适应,得再待一个星期才能习惯。
所以说,水土不服怎么办?待一星期就服了。当时我在上海只待了一天半,可能待时间长了也就服了。
所谓“水土不服”,人体第一个不服的就是水。
梁冬:就像到北京来的人,时间长了,也都变成了人肉吸尘器,习惯北京的空气了。
徐文兵:话说回来,南方人泡茶是很有讲究的。天下第一泉是趵突泉,在山东;天下第二泉就是我们说的《二泉映月》那个地方,在无锡的锡山、惠山,那儿建了个锡惠公园,用那里的泉水泡茶是非常好的。古代江南饮水问题没法解决之前,讲究一点的人都是将天上的雨水和雪水存起来,然后泡茶。在那个非工业化时代,天降的水比地上江河里面流的水干净。
以前的上海,卫生系统不太健全,上海弄堂里用的都是马桶,污水直接倒到江里面了,江水变得很浑浊。
梁冬:这个也不妨碍上海人民都成为比较聪明的人民啊!
徐文兵:其臭腐嘛!
梁冬:养肾的,是吧?如果按这个道理推下来,广州、深圳也属于入海口,那基本上中国比较发达的地区水质都不好了?
徐文兵:我们为什么叫长江、黄河“母亲河”呢?就是因为这条江河水哺育了一个民族。所以,水质是否干净,决定了这个民族的人民身体是否健康。如果身体不健康,人的心理也容易变态。
曾经有一段时间,人们把江河湖海当成排污的管道。农业有机肥料或人体的排泄物排进去倒也罢了,最可怕的是工业污染,让水都变成了毒水。
梁冬:所以,根据天人相应的原理,江河湖海决定了我们身上血液的特质,对吧?
徐文兵:没错。据《黄帝内经》讲,天地间有多少山、多少水,那么相对应的人体就有多少条经脉。现在的江河湖海被污染了,而我们整天吃着被污染的食物,血管里自然充满了各种毒素。而且,江河湖海还出现一个“富营养化”现象,大面积地长青苔、长绿藻,造成近海的污染,相对应的,人的身体也随之出现高血脂、高血糖等病症。
据《黄帝内经》讲,天地间有多少山、多少水,那么相对应的,人体就有多少条经脉。现在的江河湖海被污染了,而我们整天吃着被污染的食物,血管里自然充满了各种毒素。
湿气重的地方,容易“烂裆”(阴囊湿疹)
梁冬:北方人到南方往往容易水土不服,除了不习惯当地的水,还有没有别的原因?
徐文兵:有啊,就是饮食习惯。南方天气热,人们吃的粮食性质偏凉,我们上次讲了,北方人吃小米、黍子、小麦,都偏热。可南方人主要吃什么?大米。大米又叫水稻,南方人体内有那种火热之性,吃大米正好平衡。
梁冬:有一种说法,说南方人有脚气病跟饮食有关,这是怎么回事呢?
徐文兵:是因为湿气。湿气有个特点:下流。它和雾露一样,导致发病的部位都偏下,一个在脚上,一个在阴部,有的男性阴囊周围会出现溃烂的湿疹。
湿气有个特点:下流。它和雾露一样,导致发病的部位都偏下,一个在脚上,一个在阴部,有的男性阴囊周围会出现溃烂的湿疹。
我记得解放战争的渡江战役,很多士兵都是从北方过去的,当时出现了一个病叫“烂裆”,其实就是我们现在说的阴囊湿疹。北方人突然到了南方这种潮湿的地方,身体从饮食和空气里吸收了很多湿浊之气,排不出去怎么办?湿气就会聚,湿性往下走,一个是烂脚,一个就是“烂裆”。
“烂裆”在当时怎么治啊?一个是改变饮食,在食物里加一些化湿、干燥的东西;另外一个,就是用中草药外敷,从而化湿、利湿、解毒。还有一个办法,也是最土的办法:晒裆。找个没有阴天、没有雨的日子,哇,太阳出来了,咱们一排战士们躺那儿,两腿八字形,对着太阳晒!
梁冬:实在不行,就坐在暖气片上,哈哈哈。
徐文兵:暖气片上是水暖,不行,因为水气也是造成疾病的一个因素嘛。
水气也是造成疾病的一个因素。
3.“其民嗜酸而食胕。故其民皆致理而赤色”抵御湿气的两大法宝——酸菜、腐食
徐文兵:怎么去抵御或化解这种湿气呢?观察一下当地人的饮食习惯,“其民嗜酸而食胕”,南方人大多喜欢吃酸的、腐烂的东西。
身体消化不了的东西,就得借助外界微生物把它分解一下,然后再吃。我们在南方经常能看到腊肉,像四川的腊肉、金华的火腿,这都是腐。就像北方人喝奶一样,如果喝纯奶,就容易造成脏寒,喝酸奶,就不容易产生那么大的寒性。
在南方这种地势低下,湿浊弥散的地方,人如果再多吃肉,就容易生病。肉是蛋白质含量非常高的东西,万一消化不好,就会变成痰湿。我们经常说“鱼生火,肉生痰”,要是内部痰湿加上外湿,那么人体整个就是里应外和,湿成一片了。
在南方这种地势低下,湿浊弥散的地方,人如果再多吃肉,就容易生病。
所以,在南方吃肉,就要选择腊肉来吃,或者是腌肉、火腿肉。
至于吃酸,据我自己的观察,稍微有不同的见解。在湖南、湖北,包括四川以及云贵这些偏南的地方,人们吃辣是最厉害的。四川人不怕辣,湖南人辣不怕。吃辣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去寒去湿,它去湿气的作用甚至要超过御寒的作用。人一吃辣的东西,体内湿气就去掉了。
吃辣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去寒去湿,它去湿气的作用甚至要超过御寒的作用。人一吃辣的东西,体内湿气就去掉了。
这跟印度人爱吃重口味的咖喱是一样的道理。印度那儿除了热,还有湿。受印度洋暖流的影响,潮湿的空气吹到印度,又被喜马拉雅山挡住,所以当地常年湿气弥漫。而咖喱能开窍,能让人们把体内湿热之气排出去。
南方人爱吃酸,酸腐的东西能使胃里的食物发酵,从而减轻胃肠的负担,把湿气给化掉。
南方人爱吃酸,酸腐的东西能使胃里的食物发酵,从而减轻胃肠的负担,把湿气给化掉。
梁冬:“其民嗜酸而食胕,故其民皆致理而赤色。”什么叫“致理”呢?
徐文兵:“致理”和“疏理”是相对的。海边的人吃盐多,这是为了什么?排汗。所以东方人汗毛孔大,皮肤纹理比较粗。而南方人吃酸的东西,酸的东西偏于收,所以南方人汗毛孔比较小,皮肤纹理特别细,尤其是江南美女的皮肤都是细嫩光滑的。
南方属火、属红,而红热属赤。南方诞生的神农氏被称为炎帝,炎帝就是火神,两个“火”叠加在一块。所以,南方人的皮肤比较红。
为什么皮肤会呈“赤色”?南方属火、属红,而红热属赤。南方诞生的神农氏被称为炎帝,炎帝就是火神,两个“火”叠加在一块。所以,南方人的皮肤比较红。
4.“其病挛痺”
吃酸不可过多,否则易得关节病
梁冬:“其病挛痹”是什么意思呢?
南方人爱吃酸的食物,收敛过多,容易出现一个问题,就是“抽抽儿”。
徐文兵:南方人爱吃酸的食物,收敛过多,容易出现一个问题,就是“抽抽儿”。医学上叫作“痉挛”,痉是指那种抽筋的感觉,挛是指整个筋收缩到一块儿。所以说,南方人最容易得的就是关节病,也就是我们现在说的风湿病,症状是筋骨中的筋容易痉挛或筋挛。
而“痹”是什么病呢?痹是堵住了的意思。“麻痹”,就是身体血脉不通。中医还有个病名叫胸痹,就是说胸中的阳气被堵住了,它就相当于现在早期的冠心病。胸痹不像真的心梗,朝发夕死,而是“阳微而阴弦①”,总有胸口闷闷的感觉。
中医里关节肿大、屈伸不利也叫痹,称为痹症。具体再分:一种叫痛痹,天气一变,关节就疼,寒加湿,寒性凝滞;一种叫行痹,表现为关节游走不定地痛,一会这儿疼,一会那儿疼,具体哪儿疼又说不清楚,湿带着风在体内瞎转。
还有一种叫痹,表现出来是肿,当然也痛,但是那个“肿”吓人的样比痛更让人注意。患者的腿像大象腿,关节肿得像个大馒头。这种“痹”的湿气更大。
所以,《黄帝内经》有句话叫“风寒湿三气杂至,合而为痹也”。
梁冬:看来,这个麻痹大意的“痹”分别来自于风、寒、湿或者三者混到一起形成的。那如何治疗这个“痹”呢?
徐文兵:得痹症最根本的原因是南方人爱吃酸。肝主筋,连着胆,你想让它开放、生发,就应该吃辛辣的。如果想让肝藏血,让它收敛,不要乱跑,就要吃酸的。南方人吃酸是为了帮助消化,可酸吃多了就会使肝气、肝阳升腾不起来,老那么收缩,让自己“抽抽儿”。所以,治疗痹症最好的办法就是疏肝利胆。
怎么疏肝利胆呢?就是吃一些辛散的、发散的食物。湖南人、湖北人或者贵州人都爱吃辣,其实就是针对他们吃酸过多而取得的一种平衡。比如吃蒜觉得烧心怎么办?吃腊八蒜嘛,拿醋一泡,就不烧心了。再比如说,喝酸辣汤的时候撒点儿胡椒粉,弄点儿醋,也是辛和酸的平衡。对于南方人,在饮食上我建议吃点儿辣的,把湿气给散一散。
怎么疏肝利胆呢?就是吃一些辛散的、发散的食物。湖南人、湖北人或者贵州人都爱吃辣,其实就是针对他们吃酸过多而取得的一种平衡。
①阳微而阴弦:出自汉代张仲景的《金匮要略》,对胸痹病病机的概括。
5.“其治宜微针”
最快止痛的方法是扎针
美国人爱扎针
徐文兵:真正治疗痹(bì)症的话,比如说关节疼痛,快速止疼的方法就是扎针。现在大家都说针灸在美国很普遍、很流行,错了,是acupuncture在美国很流行!这叫针刺,不是针灸。为什么针灸在那儿流行不起来?针灸者,久也。美国人有那个耐性吗?
真正治疗痹症的话,比如说关节疼痛,快速止疼的方法就是扎针。
梁冬:对,他们都发明快餐文化,有道理的。
徐文兵:开快车啊、吃快餐啊、快速恋爱、快速离婚,这都是他们闹的。
话说回来,这针刺疗法最大的特点是什么?快速止疼,立竿见影,躺着进来站着出去。
美国人的可爱之处是什么?实用主义。别给我讲阴阳五行、藏象,我这儿疼,找理疗师做了多少次治疗也不管用,要是吃那个Painkiller(止痛药)的话,我又担心它的side effects(副作用),我听说你们中国这个acupuncture(针刺)很神奇,你给我试试。然后,大夫给他一扎针,止疼了,他马上就付钱。
接着发现扎针好处的是谁呢?是保险公司。保险公司发现,客户身上同样一个病症,找理疗师、Chiropractic(整脊师),用各种方法,不仅花费多,效果还不好。而中国的大夫方法简单,很快就给解决问题了。所以他们就跟着来了,提出一种保险方案——如果你病了,去找那些有License(执照)的针灸师治疗,治疗金额保险公司cover pay(全付)。
这不能单纯说是美国人热爱我们中国传统文化,热爱中医,他们完全是从商业操作模式上肯定这个针刺的神奇。
所以,像这种“挛痹(luán bì)”(抽筋),还有关节的疼痛,甚至再引申到胸痹之类的“痹”症,以及经脉气血不通的病,用扎针这种方法治疗效果都非常好。
扎针控制的是人的“气”和“神”
梁冬:治疗的时候,医生是刺那些痛的、痹的穴位,还是旁边的穴位呢?
徐文兵:这要说的话范围就大了。中医有一个特点就是按经络辨证,比如说你网球打多了容易得网球肘,这个痛的地方一般都不能碰,更不可能扎针。而大夫一看你这个痛点在尺泽、曲泽,是手太阴肺经循行所过,于是就在这条经络的远端,如少商、鱼际、太渊,或者往上走在中府、云门、颊车取穴扎针。虽然扎的穴位不一样,但根据经络理论,整条经络的气是连着的,同样有效。这种方法就叫远端取穴,就是说不往人痛的地方扎,而是在痛点所在的经络上扎。
中医还有个方法叫“左病刺右,右病刺左”,也叫“谬刺”。什么意思呢?就是如果你左边的膝盖痛,但你又不让我碰,我就在左膝盖附近你让碰的地方,比如说上面的梁丘、血海,或下面的足三里、阴陵泉扎针。
远端取穴,就是说不往人痛的地方扎,而是在痛点所在的经络上扎。
同时,我还可以远端取穴,取对侧右胳膊肘上跟左膝对应的那些位置扎针。比如说,左边的膝眼痛,在足阳明胃经上,那对应的经脉就在右胳膊上,取手阳明大肠经上的曲池穴扎一针,一般都有效果。
为什么有效果呢?因为扎针能控制人的神,控制人的大脑,从而控制人的四肢。你想,我们走路迈左腿,出右手,其实这就是受神的控制。
梁冬:怪不得!你这么解释,我就可以理解了。
徐文兵:所以呢,虽然看起来扎的是不同的部位,但影响的是同一个神,你对疼痛的感觉也是你的主观感觉嘛。
我以前碰到有些人出现幻肢疼,他左胳膊没了,然后跟你说:“大夫,我左大拇指痛。”这怎么办呀?就在他右脚大拇指上扎针。因为左手大拇指是手太阴肺经循行之处,与右脚足太阴脾经相对应,是同一个神指挥的。
我以前碰到有些人出现幻肢疼,他左胳膊没了,然后跟你说:“大夫,我左大拇指痛。”这怎么办呀?就在他右脚大拇指上扎针。
所以说,中医不仅能解释为什么会有幻肢痛,而且还能治疗幻肢痛,把人那种无形的主观感觉落实到有形的实体上。
梁冬:由此看来,痛是一个感觉问题,还涉及心物一元的问题。这东西经不起想,一想就觉得太深刻了,足以让人失眠。
被气伤了神,人就会落下病根
徐文兵:说到中医的最基本理论,我们管它叫“精气神”。
精呢,是指有形的物质,包括我们的肉体、我们的体液、我们的精髓,这是肉眼可见的。
“气”和“神”是我们肉眼不可见的,但它们也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东西。比如说“气”,有的人说,你拿个气让我看看,对不起,我做不到,因为这个世界上有许多东西不是以物质形式存在的。至于神是什么呢?神乎神,不好说。
梁冬:那么我们举个例子,为什么人会“视而不见,听而不闻”?
徐文兵:声和音不一样。声是客观存在的,心是什么?要想听到得触动了你的心神才行啊。
这句话就是说你心不在焉,因为你神不在那儿了。有的人出现幻肢痛,没有胳膊还感觉手指痛,这就是一种心神不在的情况。为什么心神不在那儿?一个是心神受到了创伤,还没有愈合,胳膊没了,但那个痛苦还在。
跟它相对的是什么?是心神高度集中,比如在战场上,有的战士打得肠子流出来了,还在那儿冲锋呢,都不知道疼了。
梁冬:嗯。好多人受了那种感情创伤或者肉体损害,持续十几年、数十年阴影不散,为什么?就是因为当时刺激他所留下的那种气,尽管肉体没有再受损伤,但气对神的伤害还在。就像以前法官鉴定家庭暴力一样,虽说受害人的皮肉没有损伤,但那种语言暴力、冷暴力对她们的伤害更深。
徐文兵:感情伤害是一种无形的存在。但是,中医能够解决这个问题。我经常对我的病人说:“你挨了别人一嘴巴,如果一天想它十遍,那就相当于挨了十嘴巴。”
感情伤害是一种无形的存在。但是,中医能够解决这个问题。
梁冬:所以,佛经里说“放下”嘛。
徐文兵:“放下”是你的意,你想放下,但你怎么放下?你应该把它那股劲儿,或者那股气儿给引出来,泄掉。
气是有能量的,比如说,我们可以把气想象成一股无形的能量,它冲进了内心,那么就让这股气从哪里来回哪里去。所以,我们可以先分析一下人体受力的时间、地点、场合,接着分析受力的部位,然后再扎针。
气是有能量的,比如说,我们可以把气想象成一股无形的能量,它冲进了内心,那么就让这股气从哪里来回哪里去。
6.“故九针者亦从南方来”
扎针是代表父爱的治疗方法
梁冬:《黄帝内经》上说,“其病挛痺。其治宜微针。故九针者亦从南方来。”为什么叫九针呢?
徐文兵:针刺的发明其实比艾灸要晚一些。相传,艾灸这种代表母爱的治疗方法是女娲发明的,再往后,代表父爱的治疗方法就比较严厉一些,就是扎针。九针据说是伏羲制造的,他做了九种不同规格的针具,有大有小,有粗有细,还有三棱的,最大的针跟小刀子一样。
九针据说是伏羲制造的,他做了九种不同规格的针具,有大有小,有粗有细,还有三棱的,最大的针跟小刀子一样。
这九种不同形状的针具,适用于不同的病症。比如说这个挛痹,“治宜微针”。微针也叫芒针,就是像麦芒一样细的针。这种针显然不是在调形,那这个微针是干吗用的?它调的不是有形的东西,而是引无形的气。所以,《黄帝内经》上说挛痹治宜微针。
九针里的小针刀,主要用于割断粘连,挑开东西,或者说切开排脓,都是在调形,当然同时也在泄气。
关于九针的发明,相传也是从南方传来,就是湖南、湖北这一带。如果在北方,碰到了类似的病,也可以用微针,以针引气。
7.越想伤心事,疾病越不容易除根
心病先治身,身病要调心
徐文兵:中医里,心有它对应的躯体和经络,中医的可贵就在这儿,它能把无形虚妄的东西落在实处。你说你伤心了,那我要检查你与心相关的经络和穴位,如果没有反应,那我就得怀疑你的诉说是否真实。
中医里,心有它对应的躯体和经络,中医的可贵就在这儿,它能把无形虚妄的东西落在实处。
前些日子我看了几个得抑郁症的病人,其中有个人说:“没事,我挺高兴,活得挺开心的,您看是不是啊?”我说:“你说你很开心,但据我的诊断,你抑郁得很,活得很不开心。”说完,这人眼泪“哗”地一下就出来了,我给他点穴的时候,眼泪都止不住。我说:“别装了,戴一个面具活着多累,是吧?”因为我检查到他的心对应的经络和穴位时,发现有问题,所以他说不抑郁我不信。
治疗到最后,我说:“你好了,不用来了!”
他说:“我真好了吗?”
我说:“真好了!”
为什么我这么说?经过治疗,他的肉体和经络已经没问题,那剩下的就是慢慢调了。这个病人继续问我:“我还会不会再犯?”我说:“除非你再伤心,而且是伤一次大心才会再犯,要知道,普通人想得个抑郁症也不容易。”
梁冬:这跟做花花公子不容易是一样的。
徐文兵:对啊,你受一次刺激,一天想十遍,反复加深这个刺激,你才会得抑郁症。而中医治疗这种痛症,就是用针影响到气,然后让气达到最隐秘的、我们都无法想象的那个部位,从而触及人的心神,乃至魂、魄,最终消除人内心难以言表的痛苦。
梁冬:所以说,调病是可以互相影响的,先调神也可以,先调身体也行。
只有先把病人的心理问题解决了,甚至要改变他的价值观,生活方式,他的病才能彻底治好。
徐文兵:我有一个口号,叫“心病先治身,身病要调心”。这就是说,虽然病人向大夫主诉的是生理问题,比如说胃溃疡、高血压、糖尿病……但治疗时,大夫一定要考虑到疾病成因背后的心理问题。只有先把病人的心理问题解决了,甚至要改变他的价值观、生活方式,他的病才能彻底治好。
很多人都在追名逐利,认为自己的生命没名利值钱,这种人患了病,如果不先把错误心理调整过来,就算治好了肉体上的疾病,以后还是会再犯。
很多人都在追名逐利,认为自己的生命没名利值钱,这种人患了病,如果不先把错误心理调整过来,就算治好了肉体上的疾病,以后还是会再犯。
高压力之下,人什么病都可能得
徐文兵:现代医学认为,胃溃疡其实也是一种身心疾病。高压力之下,人什么病都可能得,这是我说的身病。那怎么调心呢?心病要治身,如果病人表现出来的是抑郁、焦虑、幽闭症,就要先给他调身。
心病要治身,如果病人表现出来的是抑郁、焦虑、幽闭症,就要先给他调身。
什么叫幽闭症?比如说,我到了一个黑乎乎的屋子或电梯里,恐惧得要死,本能地就要跳、叫、逃。
我有一个病人患的就是这种病,他以前是个飞行员,身体素质非常好。但有一次做生意,他蒙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,而且受到了惊吓,从此就落下一个毛病,不敢独自进电梯,不敢一个人待在屋里。就连我给他扎针,身边都必须有另外一个病人躺着,他还得不停地跟那个病人聊天,才能缓解他那种恐惧。
什么叫幽闭症?比如说,我到了一个黑乎乎的屋子或电梯里,恐惧得要死,本能地就要跳、叫、逃。
这种病没着没落的,看起来像是神经病。其实,他不是神经病,而是精神病,是伤了神了。治心病,要先给他调身,先把他身体里的瘀血、痰块、寒气等东西通通去掉。
“心病先治身,身病要调心。”我理想中的中医,应该是一个TEAM(团队),病人一来,“咵咵咵”先整形。好多人得的病都是“形”病,比如说脊柱侧弯、小关节滑脱,然后压迫脊椎的十二对神经,造成了脏腑的疾病。还有些人一脚高一脚低,走路都不平,脸一边大一边小,眼睛也是一个大一个小,这完全是形体不正造成的病啊!
治心病,要先给他调身,先把他身体里的瘀血、痰块、寒气等东西通通去掉。
这个中医团队里,第一个接诊大夫先给病人整形,如果整形好了,下次就不用来了。如果还有问题,那就是气病了。再上一个针灸大夫,“咵咵咵”一扎针,以针引气,形气都解决。
如果这两步都治了,这个人还有病,那就是神的问题了。接着找一个大巫大医,几句话一聊,看你一眼,“哗哗”一流泪,出去吧,肯定好了。
梁冬:我听说,曾经有人去印度,碰见一些大的修行者,聊着聊着就哭了。
我听说,曾经有人去印度,碰见一些大的修行者,聊着聊着就哭了。
徐文兵:这样的情况真有,那些修行者都是调神的大师。所以说,我要是开个中医院,一层是整形科,接待大量的病人,先把大家歪七扭八、不正确的形体整治一遍。一层治不好,咱们免费上二楼,二楼给调气,然后三楼调神。
梁冬:那三楼的人基本没什么事干了。
8.为什么好的针灸大夫都在美国
徐文兵:说到扎针,我打个岔。我大学念的是中医系,那时候不像现在,学校里有针灸推拿系,学生们只把针灸当一个小科来实习,不太重视。我真正把针灸捡起来,是到了美国以后。
梁冬:为什么呢?
徐文兵:因为在美国要申请工作签证,仅凭我是中医系学生,会开方子,人家不认。因为美国没有这个职业,也没有这个执照。人家有的就是acupuncture license——美国组织的每年春秋两季的全国性考试。组织考试的都是犹太人。在美国,不管我们中国人技术多高,对中医理解多透彻,真正管理中医的还是犹太人。
在美国,不管我们中国人技术多高,对中医理解多透彻,真正管理中医的还是犹太人。
这个考试考三门科目。第一个,考生要先通过针灸的卫生消毒考试(clean needle technique)。也就说,考怎么摆放针具,怎么消毒,怎么灭菌。在美国行医用的针都是一次性的,既保护病人也保护大夫;第二个考试是什么?笔试,200道选择题。考生要想拿到执照,就得参加英文笔试;第三个考试最有意思,考生要亲自在病人身上找穴位。
梁冬:一次全国性的考试,哪儿找那么多的病人摆那儿呀?
徐文兵:找的是Model,就是模特儿。
梁冬:漂亮吗?哈哈!对不起,问了个庸俗的问题。
徐文兵:那会儿就忙着去找穴位,顾不上看模特漂亮不漂亮。这就跟伯乐相马似的,就看马好坏,都分不清马是公是母。
在这个考试中,一个活人在那儿站着,考生拿着一张考试单子,自选15个穴位,而且还分左右。比如说,左边的曲池,右边的足三里等。然后,考官再给考生一个不干胶做的小圆环儿,中间是窟窿,边上有一圈儿,直径大约1厘米,往模特身上贴。
有意思的是,在考试之前,考官已经用一种荧光笔在正确穴位上画了个圈儿。但是,普通人肉眼看不见。考生把不干胶贴完走开,边上就有个考官,拿着检验假钞的那种灯,“咵”一照,如果穴位贴得正确,那个圈儿里就会出现反光。
梁冬:出水印儿,哈哈!
徐文兵:这个考试允许考生错俩,如果错三个,对不起,明年再考。
在美国,这三门考试组织得非常严格。全部通过以后,考生才能拿到证书,然后凭着证书到当地的主管部门申请执照。
我自己有个预言啊,在国内,中医如果缺乏有效的管理,只能慢慢衰落下去;如果采用美国的管理模式,在不久的将来还有点儿希望。
我自己有个预言啊,在国内,中医如果缺乏有效的管理,只能慢慢衰落下去。如果采用美国的管理模式,在不久的将来还有点儿希望。
梁冬:是不是可以这样说,最好的中医在美国?
徐文兵:是啊,最好的中医大夫都在美国。我是个别的啊,我是有一个妄想,跑回来要干自己的事儿。其实,现在好多优秀的中医大夫都跑美国去了。
梁冬:我最近碰到好几个用特别古老的方法治病的医生,全是美国回来的。
徐文兵:美国这种管理体制是什么呢?第一,国家不扶持,也不打压,无为而治。我发现美国好多管理理念,其实都是道家思想。比如说,对于中医大夫在美国行医,政府如果提供资金支持,这是有为;政府要打压,也叫有为。那政府干脆就无为,根据这种系统理论的特点,安排大家去学习,读三年书,然后再按规定考试,拿到执照才能行医。但是,中途不许碰任何西医的东西,什么心电图、血压表、西药……都不许碰。碰的话病人会投诉,那就是中医倒霉的开始。如果想做西医,去考美国的Doctor degree,然后才能行医。这样的话,就迫使那些中医们完全按照古法去看病。
在这种体制下,如果用中医的方法能给病人解决疼痛,那中医大夫就能谋生,每两年换一次执照,接着再干。如果没有病人来看病,中医大夫就生存不下去。所以说,在美国没有人评教授、副教授、主治医师,全靠病人市场自然检验。最后就是什么?优胜劣汰!一步一步下去,好的中医大夫留下来继续发展。
在美国没有人评教授、副教授、主治医师,全靠病人市场自然检验。最后就是什么?优胜劣汰!
中医的特点是什么?越按自己的规律往下走,越有生命力!美国的西医技术很发达,病人凭什么来找中医看病,不找西医啊?人家来找你,其实就是想从一个新的角度、新的观点、新的手段来解决身体的病痛。
中医的特点是什么,越按自己的规律往下走,越有生命力。
梁冬:从某种程度上来说,外国这种对人类共有的文化的包容性特别好。有一年,我在大英博物馆看到很多中国古代保存完好的陶器,一方面愤怒、耻辱;另一方面,站在更开阔的角度来看,起码人家保留了这些文化,要放在中国,没准还被砸了呢,这种事情发生太多了!
所以,站在全人类的角度说,起码我们得允许美国人民更好地保存中医。
徐文兵:与这种现实主义的态度和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相比,我们国家对中医投了很多钱,结果呢,大家都干吗去了?养小白鼠去了。
清朝的八旗兵为什么当年那么骁勇善战,到后来都不能打仗了?铁杆庄稼给养的,他们不用打仗,也能有钱花,慢慢地就都废了。
由微针我们谈起了很多事情,话说回来,为什么微针有效呢?因为这个针通的是气,而气呢,又是我们肉身和心神沟通的一个桥梁。所以,针刺在美国发展得快,自有它背后的道理。如果用艾炙的话,一个是美国人没耐心,再一个,美国的大楼都有防火报警器,艾灸点着点着水就下来了,改水疗了!
梁冬:我曾经看过一个纪录片,在20世纪70年代的时候,中国很多医院给孩子接生时都不用药麻醉,而是用长针来做麻醉!
徐文兵:这就是“针刺麻醉”,现在有些地方还有。大家都习惯于接受一个普遍价值观,按公认的价值观去做事,即使是做错了,也没有过错;如果有人不按公认的价值观去做,即便做对了,也没什么奖励,万一做坏了呢,就得接受更多的指责。结果,在药物麻醉普遍应用的情况下,针刺麻醉基本上就没有大夫用了。
大家都习惯于接受一个普遍价值观,按公认的价值观去做事,即使是做错了,也没有过错;如果有人不按不公认的价值观去做,即便做对了,也没什么奖励,万一做坏了呢,就得接受更多的指责。
以前大夫做甲状腺手术,胃次切或全切,都是在合谷穴上扎一个针。这时,病人会有点通电的感觉,变得像冲锋战士,肠子流出来也不觉得痛!我碰到过一个病人,扎了穴位后躺在那儿,还跟拿刀切他肚子的大夫聊天呢!
梁冬:这样的麻醉不伤神吧?
徐文兵:不仅不伤神,而且不伤人的脊髓,而现在医院里的全麻都是在脊髓里打药。
南怀瑾先生的小孩有一次高烧,送到医院医生说:“唉,脑膜炎呀,我得抽你脑脊液。”南怀瑾说:“这是密闭藏精的腔子,别抽得泄了我们孩子的精气。”然后,立马把孩子带回家,喝瓶汽水好了,孩子长大后还得了体育冠军。南老说:“当年老子要是一念之差让你被抽了脊髓,你小子还有今天?”
有些时候想起来,现在的小朋友多不幸,更不幸的是他们的父母,花了很多钱,做了错误的事情。
梁冬:是呀!有些时候想起来,现在的小朋友多不幸,更不幸的是他们的父母,花了很多钱,做了错误的事情。
徐文兵:为人父母者,不知医为不慈呀!
为人父母者,不知医为不慈呀!
梁冬:为人子女者,未知医视为不孝啊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