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帝内经说什么-徐文兵_梁冬全6册_章节54_第四章:北方人容易得什么病

健康养生   2021-06-24 22:10   1111   0  

异法方宜

北方游牧民族有一个生活特点——逐水草而居。他们没有固定的居处,搭个帐篷、蒙古包就能住了。他们吃的是什么?就是我们现在说的牛奶之类的乳食。

乳食是北方人生活当中必不可少的饮品或者食品,包括它的衍生品,如奶皮子、奶酪、奶油等。这些食品一方面是他们生活的必需品,但同时也会生出一些相关的疾病。

经文:

北方者,天地所闭藏之域也。其地高陵居,风寒冰冽。其民乐野处而乳食,脏寒生满病,其治宜灸焫。故灸焫者亦从北方来。

北方的地气是“闭藏”

古代的北方就是蒙古

梁冬:下面我们讲北方,“北方者,天地所闭藏之域也。其地高陵居,风寒冰冽”。

徐文兵:我们说的这个北方,就是从中央往北,相当于现在的内蒙地区。在汉朝,汉武帝派霍去病去攻打匈奴,一直打到哪儿?打到了现在贝加尔湖这个地区,从而蒙古有了漠南和漠北之分,而《黄帝内经》上说的北方大概也延伸到了这里。

梁冬:我觉得汉朝人比较勇猛,南方人能一直打到北方去,但自此之后,中国历史上就很少有南方人把北方人给消灭掉的了。

徐文兵:明朝有!他们把蒙古人又赶到那个大漠,这也算北伐了。为什么明朝最后定都在北京呢?也是为了震慑蒙古。

中国中部正北这个地区的特点是什么?北方的秋天是收,而冬天是闭藏,正所谓“水冰地坼,无扰乎阳”。

中国中部正北这个地区的特点是什么?北方的秋天是收,而冬天是闭藏,正所谓“水冰地坼,无扰乎阳”。

2.“其民乐野处而乳食”

游牧民族,逐水草而居

梁冬:“天地所闭藏之域也。其地高陵居,风寒冰冽,其民乐野处而乳食”,人们都喜欢在野外生存,吃各种乳制品。

徐文兵:北方,“天地所闭藏之域也”。北方人类似于现在说的游牧民族,他们以前是匈奴,逐水草而居。

北方人类似于现在说的游牧民族,他们以前是匈奴,逐水草而居。

梁冬:就是牛根生他们那个地方的吧?

徐文兵:对。这个地方的人们“乐野处而乳食”,为什么?诗歌里说,“天苍苍,野茫茫,风吹草低见牛羊”,内蒙古草原,首先是个高原,比黄土高原还高。

我上次说了黄土高原——山西,比北京要高1000米,蒙古高原呢,比黄土高原还要高。我们开车从包头、呼市往北,要翻过大青山。这大青山就是阴山,翻过这座山,才能感受到什么是真正的蒙古草原。所以,我国的北方是长草不长树的。

而且,这个地方还有一个特点。我们上次说西方人是陵居,掏个窑洞就能住,可在北方没法儿掏窑洞。所以,当地形成的这种风俗习惯叫“乐野处而乳食”,就是说住大蒙古包。

蒙古包不像现在的野战帐篷那样,四棱方角,大风一吹一下儿都能掀走。它是圆圆的,里边全是毡子、毯子,而且墙壁上挂的也是纯毛的羊毛毯,里面用牛粪点炉子,非常的温暖。所以,古书上说“乐野处”,不是说北方人裸居在外面,他们有自己的房屋。

北方人的饮食有什么特点

徐文兵:北方游牧民族有一个生活特点——逐水草而居。他们没有固定的居处,搭个帐篷、蒙古包就能住了。他们吃的是什么?就是我们现在说的牛奶之类的乳食。

乳食是北方人生活当中必不可少的饮品或者食品,包括它的衍生品,如奶皮子、奶酪、奶油等。这些食品一方面是他们生活的必需品,但同时也会生出一些相关的疾病。

梁冬:所以说,中原地区的朋友因为喝牛奶过多,身体会出现了各种问题,“脏寒生满病”。

中原地区的朋友因为喝牛奶过多,身体会出现了各种问题,“脏寒生满病”。

徐文兵:所以,为什么我总在劝说身处内陆的人少喝牛奶?

这是因为在北方生活的人,长期处于高寒的生活环境,肾精闭藏得比较足,肾精所化出来的消化酶、消化液也相对足,所以喝进去的牛奶,对北方人来说很好消化。可是到了南方或者是到了东方,人们肾精本来闭藏就不足,消化能力差,再喝牛奶,就不容易适应。尤其是中原地区的人喝奶,效果就更差。

梁冬:嗯。只能在喝奶的时候撒点胡椒面儿。

徐文兵:肉桂、荜拨(bì bō)、干姜,都可以用。

梁冬:所以,在广东吃奶叫姜撞奶,要把姜汁跟奶混到一起吃。

徐文兵:这都是从生活中总结出来的经验。

3.“脏寒生满病”

都是牛奶惹的祸——“寒而生满病”

心气寒,人就容易抑郁

梁冬:“脏寒生满病”,那什么叫“满病”呢?

徐文兵:先说脏寒吧。“脏”是五脏六腑里边的五脏。脏,本来是藏精气而不泄,是一种收敛闭塞的状态。如果摄入过多没有消好、化好的东西进去,就会让脏的功能削弱。

“脏寒”表现出来最让人讨厌的一个症状是什么?就是心脏寒。

梁冬:心都凉了。

徐文兵:牛奶喝不好容易喝出毛病,比如说心寒。

牛奶喝不好容易喝出毛病,比如说心寒。

如果一个人心寒了,就觉得活着没意思,对什么都没有兴趣。

我的一个病人,他是中国人,到日本留学、工作。他说,我来找你看病前的状态是:你给我搬来一座金山,我没兴趣要;你拿斧子拿刀子砍我,我也无所谓。哀莫大于心死,他就是这种状态。

如果一个人心寒了,就觉得活着没意思,对什么都没有兴趣。

所以说,长期喝乳食,不消不化的结果就是心脏寒。心脏寒的物理表现是什么?心率慢,跳不起来。心理表现是什么?心气儿低,热乎不起来,活得没意思。再寒一点儿,人就开始变得狠、毒,因为身体里的阴寒之气凝滞得太厉害了。

这种人往往容易自残。他去刺自己的胳膊,看血流出来以后,心里就释然了,好像心里那个毒素放出来了。自残时,他获得的是一种生理上的快感,觉得很舒服。

老喝牛奶的人,前列腺一般不好

徐文兵:牛奶喝得太多,不仅会让我们的身体积攒太多阴寒的东西,而且还会对其他脏器造成不好的影响。

比如说肾,肾主封藏,主水,如果肾不封藏,人就会漏精、漏尿,就是说憋不住尿,但如果肾封藏得太过,又会尿不出来。所以说,老喝牛奶的人会出现很严重的前列腺问题,像前列腺肥大、前列腺囊肿,尿不出尿来。

老喝牛奶的人会出现很严重的前列腺问题,像前列腺肥大、前列腺囊肿,尿不出尿来。

梁冬:好可怜。

徐文兵:这就是脏器寒凝造成的。

肝寒、胆寒怎么办

梁冬:那肝寒呢?

徐文兵:肝是主藏血的,除此之外,肝还有个特点,放血!该放血的时候放,该藏血的时候藏。如果身体过寒,肝的功能就只有藏而没有放,只有曲而没有张、没有直。肝和胆互为表里,所以肝寒的人,往往也会胆寒。

很多人晚上莫名恐惧,睡不着觉,得开着灯,身边得躺个人才踏实,这就是胆寒。那要怎么治?中医有个方子,叫温胆汤。

很多人晚上莫名恐惧,睡不着觉,得开着灯,身边得躺个人才踏实,这就是胆寒。

梁冬:温胆汤,拿什么来温胆呢?

徐文兵:温胆汤里面有几味药,首先有茯苓,或者叫茯神,还有半夏、陈皮、生姜等,用这些化阴寒、化滞痰的中药,让人的肝胆热乎起来。

实在不行,就喝两口烧酒壮壮胆,酒壮怂(sǒng)人胆嘛。所以说,老喝牛奶的内蒙人酒量都特别大。到内蒙喝酒,人家一端酒碗,你要一接,就得喝倒了才算。你要不接,人家就不停地给你上。

梁冬:所以,传说中“牛奶解酒”是有道理的。

徐文兵:这个酒的热性和牛奶的阴寒之性,恰好可以平衡一下。要是光喝牛奶,不喝烈酒,而是喝点儿啤酒,更寒!

梁冬:再来点儿冰镇啤酒,更厉害。再吃点海鲜,哇,真是有够狠的。

非典的病就是肺寒

梁冬:那肺寒是什么表现呢?

徐文兵:2003年非典时期人得的病啊,都是肺寒。什么叫肺寒?肺泡里有很多痰,如果肺脏过寒,这种浊血出不来,人到了最后都得窒息而死。

2003年非典时期人得的病啊,都是肺寒。什么叫肺寒?肺泡里有很多痰,如果肺脏过寒,这种浊血出不来,人到了最后都得窒息而死。

梁冬:所以要插呼吸机。

徐文兵:呼吸机到最后都没用了。呼吸机工作原理是什么?只有肺泡工作还正常的时候,用呼吸机才能一张一合地带动它动一下。要是肺泡都不起作用了,呼吸机上10台都没用。

在医院,气管切开,插呼吸机,这就是抢救。为什么气管要切开?就因为怕气管、支气管里堵着脏东西,影响空气的流入。但如果把这些问题都解决了,气管切开了,空气也能靠呼吸机吸进抽出,可肺部还是不工作,是什么原因?肺寒!

梁冬:当时中医治疗非典是用什么方法?

徐文兵:中医首先是化湿、化痰。红叶老师那会儿还被中医管理局请去介绍他治疗非典的经验。我当时给北京市政府写了一封请战书。结果,市政府电脑自动回信:“感谢您对市政府工作的支持,请等通知”,最后也没通知我,我就囚在家里三个月写了本书。

据红叶老师介绍,他是用“甘露消毒丹”来治疗非典的,运用的是化湿、化痰、化浊的方法。我有几个大学同学是东方医院的,他们上非典第一线,发现有的大夫就用小青龙汤。小青龙汤是《伤寒论》里常用的方子,里面配伍是什么?麻黄、桂枝、细辛、五味子,都是一些比较温热,能够散阴寒的中药。有喘憋、出不来气的人,是肺寒,吃这些药恰好对症。

我有几个大学同学是东方医院的,他们上非典第一线,发现有的大夫就用小青龙汤。

梁冬:当年有个很著名的传说,说非典的时候抽烟能解决问题。

当年有个很著名的传说,说非典的时候抽烟能解决问题。

徐文兵:那就是温肺呀。

梁冬:直接拿艾条熏熏可能效果更好。

徐文兵:那年艾叶、艾条都脱销了。

梁冬:这是一通百通啊。

4.一杯奶未必能强壮一个民族

日本人长寿可能是个骗局

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,日本借鉴了西方的饮食模式,提出“一杯牛奶强健了一个民族”,并说这之后日本成为世界上最长寿的国家。我们仔细分析,所谓长寿如果是说80岁,2009年,减去80,是哪年?

梁冬:1929年!

徐文兵:对,1929年!为日本人争光的这些长寿人,都不是喝牛奶长大的。所以说,当人家鼓噪宣传的时候,我们不要轻信,自己要先动一下脑子。

为日本人争光的这些长寿人,都不是喝牛奶长大的。

所谓战后,就是1945年日本无条件投降战败,那会儿日本的长寿老人年纪多大?都已经过了少年期,男子过16岁,女子过14岁。所以说,日本哪有什么喝牛奶长寿的历史!

日本有很多白发苍苍的老先生,都生龙活虎的,还在收费站工作。而你再看看日本的年轻人,包括中年人,也就是所谓喝牛奶长大的这一批人,一个个都是眼神涣散迷离,一个个都是一副颓废的样子。

为什么现在的日本人毛病越来越多

徐文兵:日本花粉最多!春天的时候,樱花一开,人人一个小口罩。他们不是因为有甲型流感才戴口罩,他们年年戴口罩,因为对花粉过敏。

花粉是春天的阳气,一鼓动,可以把人身体里的一些阴寒之气给排出来。阴寒之气就是吃“甘脆肥浓”之后化不开的那些阴浊的东西。所以,春天每个日本人都是这样,打喷嚏、流清鼻涕。

花粉是春天的阳气,一鼓动,可以把人身体里的一些阴寒之气给排出来。阴寒之气就是吃“甘脆肥浓”之后化不开的那些阴浊的东西。

而且,日本人还有一些不好的习惯,喝凉啤酒,冬天光着腿。

梁冬:日本人穿着上讲究制服,女孩子全穿很漂亮的制服,冬天也把膝盖露出来。

徐文兵:对。咱们国家中学生校服全是运动装。

梁冬:我觉得肯定是有伟大的动机。就是不让孩子们穿得漂亮,他们就都安心去学习了。

徐文兵:也有道理。再看那些日本人,冬天光着腿,喝凉啤酒,平常还喝牛奶,春天还很冷的时候,就坐在樱花树下,只铺一层薄薄的塑料布,我都替他们冷。

梁冬:古代的日本人难道不是这样吗?

徐文兵:古代的日本人是不喝牛奶的,跟咱们中原是一样的,喝清酒,烫一壶酒,温着喝。而且,日本有天赐的温泉,大家都喜欢去“泡汤”,很享受。

但日本人在战后迎合西方的习惯,除了喝牛奶,他们现在喝清酒已经不再烫了,而是学人家葡萄酒的喝法,冰镇着喝。要我说,这就是在“造病”。所以,听到喝牛奶长寿这类夸大的宣传时,大家一定要动动脑子。

甘脆肥浓的食物都是穿肠毒药

汉朝的枚乘写过一篇《七发》,记载了中国最早的心理案例。楚太子病了,来了一个说客,用一番美妙的言辞带着这个楚太子神游,这儿转转,那儿看看。一番游说以后,楚太子豁然而愈,“哗”出一身汗,好了。这也是异法方宜的一个治法,专治《黄帝内经》上的“甘脆肥浓,腐肠之药”。

梁冬:什么叫“甘脆肥浓,腐肠之药”呢?

徐文兵:这句话就是说,达官贵人容易得病,是因为他们吃的东西太好了、过的生活太奢侈了,而且太违背自然了。

甘,就是老吃甜的东西。甜的东西补的是脾胃,但伤的是什么呢?肾水。

脆的更不用说了,就是人们爱吃那些水果、蔬菜、生菜、生黄瓜、西红柿……口感好,爽!

肥的,就是吃鱼、肉。

浓的东西是什么?既指浓烈的牛奶,还包括熬的鱼唇汤、鲍鱼汁等。

现在的饭店,菜单上最贵的那些东西,都属于甘脆肥脓。《黄帝内经》上说这全是让你肠胃腐烂的药。

现在的饭店,菜单上最贵的那些东西,都属于甘脆肥浓。《黄帝内经》上说这全是让你肠胃腐烂的药。

喝牛奶要加点热性食物中和

梁冬:徐老师和梁某人曾出过一本书叫做《黄帝内经家用说明书》。有些朋友反映,这本书讲的都是错误的生活习惯,正确的该怎么做没有写!其实,不做那些不对的事情,你就对了!

徐文兵:对,不见得非要买股票,不买股票就不会赔!

梁冬:或者说,买了股票不卖,就不会亏。

徐文兵:无为而治,不要干蠢事,比起瞎干蠢事来说,本身就是一种进步。

无为而治,不要干蠢事,比瞎干蠢事本身就是一种进步。

上次我们讲了喝牛奶的问题。牛奶本身没错,错的是它积聚在你体内,你没法儿把它消掉化掉。所以,如果非要喝牛奶的话,就要在牛奶里加一些热性的中药成分。

梁冬:加点姜,行不行?

徐文兵:姜撞奶,很对。另外,还可以使用一些中药,比如说荜拨,味道辛辣,还可以加肉桂,就是炖肉用的那个桂皮。

很多人一喝牛奶就过敏拉肚子,西医说是乳糖不耐受,缺乳糖酶。其实,你身体里有酶,因为体内温度不够,它没法工作。如果你拿着荜拨和肉桂煮奶,或者用干姜,甚至比干姜更厉害的高良姜煮牛奶喝,肯定不会拉肚子。

这就像有些人对鸡蛋过敏,他吃煮鸡蛋过敏,吃炒鸡蛋就不过敏。要是在炒鸡蛋里再放点葱花和韭菜,就更不过敏了。这就是古人讲的“食物的调和”。

另外,大家可以喝点酸奶。酸奶是牛奶利用微生物的能量发酵了,它的阴寒之气会平和一些,能很好地消化吸收。

大家可以喝点酸奶。酸奶是牛奶利用微生物的能量发酵了,它的阴寒之气会平和一些,能很好地消化吸收。

我记得我上大学那会儿,北京有一种白瓷罐,里面放酸奶,上面糊一张纸。现在街上还有,但是已经不是那个味儿了,也不知道是我变了,还是那个酸奶变了。

梁冬:你提出了一个非常哲学的问题,可能就是你变了呢。

徐文兵:好吧。

5.哪个年龄段的人喝牛奶比较好

牛奶是婴幼儿最好的补益食品

徐文兵:上次我们说到了“乳食”,“乳食”包括牛奶、羊奶、马奶,还有马奶子酒、奶酪、奶皮子等,还包括炼乳,很多很多。

乳食”包括牛奶、羊奶、马奶,还有马奶子酒、奶酪、奶皮子等,还包括炼乳,很多很多。

我出生在山西大同,三岁时被送到姥姥家,她家在内蒙百灵庙。这个庙又叫达茂旗(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)。

达茂旗在呼和浩特与包头的北边,再往前就到外蒙了。这是一个农牧交界、汉蒙杂居的地方,最著名的事件有乌兰夫的百灵庙起义,还有当年抗日战争的时候,傅作义击败日寇,收复百灵庙。

百灵庙边上有个地方叫白云,白云是个大矿——铁矿,我姥爷当年就在那儿工作。因为这里是高原,太阳特别亮,所以当地人都是脸晒得黑黑的,颧骨红红的。

这里的矿产特别丰富,改革开放以后,这个地方卖矿石的人发财了,经济发展得非常好。

我长大后常想去看小时候生活过的地方。正好有次我陪舅舅一块儿回去,人到中年,开始怀旧,我就问舅舅:“小时候我吃什么?”因为在60年代初,大同对粮食实行的是供给制,粗粮多,细粮少,所以我小时候有一个感觉,就是老吃不饱。

舅舅说:“小时候,你来这儿以后,我们都是给你弄最好的东西吃。你吃的是炼乳,一桶一桶的炼乳。”我说:“难怪我脑袋长这么大呢,补益了很多精华啊!”

所以,乳食其实也是有益处的。我绝对不否定牛奶,而是反对不分青红皂白、不论什么年龄、不分地域都去吃乳食。在吃乳食的方面,我的观念是什么?婴幼儿最好要母乳喂养,而且,母乳喂养最好能持续到孩子囟门闭合,一般在一周岁的时候。另外,如果母亲精血足、奶水多的话,尽量喂养到三岁,三岁以后再开始加点辅食什么的。

我绝对不否定牛奶,而是反对不分青红皂白、不论什么年龄、不分地域都去吃乳食。

梁冬:而且,断奶一定要断得比较柔和,不能“啪”地一下就断了。

婴幼儿最好要母乳喂养,而且,母乳喂养最好能持续到孩子囟门闭合,一般在一周岁的时候。

徐文兵:对,否则就容易造成心理创伤。孩子喝牛奶最好喝到七岁,换牙以后,就应该完全停乳食了,不要再喝了。再喝下去,身体就很容易出现问题,也就是《黄帝内经》上说的,“脏寒而生满病”。

换牙后还喝奶,长大后就会得满病

徐文兵:前段时间电视上报道,有个国家抗议牛奶价格下跌,用水罐车装上牛奶往地里洒。

梁冬:这就是中学政治课上讲的资本主义的罪恶。

徐文兵:对,经济危机一来,把牛奶往大海里倒。

我提倡母乳喂养,如果母乳奶水不足的话,牛奶、羊奶都可以。牛奶可以给婴幼儿喝,它是填补人脑髓、肾精最好的东西。但是如果孩子换牙以后,还在喝牛奶的话,那就会“脏寒而生满病”!

梁冬:问题来了,为什么小孩子喝牛奶,没有大人喝牛奶那么大的伤害呢?

徐文兵:小孩子是纯阳之体,生命力极其旺盛。小孩子,一天一个样,生长发育特别快,背后的动力就是阳气特别足。而且,小孩子的脉搏和心率都比成人要快,所以中医管他们叫纯阳之体。

“要想小儿安,三分饥与寒”,这是拉扯小孩子的法则。

“要想小儿安,三分饥与寒”,这是拉扯小孩子的法则。

所谓饥呢,就是说别给他塞得太饱了。大部分人家对待小孩是:妈妈喂,爸爸喂,爷爷喂,奶奶喂,塞得孩子肚子鼓鼓的。然后呢,还捂得特别严实,就怕他着凉。小孩子的特点就是耐寒不耐热,不能给他捂得太严了。

而且,有的孩子一发烧就给输液,药液都是凉的,等于直接往血里输凉气儿。不管输液输的是什么,起码要把液体的温度温到36.5℃。

梁冬:起码是体温,维持血液的温度。

徐文兵:对呀,人的血是热的,别用孩子的热血去暖和冷药,行吗?现在养孩子的一些误区说起来确实让人寒心。

梁冬:世界就是这个样子的,它会自然发展的,是吧?

徐文兵:等到日本战后成长起来的这一代人到了80岁的时候,再去统计,日本绝对不会再成为长寿第一的国家。因为他们这一代人不光吃得有问题,而且生活得特别压抑。我在东京感觉到的就是一种压力—比北京还大的压力。在地铁上,就感觉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在推着你走。

等到日本战后成长起来的这一代人到了80岁的时候,再去统计,日本绝对不会再成为长寿第一的国家。

梁冬:我在香港见到的景象也是这样,地铁上的人在奔跑,从这边奔跑到那边。

徐文兵:老人们说这是鬼催的。

梁冬:这个说法有趣儿。

徐文兵:什么叫鬼催的?其实,就是被一种邪恶的或者说不正常的欲念、压力所压迫。在日本,晚上十一二点坐城铁的话,满车厢全是酒气,全是一帮醉鬼。日本人习惯下班不回家,去喝酒,喝到酩酊大醉再回家,睡四五个小时,第二天五六点钟又爬起来拼命工作。所以,日本为什么会出现很多“过劳死”,道理也在于此。

什么叫鬼催的?其实,就是被一种邪恶的或者说不正常的欲念、压力所压迫。

日本人习惯下班不回家,去喝酒,喝到酩酊大醉再回家,睡四五个小时,第二天五六点钟又爬起来拼命工作。所以,日本为什么会出现很多“过劳死”,道理也在于此。

梁冬:如果有一天在成都的街上见到有人奔跑,就知道房地产的威力有多大了,拼命工作都是因为买不起房子。

徐文兵:相当于家电下乡了。

梁冬:家电下乡,对。阿弥陀佛!不能笑不能笑,我们应该心生悲悯的!

现代人都像蜜蜂一般,不停地拼命工作,『过劳死』的现象甚至往往发生在青壮年群体中。

6.现代人的体内早已“满病”丛生

什么是满病

徐文兵:我们说一下“满病”。什么叫“满”?

梁冬:我有过类似的感觉,有些时候,吃一点东西就觉得肚子胀。

徐文兵:对,这个“满”包括有形的和无形的。

无形的“满”就是我们说的气。正常的人体内气体都在胃肠道里,打个嗝、放个屁就出去了。而脏寒人的气不在胃肠道,在胃肠道黏膜壁里,在细胞里。所以,这种人平时肚子就是圆圆鼓鼓的,怎么按都不会打嗝放屁,就在那儿干胀着。等到气体慢慢地渗到肠胃道后,打嗝、放屁才能出来。

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?这就要说到饮食的问题。

我们用鼻子呼吸的空气,是看不见的;而用嘴吃的食物,是有形的物质,能看见的。一个是阳,一个是阴。如果你把有形的物质吸到鼻腔里,肯定是错的,那就该呛着了。反过来你把空气咽到肠胃里,也是不对的。因为肚子本来是容纳阴——有形物质的。

我们用鼻子呼吸的空气,是看不见的;而用嘴吃的食物,是有形的物质,能看见的。一个是阳,一个是阴。

妈妈叫孩子回家吃饭,等孩子从外面疯跑回来,往那一坐,妈妈会说:“哎,没事,喘喘,匀匀气。”什么意思?让孩子呼吸均匀了再吃饭。否则,孩子刚跑回来就吃饭,很容易把空气咽到肚子里,在肚子里拧着痛。当然,有的孩子放个屁好了。要是不放屁呢?这种气得往哪儿走?

梁冬:就到细胞里面去了。

徐文兵:对,这个气就不往外排了,在压力的作用下渗到细胞里面去了,它会在身体里蓄集,让你感觉胀。

老觉得肚子胀是何原因

徐文兵:现在有一种很不健康的饮料——碳酸饮料!里面含有二氧化碳,二氧化碳溶于水,人在喝的时候“咕嘟咕嘟”进去了,体温会把饮料加热,二氧化碳又变成气体跑出来,人就会打嗝。

但是这个“嗝”跟正常胃肠蠕动时打的嗝完全不一样。这种嗝不仅无益,而且有害。为什么呢?我们中学学过“气化热”的原理,当物体由液体变成气体时,会带走大量的热量。这带走的热量是从哪儿来的?

梁冬:胃肠里面。

徐文兵:对,就是把你胃肠里的热量带走了。所以说,喝这种碳酸饮料,即便喝常温的,最后也会把人的胃肠温度降得特别低。而且,有的二氧化碳出来了,那没出来的呢?又渗到细胞间了。

喝碳酸饮料,即便喝常温的,最后也会把人的胃肠温度降得特别低。

胃肠道上有出口,下有出口,普通的腹部胀气揉揉按按气就出去了。可这种胀气呢,气在细胞间那儿没有出口。所以,有“满病”的人老是觉得肚子胀。

我调治过好几个得满病的人,给他点穴、摸肚子时,你猜什么感觉?

梁冬:像扎到水立方。

徐文兵:你这个悟性真高。以前包装计算器,会用到那种一层小塑料泡的包装纸。我摸到这些人的肚子时,就像摸到了那种包装纸,再一按好像就要“噼噼啪啪”地碎了。

梁冬:那很好玩。

徐文兵:我以前治疗一个痛风病人,给他用温热甚至有毒的温阳派、扶阳派的药,最后把胃肠弄热了。胃肠热了以后,这些细胞间的气就放到胃肠道了,那人说他一天放一百多个屁。我说:“恭喜你,把浊气排出来了!”

这说明造成满病的原因是什么?第一,脏寒会导致浊气不往出走,而是往里头渗。第二,脏寒之后,人体本能地有一种自我保护的需要。比如说,肝寒了,或者心寒、肾寒了,身体会怎么办?

梁冬:封藏住,会有一层黏膜凝聚在脏器上面,给它保温。

徐文兵:夏天老太太卖冰棍,会拿一条棉被盖在冰棍箱子上,就是这个原理。对于身体来说,脏寒就开始长脂肪。

脂肪的作用一个是储存能量,再一个就是保温。

抽脂减肥的最后归途都是抑郁

徐文兵:脂肪的作用一个是储存能量,再一个就是保温。你看那些屁股瘦瘦尖尖的人,他们坐不了水泥地,甚至坐不了塑料椅子。为什么?屁股上没有脂肪。往那儿一坐,凉气就“嗖”地一下进肚子了,肚子痛就会想去厕所,有的女孩子还痛经。

对于身体来说,脏寒就开始长脂肪。

不知道你剔过肉没有。每个猪腰子或者猪肝外面都包裹着一层白色的脂肪,起到一个保温的作用。

梁冬:是脂肪肝吗?

徐文兵:不是,脂肪肝是肝脏里面的脂肪多。人体内也是这样,如果这个人脏寒,身体就会本能地长出好多脂肪去包裹脏器,人就开始出现肥胖症了。

这样的人看起来胖得不得了,可一摸肚子,冰凉。而且,如果脏器再寒的话,人的肚皮底下会生出一层黄色的油,叫膏肓的“肓”。这层油也是起到一个保温的作用。

有的人说,油这么厚抽掉吧。结果,身体好不容易长出这么厚一层“棉袄”,刚盖住自个儿,“咻(xiū)”一下,“小棉袄”没了。身体只好费劲地再长,然后再抽……抽到最后,身体垮了、疲惫了、长不出“小棉袄”了,这人就开始抑郁了。所以说,好多抽脂减肥的人最后的归途都是抑郁。

梁冬:所以得出的结论是,喝可乐和喝牛奶都会导致脂肪堆积。

所以得出的结论是,喝可乐和喝牛奶都会导致脂肪堆积。

徐文兵:现在一讲饮食,大家都关心吃什么,至于里边含什么,从来不关心。很多人在饮食上盲目地跟着西方学,结果把自己喝得透心凉。所以,现代人得满病的特别多。

现在一讲饮食,大家都关心喝什么,至于里边儿含什么,从来不关心。

7.“其治宜灸焫”

如果大家都掌握了艾灸,那世界得少多少病

北方人脏寒,要多做艾灸

徐文兵:《黄帝内经》上说了,“脏寒生满病。其治宜灸焫”。北方人吃乳食,居野处,脏寒生满病,也就是说北方人容易得浑身胀满、水肿这种病,应该用艾条去做艾灸。

如果大家都掌握了艾灸,那世界上会少很多抑郁症,少很多肥胖症。

梁冬:我发现最近几年艾灸红遍中国,大街上那些小摊、小贩都在卖。可为什么艾草跟别的东西烧起来效果不一样呢,比如说家里实在没有灸条,绑上8根“红双喜”,也有一定热量,行不行?

徐文兵:这个热跟艾条燃烧发出的热不一样。最近几年,大家不加节制地喝牛奶、喝冷饮,造成了很多奇奇怪怪的病。所以,我遵循《黄帝内经》的理论,一直在大力地宣传艾灸。

曾经,我在北京电视台《身边》做节目,介绍了艾灸。当时,我提出一个口号叫 “让世界充满艾”。针灸针灸,“针”是用针刺,灸是什么?就是用艾条点着了烤。我为什么要推广艾灸?因为不科学的饮食结构导致的“脏寒而满”的病太多了,而艾灸又是一个容易掌握的方法。如果大家都掌握了艾灸,那世界上会少很多抑郁症,少很多肥胖症。

我为什么要推广艾灸?因为不科学的饮食结构导致的“脏寒而满”的病太多了,而艾灸又是一个容易掌握的方法。

不仅如此,痛风也是不良饮食造成的,还有高脂血症、糖尿病。糖尿病为什么叫富贵病?以前,富贵人家才喝得起牛奶,而现代牛奶开始普及,人们不加节制地喝,才加重了这种病。

艾灸的温暖,是母爱的温暖

徐文兵:做艾灸用的艾草曾是燧人氏钻木取火用的材料,为什么要用它?这种草有一个特点,它能捣成特别细的绒,引燃的效果特别好。钻木钻得温度特别高的时候,最先燃烧的就是艾草做成的绒,别的草都不如它;第二,艾草本身有一种香味。五月端午节家家户户挂什么?挂艾蒿,用它那种鲜香之气来避开邪气、湿毒。

做艾灸用的艾草曾是燧人氏钻木取火用的材料,为什么要用它?这种草有一个特点,它能捣成特别细的绒,引燃的效果特别好。

端午节要防五毒,像蝎子、蟾蜍、蜈蚣、蛇等这些东西。艾草本身有一种香气,点燃时更有一种特殊的味道。最重要的是,把艾草特别是陈年艾草的精细部分——艾绒点燃了,那种热的感觉,就像感受到了母爱。

梁冬:此话怎讲?

徐文兵:母爱和情人的爱不一样,跟父爱也不一样。情人有可能跟你耍性子,父亲有可能抽你一嘴巴。但艾草点燃了以后,它散发的热温暖又有穿透力,且不伤人,这就是母爱。

母爱和情人的爱不一样,跟父爱也不一样。情人有可能跟你耍性子,父亲有可能抽你一嘴巴。但艾草点燃了以后,它散发的热温暖又有穿透力,且不伤人,这就是母爱。

我们烤电暖气时能感觉到热,甚至有点儿烫人,这是一种尖刺的感觉。现在天凉了,家里都开始用电暖气了,但是一开电暖气,我眼睛就干,它让我不舒服。再比如说,我们用木炭烤出来的肉,和用煤炭、煤气、桃木烤出来的肉,味道也是不一样的。

梁冬:人们为什么说北京烤鸭贵,还是有道理的。

徐文兵:所以说,同样是热,但是热的感觉不一样。古代一些有神通的大巫们千挑万选,神农氏尝百草,才挑出了一个艾草。艾草点燃了以后,它的气能跟人的气和谐共振,它的波长也与人体最接近,从而人体才容易接受它,让艾灸之气渗透得更深。

古代一些有神通的大巫们千挑万选,神农尝百草,才挑出了一个艾草。

为什么点烟的效果跟艾草不一样?我的学生里也有点雪茄灸的,弄完以后,不但没有治病,还中了邪热之毒。此外,雪茄的味道也不好。

治“哀”要用艾

徐文兵:这个艾草太神奇了!我们常说得抑郁症的人是“哀莫大于心死”,治“哀”就可以用艾。咱不是太阳,给不了他普爱,就点个艾草。而且,以后2月14号过情人节,别送女朋友红玫瑰了,送她一捆艾条。

梁冬:一百根,一百根艾灸,然后说“亲爱的,我爱你!”

徐文兵:我还建议夫妻间要互相做艾灸。身体里这些阴寒的东西,就得借助于这种阳气才能驱散。

我还建议夫妻间要互相做艾灸。身体里这些阴寒的东西,就得借助于这种阳气才能驱散。

艾草的热力跟太阳光非常接近。它有一种冬日暖阳的感觉,和夏天毒热的太阳不一样,它能够温通人体很多阳性的经络。既然脏寒,那么我们就先把六腑加热了,然后五脏里的寒也就慢慢地融化了。

艾草的热力跟太阳光非常接近,而且并非夏日里毒热的太阳,更像是初冬时节的暖阳。

脏寒不是坏事,其实,它是一种蓄积起来的能量,只是你没有炼精化气的能力,化不开它。就像谈恋爱似的,别怨人家姑娘对你态度冷,其实是你不够热,或者说你的能量不够强,无法打动她的心。

脏寒不是坏事,其实,它是一种蓄积起来的能量,只是你没有炼精化气的能力,化不开它。

所以,我们要借助艾草的力量,把阳气鼓舞起来,将身体积聚的那些所谓阴寒的东西都化开,变成精气,再转化成神,这样我们的精气神就会很足。

看问题,一定要分两面去看。很多人因为体内有阴寒之气而死去,这是阴太多而阳不足造成的。其实,这种阴寒之气就像深水炸弹。没到一定深度的时候,它就是一个固体。到了一定深度,压力足够大,“哐”地就炸了,这就是阴变阳。所以说,我们要多多做这种有益的艾灸。

我们要借助艾草的力量,把阳气鼓舞起来,将身体积聚的那些所谓阴寒的东西都化开,变成精气,再转化成神,这样我们的精气神就会很足。

8.传承千年的艾灸秘诀

在特定穴位施灸见效最快

徐文兵:做艾灸应该灸哪呢?如果把脏腑比作一个大冰块的话,我们要考虑怎么以最快的速度把它化掉。

在身体的特定穴位施灸见效最快。这些窍道就像身体上开的小窗户,灸力很容易透进去。神阙就是肚脐眼儿,这是做艾灸最有效的地方。

莎朗·斯通在电影《本能》里敲冰块,她先用大冰锥将冰块敲开一道缝,然后“咵咵”几下,冰块就四分五裂了。艾条其实就相当于这个冰锥。艾灸的“灸”字,上边写了个“久”,意思说“灸”的时间短了可不行。所以,治脏寒的病时,要根据邪气结块或者脏寒程度的大小,先把大块区域分成小块儿,然后分而治之。

脏寒的人往往会长出一层厚厚的脂肪保护自己。如果在这层厚厚的脂肪上去灸,就像隔着个棉被去烤冰棍儿,反而容易把皮给烤焦了。好多人做艾灸都把皮肤燎起了大水泡,结果呢,里面还是冰凉的。

其实,人体也是有窍道的。在身体的特定穴位施灸见效最快。这些窍道就像身体上开的小窗户,灸力很容易透进去。第一个窍道就是神阙。神阙就是肚脐眼儿,这是做艾灸最有效的地方。

做艾灸应该灸哪呢?如果把脏腑比作一个大冰块的话,我们要考虑怎么以最快的速度把它化掉。

梁冬:我有时在肚脐眼儿做艾灸,发现怎么直冒水呀?

徐文兵:不是冒水,准确地来讲,这是冒湿气!

什么时间灸,哪些地方要灸,哪些地方不要灸

梁冬:艾灸什么时间做比较好?有人说上午做好,有人说晚上做比较好。

徐文兵:这要根据灸的部位来判断,有些人做艾灸以后常感到嗓子疼、眼睛干,兴奋得睡不着,像这种人就要白天做,而且上午做效果最好。艾灸是为了鼓舞阳气,我给病人做艾灸,一般都安排在上午,阳中之阳,上午是阳气升的时候。

如果大家时间忙,一定要在晚上做的话,那就灸肚脐以下。记住,别在肚脐或肚脐以上施灸,否则艾灸的热力很容易沿着任脉往上,人就容易兴奋,睡不着觉。

记住,别在肚脐或肚脐以上施灸,否则艾灸的热力很容易沿着任脉往上,人就容易兴奋,睡不着觉。

梁冬:肚脐以下的部分重点灸哪儿呢?

徐文兵:从肚脐眼往下走有个耻骨联合,叫耻骨,在肚脐眼和耻骨中间取个中点,再往下一点,有个穴位叫关元,叫脐下三寸,也就是丹田。丹田是一个保健的大穴,能够补益或唤醒人体的先天元气。

还有一个地方就是脐下一寸半,在肚脐和关元中间,这个穴位叫气海,它补的是后天之气。不管你是后天之气不够还是先天之气不够,灸肚脐下面都可以补。

另外,我再说几个不应该灸的地方。凡是带风的穴位最好都别灸,特别是我们脑后的风府穴。风府穴直通脑髓,如果在那儿灸的话,中医叫“销铄骨髓”。就是说,直接用热火或者邪火把人的阴精给耗伤了。面部也不要灸,灸了以后会落疤,而且是伤到真皮层的永久疤痕。

凡是带风的穴位最好都别灸,特别是我们脑后的风府穴。

说说大家用的艾灸盒。用灸盒是一个懒汉的办法,执艾者——给你做灸的那个人应该能感觉到艾条头上有气在跳,他其实相当于一个介质。如果你把灸盒放那儿烤,达不到效果,所以不用也罢。

我有个好朋友,他开了个中医学堂推广灸疗。里边做艾灸的孩子,都是喜欢中医的十八九岁的青年,气纯,心静。大家可以找个上午的时间,让这样的年轻人给自己做艾灸,效果非常好。

“灸”分好多种。古代人叫壮,把艾绒捏成小窝头、米粒大小,然后放在穴位上,拿一柱香点着。那个小窝头从开始热到极热、烫、然后灭掉,这“初生—极热—烧掉”的过程,叫一壮。

古代人灸都要灸几十壮、上百壮,灸完以后,确实叫你壮。

三年之疾,必求七年之艾

徐文兵:古人有句话叫“三年之疾,必求七年之艾”,不是说要做艾灸做七年,而是要用存放七年的艾蒿来做。

古人有句话叫“三年之疾,必求七年之艾”,不是说要做艾灸做七年,而是要用存放七年的艾蒿来做。

梁冬:老艾草。

徐文兵:现在社会就讲个诚信。原来一说普洱茶,每个人拿出来的都是五十年的。可现在一说喝酒,六十年前的酒儿留下一滴,现在起码得兑成一吨!人家原来说请你别往牛奶里掺水,现在都是水里面掺牛奶,造假太厉害了。

所以,关于艾草还是请大家慢慢地用心挑一下。老艾草就是七年之艾,它没有对皮肤潦草的热,留下的是那种敦厚温润、渗透力极强的热。

老艾草就是七年之艾,它没有对皮肤潦草的热,留下的是那种敦厚温润、渗透力极强的热。

梁冬:就像一个中年男子,要实力有实力,要技巧有技巧。

徐文兵:对,不是愣头青了。另外,用艾草上面初生那个小绒毛做的艾卷,我试过以后,感觉金黄色的是最好的。弄一盒老艾去孝敬父母再好不过了,每次在父母泡脚之前抓一把放进去,治疗冻疮也好,治疗老寒腿也好,效果比药水要强得多。

这个艾还可以做成什么呢?可以用细艾绒做成肚兜。

梁冬:我觉得肚兜是一个特别性感的东西。

徐文兵:绝对性感。古代人穿衣服都很讲究,性感是在欲露未露之间,让你充满想象空间。肚兜里可以做几个夹层区。如果你胃寒,老心口窝疼,那就把艾绒放在上面;如果你整个身体都需要保健,那就在肚脐哪儿放一些;如果你觉得下焦阳气不足,老漏,尿里面有白泡、白沫,或者女子有崩漏、带下,就在关元那儿放一些。

穿上放了艾草的肚兜,不用加温就能发挥效用。以前不是流行过元气袋吗?那个元气袋里面起作用的就是艾草,这叫服气。别以为只有口鼻能闻到气,身体也能闻到气,甚至眼睛都能闻到气。

穿上放了艾草的肚兜,不用加温就能发挥效用。

梁冬:这个是肯定的,我小的时候就试过:把鼻子捏住后,一直努力地往外喷气,就会感觉眼睛是凉丝丝的,你有试过这种感觉吗?

徐文兵:我没试过,但我学过解剖,知道眼睛那儿有一个通道。

梁冬:怪不得呢!我还以为自己有特异功能,一直没敢跟别人说。

9.做艾灸最讲求全心全意

艾灸是一种高品质的生活方式

徐文兵:很多中医的保健方法已经渗透到我们的生活当中,大家都看过张艺谋的电影《大红灯笼高高挂》吧?敲足底按摩,敲得足底火烧火燎的。其实,这也是做艾灸。所以说,古代人在很多方面生活质量比现代人高。

梁冬:对。他们有一大套的生活方式,用英文讲叫“life style”。“life style”不是几本中产阶级杂志就能讲透彻的,需要世家传承!

徐文兵:所以有句俗语说,三辈子学会吃和穿。这样的生活方式,不是说你今儿有钱,你就会。“三辈子”的意思就是传三代,比如说,这个菜怎么拌?那个汤怎么调?都是爷爷奶奶传承下来的,这得积累。我们现在得开始积累,返璞归真,这样到了我们孙子那辈,一说起来,咱家也是有传承的。

梁冬:中药世家,是吧?

心意不到,不如不用艾灸

徐文兵:仔细观察艾灸很有意思。艾灸的时候一定要全神贯注。古代人做艾灸就跟做仪式一样,很专注、很虔诚。要是你一边看电视,一边嚼着口香糖,一边给自己做艾灸,那就趁早别弄了。真正的艾灸是把你的气、意、心神聚到一块儿,然后才能对脏腑逐个“展开工作”。

真正的艾灸是把你的气、意、心神聚到一块儿,然后才能对脏腑逐个“展开工作”。

有的人做艾灸,心意都散着呢,甚至灸的地方都烤焦了也不觉得疼,那不是瞎灸嘛!所以说,心意很重要,你要把它当成一个正经事儿,有仪式感、神圣感地去做。

灸的时候,身体会感觉到热力的渗透,觉得很舒服,甚至有的人灸着灸着就睡着了。所以,一定要俩人一块儿做,避免灸的时候把床和被子点着。

艾火是很难熄灭的,烟虽熄,灰中有火。有一回,我在家做艾灸,最后艾条还剩一半,我就把它放水龙头上一冲,随手放在厨房的玻璃烟灰缸里,以为很保险就去睡了。结果没一会儿,听见厨房有动静,“嘎巴”一声。我心想,家里有耗子吗?再过一阵儿,又是“噼里啪啦”一响。我一听坏了,赶紧去看看,发现艾条又着了,把玻璃烟灰缸烤得炸开了。

梁冬:我有一次就像掐烟一样掐艾条,没用!过了一会儿它还在往里面烧,直到整个烧完。

徐文兵:所以大家做艾灸的时候,一定要两个人互相灸,避免烫伤。另外,一定要把艾条彻底浇灭了,剩下的艾条干脆就放到水里。

大家做艾灸的时候,一定要两个人互相灸,避免烫伤。另外,一定要把艾条彻底浇灭了,剩下的艾条干脆就放到水里。

相互施灸还有个好处。以前的灸法是直接将火柴头大小的艾绒点着了,往皮上一捻,“刺啦”一下,这叫天然灸。现在的灸法改成了隔空烤。如果施灸的人全神贯注的话,能感觉到艾灸的地方有气脉在跳,被灸的那个人也会有这种感觉。这叫什么?得气了。其实,这个跳动感说明你自己的气过去了,灸的同时也在耗费自己的气。

施灸的人还要全神贯注地观察,一个是被灸烤的地方会变红、变热,甚至出汗,另一个,不同的病灸出来的艾灰颜色不一样。正常人灸的艾灰是白灰色的,患病者灸出来的艾灰会发红,这是他身体里病气和艾烟混在一起了。

如果怕留疤,试试隔盐炙、隔姜炙

徐文兵:不管是艾草,还是用肚兜灸、泡脚、点艾绒……我个人认为“壮”是最有效果的。如果大家怕在身上留疤痕,有几个比较好的办法。

一个叫隔盐炙,往肚脐上撒细盐。我一直认为,人是从海里来的,盐水跟人体的频率接近。如果肚子疼,炒点大粒盐往肚子上一敷,很见效。

如果肚子疼,炒点大粒盐往肚子上一敷,很见效。

现在一些做足底按摩的店,客人往那儿一躺,按摩师就会拿微波炉把盐包打热,放客人脖子下面。这挺好!很多人胖,他的肚脐眼就深,想往里头艾炙,又怕烫了他的肚脐,怎么办?就得加个导体,而最好的导体就是盐。

很多人胖,他的肚脐眼就深,想往里头艾炙,又怕烫了他的肚脐,怎么办?就得加个导体,而最好的导体就是盐。

不胖的人如果也怕自己被艾炙烫伤,那就切几片姜,稍微厚一点儿,平铺到肚脐上,然后在那儿做艾炙。或者直接把艾卷掐一段,头朝上,把艾卷放到姜上,慢慢地觉得烫了以后,再拿一片姜垫上,等它凉了再撤一片姜。用3片姜做一个温度调节的阀,就足够了。

上面说的“壮”是补法,火头冲上。如果你感觉自己阴寒内盛,一肚子冰块,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火头冲下,用泄法。

这些都是古人传承下来的秘诀和经验,供大家参考。

梁冬:总而言之,艾灸这个东西,怎么玩都是很高级的,因为这是一件很舒服、很愉快的事情,希望每一位朋友都能够掌握这种保养方式,健康长寿!

博客评论
还没有人评论,赶紧抢个沙发~
发表评论
说明:请文明发言,共建和谐网络,您的个人信息不会被公开显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