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古天真
如果你是一只蝴蝶,就别想变成一只苍蝇。作为一只苍蝇,你能改变什么呢?你能改变的是在厕所飞,还是在厨房飞。
种子的DNA改变不了,但能改变的是生活在一块肥沃的土壤,还是一块贫瘠的土壤里。或者上面有块大石头压着,但小苗能坚持着扭曲地或者顺溜溜地长出来。这是普通人能改变的“运”。
只有那些幼稚的、思维简单的人才想让别人跟自个儿一样,把别人都改变成他那样的人。
经文:
黄帝曰:余闻上古有真人者,提挈天地,把握阴阳,呼吸精气,独立守神,肌肉若一,故能寿敝天地,无有终时,此其道生。中古之时,有至人者,淳德全道,和于阴阳,调于四时,去世离俗,积精全神,游行天地之间,视听八达之外,此盖益其寿命而强者也,亦归于真人。
“余闻上古有真人者,提挈天地”
徐文兵:其实“上古天真论”基本上可以分为三段。第一段,黄帝问:有的人半百而衰,他们是因为将身不当,还是因为天数是这样?岐伯回答时,提出了一个健康的生活观念,告诉我们该怎么做避免“半百而衰”。第二段,黄帝又提出了一个问题,问:人年老而无子,是材力尽了,还是天数的原因?岐伯分别讲述了女子每七年、男子每八年的生理周期变化。接下来我们要讲的就是第三段,我给它起了个标题。
梁冬:叫什么?
徐文兵:“做人要做这样的人”。
梁冬:做真人嘛!
徐文兵:道家将做人的理想分成了四个层次—真、至、圣、贤,前面我们已经提到了,就是说我们现在人可怜巴巴的,为什么活着呢?为衣食温饱欲望,为我能不得病或者少得病,为能多活几年,这样活着的层次太低了。
道家将做人的理想分成了四个层次—真、至、圣、贤。
我们现在人可怜巴巴的,为衣食温饱欲望,为我能不得病或者少得病,为能多活几年,这样活着的层次太低了。
梁冬:能这样活就不错啦!
徐文兵:我们现在都觉得,有份工作不失业,供套房子,然后娶个媳妇儿,生个孩子,把孩子抚养成人,自个儿能正常拿到退休金,生个病也别拖累孩子,这样就行了。
别看今天的社会如此进步,其实我们活得很可怜,远没有古代那些接近自然、淳德全道的人活得潇洒、幸福、快乐。今天我们给大家指一个方向,做人要做什么样的人呢?
别看今天的社会如此进步,其实我们活得很可怜,远没有古代那些接近自然、淳德全道的人活得潇洒、幸福、快乐。
第一种,真人,就是那些完全与天地同步、和谐共振、更接近自然的人。他们到底活在一种怎样的状态下?咱没吃过猪肉,起码见过猪跑,是吧?可惜很多人没读过《黄帝内经》,连古人活什么样儿,就是说那些真正幸福的活法都不知道,今天就给大家展示一下。
可惜很多人没读过《黄帝内经》,连古人活什么样儿,就是说那些真正幸福的活法都不知道。
梁冬:上古有真人。
徐文兵:在远古最接近自然的状态下,上古之人都是餐风饮露、茹毛饮血,活得很卑微、很可怜的,这是我们现在很多人的印象。我建议有这种思想的人去参观一下殷墟,参观一下四川的三星堆,去看看古代人创造的文明,看完你就不会轻易贬低古人了。
“余闻上古有真人者,提挈(qiè)天地”。“提”是往上提,“挈”是什么?拉着。鲁迅有句诗:“挈妇将雏鬓有丝。”就是拉扯着自己的老婆孩子,混得鬓角的白发都出来了。本来人是什么?天地的产物,天怎么变你就该跟着变。可这些人活到了可以影响自然的程度,甚至活到了可以掌握自己的命的程度。
本来人是天地的产物,天怎么变你就该跟着变。可有些人活到了可以影响自然的这种程度,甚至活到了可以掌握自己的命的这种程度。
梁冬:这就叫“提挈天地”吗?
徐文兵:对,就是说真人能影响天地的变化。
梁冬:之前,我们一直讲的就是要顺应天地的变化。
徐文兵:我们是什么人?人家是什么人?晋朝时候有一位非常伟大的道家,也是中医学家—葛洪,他说了一句话:“我命由我不由天。”
乍一看这话,可能会想这人真狂啊!不过,人家的确是在掌握自然变化规律的基础上去做了些事情。
2.什么是“命”,什么是“运”
徐文兵:我们在这儿说一下“命”和“运”,什么叫“命”?“命”拆开是两个字,“口”和“令”。
谁的口令?天的口令。老天爷给你安排好的东西,变不了。我们经常说要改变自己的命运,那你是想改变自己的“命”还是“运”呢?“命”是天命,“运”是人为。天命不可改,举例来说,如果你是一只蝴蝶,就别想变成一只苍蝇。或者说,你身为苍蝇,就别想变成别的什么东西。
如果你是一只蝴蝶,就别想变成一只苍蝇。
梁冬:变成苍鹰,大漠上的一只鹰。
徐文兵:呵呵,变不成苍鹰。但是作为一只苍蝇,你能改变什么呢?你能改变的是你在厕所飞,还是在厨房飞。
作为一只苍蝇,你能改变什么呢?你能改变的是在厕所飞,还是在厨房飞。
梁冬:这是不一样的,对不对?
徐文兵:这是“运”。
梁冬:“人生如鼠,不在仓则在厕”嘛。
徐文兵:李斯说的。在当厕所里的老鼠和粮仓里的老鼠之间,李斯选择了后者,不过他最后死得很惨。他就没得道,也没掌握好该在哪儿吃。作为一只苍蝇,如果你选择在厨房里飞,可能吃香的喝辣的。
梁冬:但是也容易被拍死。
徐文兵:如果你在厕所里飞,虽然追腥逐臭,但也可能活得很逍遥。这种选择是能改变的,叫“运”。我们普通人能改变自己的运,但改不了自己的命。套用一种时髦的观点:你改变不了自己的DNA。
我们普通人能改变自己的运,但改不了自己的命。套用一种时髦的观点:你改变不了自己的DNA。
梁冬:你这么一说,就科学了。
徐文兵:这颗种子的DNA改变不了,但能改变的是生活在一块肥沃的土壤,还是一块贫瘠的土壤里。或者上面有块大石头压着,但小苗能坚持着扭曲地或者顺溜溜地长出来。这是普通人能改变的“运”。
种子的DNA改变不了,但能改变的是生活在一块肥沃的土壤,还是一块贫瘠的土壤里。或者上面有块大石头压着,但小苗能坚持着扭曲地或者顺溜溜地长出来。这是普通人能改变的“运”。
真人则不同,他能影响天地的变化。现在还有一种科学理论,说南美的一只蝴蝶振动一下翅膀,结果北半球可能就掀起了一场台风或者暴风雨。
梁冬:蝴蝶效应。
徐文兵:现代科学认识到了蝴蝶与台风的关系,已经进步了。但是,大家想想“诸葛亮借东风”。赤壁边儿七星坛上有一个人在那儿舞剑,结果怎么样?
梁冬:会不会影响到风的流向呢?
徐文兵:掀起了一场东风。现代人这才意识到那儿有只蝴蝶在振翅膀,会掀起一场风暴,而我们中国古人已经知道了在这个坛、这个时间、这个地点、舞什么剑、走什么步就会影响风向,半夜子时过后到丑时,原来刮着的西北风就会变成东南风。
中国古人已经知道了在这个坛、这个时间、这个地点、舞什么剑、走什么步,就会影响风向。
梁冬:就是有意识地做了那一只蝴蝶。
徐文兵:你精辟地总结了我的话。这一场“借东风”,就是“提挈天地”的表现。它是在了解天地变化的基础上,还做了一些人为的东西,导致了这个变化。
所以古代很多高人,常说天机不可泄露,所谓顺势而为、水到渠成。诸葛亮为什么出山?他已经算到了,目前这种生灵涂炭的局面需要一些改变。
梁冬:需要他出来。
徐文兵:需要有一个人去做一点儿什么,来完成三分天下,鼎足而立,维护一方平安的一个工作,所以他是顺势而出。
我刚才讲的开国的那些大宰相、元勋,都是道家,本来他们自得其乐、恬淡虚无,过得挺好,但在关键时刻看到生灵涂炭,于心不忍就出山了。尧帝要将天下让给许由,许由却坚决不肯接受让他当皇帝都不愿意,为什么?他追求自得其乐的生活,可是到了天下民不聊生的时候,他就立刻出山去拯救百姓苍生,这就是“提挈天地”。
尧帝要将天下让给许由,许由却坚决不肯接受,让他当皇帝都不愿意,为什么?
梁冬:我觉得这是您讲的最有趣的一段。“提挈天地”这四个字,我以前也看过,但从来没有想过,去有意识地做一只能引起“蝴蝶效应”的蝴蝶。
真人就是有意识地做了一只能引起“蝴蝶效应”的蝴蝶。
徐文兵:再举一个例子,在蒙古人大肆屠杀无辜、攻城掠地的情况下,丘处机挺身而出,穿越大漠去见成吉思汗,劝他不要杀生。就因为他,很多的生命得到了拯救,丘处机也因此受到了统治者的敬重。
梁冬:丘处机也是真人,他本来是修道的。
徐文兵:他又叫丘真人。
梁冬:还有一个叫耶律楚材的人,他虽然是蒙古人,但是据说他对中国文化的理解非常深刻。
徐文兵:他是蒙古人,但是内心完全是淳德全道,接受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。现在,一提起中国传统文化,大家就会想到儒学是吧?
儒家学说的创始人孔子,生活在公元前500年,距今两千五百年,难道我们的历史就这么短吗?很多人说“天不生仲尼,万古如长夜”,那没有孔子之前,人们过的都是黑暗的日子吗?当然不是,是“道”的阳光照耀了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甚至上万年。
“道”的阳光照耀了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甚至上万年。
梁冬:虽然可能也有部分孔子的支持者不苟同您的观点。
徐文兵:我一点儿都没有贬低儒学,你看《三国演义》里还有个诸葛亮“舌战群儒”的故事呢。
这明显就是道家和儒家的一次交锋,但是诸葛亮本身一点都没说儒家不好,他说的是那些腐儒,就是看书看到最后死在章句下的人。诸葛亮说这些人是什么?“寻章摘句、皓首穷经,笔下虽有千言,胸中实无一册”。你读书读死了,既维持不了自己的身心健康,活得很痛苦,还拯救不了身边的黎民百姓,无法给他们治病,并且也改变不了社会发展的方向,你说你活个什么劲?干脆自残得了。
所以儒和道历来都有争论,但是没有一个道家贬低儒家,我们贬损的是那些腐儒,是把书读死了的那些人。包括中医也是如此,有人自称儒医,但却不修身、不养性、不练功,没有气的感觉,就说自己会开方子。所以中医的没落,正是由于这些人胡搞瞎搞,将一种勇于实践、勇于入世、勇于亲自临床实践去拯救病人的道的方法,转成了那种死读书、读死书、寻章摘句的儒学研究的方法。包括现在,你看很多中医都在干什么?搞科研,跟那个大白鼠较劲。
没有一个道家贬低儒家,我们贬损的是那些腐儒,是把书读死了的那些人。
很多中医都在搞科研,跟那个大白鼠较劲。
梁冬:拿个白鼠来针灸,看看效果。
徐文兵:然后一步一步的搞科研,这其实是一种误区。
梁冬:悲哀。
3.把阴阳“玩弄”于股掌之间
“把握阴阳”
梁冬:“把握阴阳”该怎么解释?
徐文兵:就是把握阴阳的变化。我们前面讲过“法于阴阳”,是什么意思?
梁冬:顺应阴阳变化。
徐文兵:一个是“法于阴阳”,一个是“把握阴阳”。一个是做阴阳的奴隶,一个是把握阴阳,利用阴阳。
梁冬:有那种把阴阳玩弄于掌股之间的意味?
徐文兵:对,这就是高人!是到了很高境界的人才能做到的事情,他会影响到阴阳的变化。
东风压倒西风,西风压倒东风,这就是阴阳的变化。本来赤壁之战是冬至那天,冬至一阳生,所以他利用这种天地之气,就掀起了更厉害的阳气,这种做法就是把握阴阳。医生给病人看病,我不敢说“提挈天地”,只能说我们在“把握阴阳”。
一个善于给病人做诊断的人,他通过给你“望闻问切”,第一件事做完以后,他先知道你是什么症状,就是先认识阴阳,然后把握阴阳。
《黄帝内经》说“善诊者,察色按脉,先别阴阳”,就是说一个善于给病人做诊断的人,他通过给你“望闻问切”,第一件事做完以后,他先知道你是“阴症、阳症、虚症、寒症、热症、实症”,这就是先认识阴阳,然后把握阴阳,热者寒之,寒者热之。
比如说热实症,我们扎针;虚寒症就做艾灸;有脓肿的地方,用砭石。这都是把握阴阳。
人体也是个小宇宙,出现一些病痛、疾患,是因为阴阳失去了平衡,失去了内在的一种关系。而掌握了道的人,或者了解到人的这种生理变化的人,去把握阴阳,就能拯救人于水火、危难之中。
人体也是个小宇宙,出现一些病痛、疾患,是因为阴阳失去了平衡,失去了内在的一种关系。
梁冬:有些人理解错误,以为中医是搞有神论,其实从另外一个角度看,把握阴阳是典型的辩证唯物主义。
徐文兵:很科学的辩证唯物主义。
从另外一个角度看,把握阴阳是典型的辩证唯物主义。
人体也是个小宇宙,出现病痛、疾患,就是阴阳失去了它的平衡,失去了其内在的一种关系。
4.如何才能精力十足
“呼吸精气”
徐文兵:接下来讲“呼吸精气”。一个人是如何做到“真人”境界的呢?首先是呼吸精气。精是物质,气是能量。我们在吸氧,氧是物质,但同时我们也在吸气。这个气是什么?不同的地域场合、不同的环境,它有一种能量。真人能够找到那些拥有最好的空气或者最富有能量的地方去生活,在那儿呼吸吐纳,修身养性。
真人能够找到那些拥有最好的空气或者最富有能量的地方去生活,在那儿呼吸吐纳,修身养性。
“呼吸精气”的反义词是“呼吸浊气”。空气污染的问题,想必大家都不陌生。含有二氧化碳、二氧化硫或者粉尘、悬浮物、颗粒物等的不良空气,就是浊气。还有,“精”后面的那个“气”不是物质,而是一种无形的能量。比如你有时到了某个城市以后,就会不由自主地被一种力量推动。
含有二氧化碳、二氧化硫或者粉尘、悬浮物、颗粒物等的不良空气,就是浊气。
脚步加快了,心情就激动、浮躁了,然后,心率跟着就加快,这是气对你的一种影响。
梁冬:其实我觉得这是一种频谱。
徐文兵:“气”就是一种类似电磁波、频谱的东西。就是你到了一个地方,让你受影响的一种物质。比如,你在北京有这种感觉,到了香港可能感觉更厉害。
梁冬:在不同的地方感觉会很不一样。
徐文兵:现在的工业污染,包括汽车尾气,以及抽烟等都是浊气的来源。二手烟的危害甚至超过一手烟。
梁冬:于是有的人就主张,如果不能吸二手烟,那就吸一手烟。我们对此是反对的。
5.抽烟就是“置之死地而后快”
徐文兵:我本人是反对抽烟的。但是,道家有句话叫“物无美恶,过则为灾”,也就是说抽烟也有它有利于身心健康的一面,所以不要走极端,认为抽烟一无是处。比起你呼吸汽车尾气的危害来,你抽一种自然植物燃烧的烟的害处是可以忽略不计的。
道家有句话叫“物无美恶,过则为灾”,也就是说抽烟也有它有利于身心健康的一面,所以不要走极端,认为抽烟一无是处。
但和你呼吸新鲜空气相比,当然抽烟的危害更大。说起抽烟对人身体的影响,我们可以用一个成语来概括,就是“置之死地而后快”。
比起你呼吸汽车尾气的危害来,你抽一种自然植物燃烧的烟的害处是可以忽略不计的。
梁冬:此话怎解?
徐文兵:当空气的含氧量突然下降以后,人会突然产生一种应激反应。就是说,本来氧气很足的情况下,你突然抽一口烟导致烟雾进入体内,这时身体出于本能会紧张,心跳加速,流向四肢的血就会被临时抽调到心脑。
这时候,抽完烟的人就有一种快感或者说欣慰感,而且写文章的人没准还会有一点儿灵感,但这其实是把你置之死地以后的状态。这种快感是身体的一种本能反应,当身体本能还很强的时候,这种反应就会有;当身体很弱的时候,把你置之死地,你就死了,本能反应也没有了。
抽完烟的人就有一种快感或者说欣慰感,而且写文章的人没准还会有一点儿灵感,但这其实是把你置之死地以后的状态。
梁冬:怪不得贾平凹曾经在一篇散文里面讲过“知识分子多有脚气”,为什么呢?就是知识分子在抽烟写东西的时候,他的气血都往心脑里去了。
徐文兵:没错!
梁冬:所以,人体的末梢,比如手、脚等,就会阳气不足,自然就会有脚气了。
知识分子多有脚气。
徐文兵:所以抽烟给人带来的最大影响是末梢循环会变得很差。一根烟下去,灵感倒是有了,手脚开始凉了。我们看到很多人患有“血栓闭塞性脉管炎”,这种病会有什么症状呢?患者的手指或脚趾的末端开始变黑、发凉,一截一截坏死,最后不得不截肢。
不要突然戒烟,可以慢慢减少抽烟的量。通过其他的方式来提高你的心肺功能,而不是通过某种恶性刺激的方式。
梁冬:据说有些糖尿病人也是这样的。
徐文兵:对,坏疽患者也有这样的情况。患这些病的病人,你可以调查一下,他们大多都抽烟。
梁冬:如果有些人已经抽烟了,那如何能够不让问题变得那么严重呢?
徐文兵:抽烟是激发人潜能的一个方法。就像你身体强壮的时候,通过洗冷水浴,可以把体内的阳气激发出来。所以,在抽烟和身体本能反应之间应该有个平衡。
对于抽烟的人来说,烟就像一根拐杖,你突然把它戒掉了,把拐杖扔了,身体就会不适应,失去平衡。所以我建议大家,不要突然戒烟,可以慢慢减少抽烟的量。通过其他的方式来提高你的心肺功能,而不是通过某种恶性刺激的方式。
抽烟给人带来的最大影响就是,末梢循环会变得很差。
6.想戒烟就揉阳溪穴
徐文兵:我们说“棍棒底下出孝子”,教育孩子的方法有很多种,不是说非得打他。同样的道理,提高心肺功能的方法有很多种,不一定要通过抽烟来达到这个目的。比如,中医通过刺激一些穴位就能帮助人提高肺气,提高肺对空气的利用率。刺激完这些穴位以后,你就会觉得,自己对烟好像没什么欲望了,或者一抽就感觉烟的味道变了。
中医通过刺激一些穴位就能帮助人提高肺气,提高肺对空气的利用率。
梁冬:主要有什么穴位呢?
徐文兵:我给大家推荐个穴位,属于大肠经,叫阳溪穴,位于手阳明大肠经的第五个穴,在合谷穴的上面。这个穴位很好找,就是把大拇指一翘,大拇指的根部就会出现两个肌腱,它们形成的那个“坑”就是阳溪穴。
阳溪穴是你戒烟的好帮手。每天揉揉这个穴位,不但能让你对烟失去欲望,还能帮你补肺气。
想自个儿戒烟,或帮老公(老婆)戒烟,就天天替他(她)揉揉这儿,可以增补肺气。
另外一个问题就是抽烟的时候,手脚冰凉,怎么做才能让手脚热呢?喝酒是一种方法。
梁冬:那会不会有新的问题?
徐文兵:其实真正的平衡是左手抽一支烟,右手喝一杯酒。但这是一种恶性刺激状态下的平衡。
其实真正的平衡是左手抽一支烟,右手喝一杯酒。但这是一种恶性刺激状态下的平衡。
梁冬:我们特别强调一下,左手一支烟,右手一杯酒,是一种恶性循环,是一种短期行为。
7.做“金鸡独立”就能“守神”
“独立守神”
徐文兵:请问什么是“独立守神”?
梁冬:这个“独立守神”是说,在整个过程中不要动来动去,能站着就不错了。
徐文兵:现在人都是浮躁多动症,手足无措。
梁冬:晚上还出去跑步,或者到健身房去跑步,真是疯掉了。
晚上还出去跑步,或者到健身房去跑步,真是疯掉了。
徐文兵:很多人问我:“徐大夫,生命在于运动,您难道觉得这句话不对吗?”我说当然对了,那到底应该怎么锻炼呢?
梁冬:运动。
徐文兵:您是说“运”还是说“动”?
梁冬:“运”和“动”怎么区别?
徐文兵:现在大家说到“运动”其实都只是在“动”,其实“动”是动脚,“做”是动手,“运”是什么?
梁冬:“运”是“运化”吧?
徐文兵:对,你看运的繁体“運”,底下是“辶”,上面是个“车”。
它是指我们身体内脏的运化、传导,比如,你吃东西是从上面吃进去,再从下面排出,这叫“运”。“动”容易,它受你后天的意识支配。比如你身体健康,想要动动手、动动脚,可以随心所欲;但是如果你偏瘫了,那就想动哪儿都动不了。而“运”则不受你意识控制。
你吃东西是从上面吃进去,再从下面排出,这叫“运”。
梁冬:是的。比如说让你马上放一个屁,恐怕没那么容易。
徐文兵:可能有的人不消化,有的人便秘,譬如“放屁”之类的事情是受身体里另外一套系统控制的,也就是受心神的控制。那怎么让它“运”起来?“动”起来很容易,怎么让它“运”起来却不容易。“运”和“动”正好是相反的,就是相互对立的。
“运”和“动”正好是相反的,就是相互对立的。
梁冬:是吗?
徐文兵:一对冤家,比如说当你动得太多的时候就会不运。打个比方,你刚跑完马拉松,马上让你吃顿饭,你肯定吃不下,一点胃口没有,为什么?因为全身的气血能量都在往肢体上流,而往身躯流的很少,无法“运”。从顺应自然的角度来讲,人先顾身躯,后顾肢体,是吧?一个是主干,一个是末梢,这你得分清楚。所以,如果你想让它“运”怎么办?先不“动”。
你刚跑完马拉松,马上让你吃顿饭,你肯定吃不下,一点胃口没有,为什么?
很多人说:“你不让我动,那太好了,我就不动。”你如果真的摆个姿势站那儿不动试试,大多数人往那儿一站,用不了一分钟就开始躁,一会儿抓耳挠腮,一会儿浑身刺痒,最后他不由自主地就要动。
梁冬:掏出手机来看看短信什么的。
徐文兵:现在人静不下来。“动”得太多,“运”就必然会很少。很多人消化功能出问题就是这个原因。怎么让它运化、运作起来?《黄帝内经》就告诉你了:呼吸精气。如果你整天呼吸的是浊气或者是腐败之气的话,你身体就不会好。在呼吸精气的基础上怎么办呢?“独立守神”。“立”是什么?站那儿不动。
如果你整天呼吸的是浊气或者是腐败之气的话,你身体就不会好。
梁冬:不许动!
徐文兵:很多人做不到,不信你试试。我最早跟马世琦老师学形意拳站桩,就是学站桩的第一式,我跟马老师说度秒如年!
梁冬:度秒如年?
徐文兵:就是,我在那儿看秒针“嘣儿嘣儿”一秒一秒蹦,就感觉时间那么漫长,身上的汗就下来了,但还是咬着牙坚持。
梁冬:您最多能坚持多长时间不动?
徐文兵:现在一个小时、两个小时都可以。但在那会儿就是躁,气血老不关注自己最重要的脏器、身躯,而是总往手脚上奔涌。往手脚上奔涌的结果是什么?手脚躁动。我们总说现在人很“浮躁”,“浮”是什么?心气儿浮,眼高手低。“躁”是什么?就是手脚乱动,静不下来。
“浮”是什么?心气儿浮,眼高手低。“躁”是什么?就是手脚乱动,静不下来。
梁冬:瞎折腾。
徐文兵:所以我们讲要“独立守神”,这个“独”有两种解释:有人说就是一个人静静地在那儿站着,很孤独,还有就是大成拳的王芗斋先生说的,“独立守神”就是学金鸡独立,“独”就是一条腿站着。
梁冬:一条腿站在那儿,就像一只鹅是吧。
徐文兵:就像那个仙鹤等水禽。
梁冬:所以广东人吃烧鹅,都是吃左腿或者右腿。
徐文兵:总共就两条腿,不是左腿就是右腿。
梁冬:我忘记问一下他们是吃哪条,上次他们给我讲过好像吃右腿,因为大部分的时候,左腿是抬起来,右腿站着的,所以右腿比左腿要好吃一点儿。
徐文兵:有劲。“独立守神”后来被中里巴人郑幅中先生宣传了出去,叫“金鸡独立”。就是首先让你两条腿儿在那儿站着,独立,静静地站着。过了这一关以后,一条腿站,而且要闭上眼睛。
“独立守神”后来被中里巴人郑幅中先生宣传了出去,叫“金鸡独立”。就是首先让你两条腿儿在那儿站着,独立,静静地站着。过了这一关以后,一条腿站,而且要闭上眼睛。
梁冬:很不容易呀!
徐文兵:这时候你会发现自己站不住。
梁冬:几乎不可能,我试过。
徐文兵:但是你坚持练习下去,就能“守神”了。本来你的心思全在外面,看着电视或者听着音乐再站着也行。不过当你练这种闭上眼睛一条腿站桩的功夫的时候,你绝对心无旁骛,顾不上外面那些东西了。你的心神就全收回来了,放在怎么去保证身体平衡上面了。
梁冬:这跟瑜珈里面的有些动作原理是一样的。
徐文兵:瑜珈的很多东西都和道家的修炼方法是相通的,它也要调息、调形,还摆出很多人都做不到的姿势。
瑜珈的很多东西都和道家的修炼方法是相通的,它也要调息、调形,还摆出很多人都做不到的姿势。
梁冬:人家以为是杂技,其实不是。
徐文兵:最后它也能达到调心的效果。所以先调呼吸,然后再独立,这是调形,最后守神。所谓“精神内守,病安从来”,就是当你这么站桩、呼吸吐纳的时候,你的神就守在体内了,这样你才有资格、有可能去做一个真人。
“神”就像刀刃,像小火苗的顶端,如果你把钢用在刀刃上,把“神”用在正确的地方,小火苗虽然开得很小,但却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。如果你不会用神的话,就会失神、散神、失魂落魄,把自个儿那点精气全耗尽了,最后回首一生,没准儿还觉得一事无成。所以说第一步要守神。第二步,我建议大家做什么事情都要全神贯注、聚精会神地去做。
“神”就像刀刃,像小火苗的顶端,如果你把钢用在刀刃上,把“神”用在正确的地方,你的小火苗虽然开得很小,但却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。
梁冬:《庄子·养生主》里面有一篇叫“庖丁解牛”,就是要把自己的位置变得很小。
徐文兵:人牛合一。
梁冬:是的,你要在这个缝隙之中把自己缩得很小,在缝隙之中游刃有余。
徐文兵:另外,我建议大家有空除了读《黄帝内经》之外,还可以读一下道家的经典著作《庄子》。《老子》一般读不懂就先别看。包括《列子》,也可以读一下,它里面有很多寓言故事,读了以后就像听人讲故事一样,能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你的思维方法、情绪习惯,从而达到修身的效果。
《列子》里面有很多寓言故事,读了以后就像听人讲故事一样,能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你的思维方法、情绪习惯,从而达到修身的效果。
现在很多人都不守神,你看那些孩子,耳朵听着MP3,嘴里嚼着口香糖,手里摇着笔,花样百出,一边做作业,还一边看电视。在这种情况下,“神”是散乱的。同时分神做很多事,结果一件事儿都做不好,还把自己累得够呛。
同时分神做很多事,结果一件事儿都做不好,还把自己累得够呛。
梁冬:所以我们应该做到前面讲到的“独立守神”。“独立”有两种方法,一种是一个人站着,另外一种是一条腿站着。“守神”就是要把“神”往里面收,让你聚精会神。
徐文兵:当你这么做的时候,你的心思、心神,出于本能就都收回来了。
梁冬:这个我曾经真的试过,闭上眼睛,一条腿站着,真的所有的注意力都在腿上面。
站桩出的汗和你过度运动出的汗是完全不一样的。
徐文兵:顾不上干别的。
梁冬:这反而比较轻松。
徐文兵:你这么站完以后,肚子里面的运化功能就恢复了。所以很多人虽然没跑步,但站桩后他会微微出汗。并且,站桩出的汗和你过度运动出的汗是完全不一样的。而且站桩一会儿,人就会手脚发热,打嗝放屁,怎么回事?肚子里运化开了,这就是一种回神的表现。
站桩一会儿,人就会手脚发热,打嗝放屁,怎么回事?肚子里运化开了,这就是一种回神的表现。
梁冬:运气来了。
徐文兵:嗯,真漂亮!
8.想要完美胸部,就不要穿高跟鞋
徐文兵:这一节我再强调一下“独立守神”。前面我讲过,现在很多人已经不会站了。
有人可能会说,“站”这么简单的事,谁不会啊?可实际上,我们现在都怎么站呢?我先问问你,大家都穿什么鞋?
梁冬:球鞋?
徐文兵:球鞋还不错,一般都是男人穿。你看女人穿什么?
梁冬:高跟鞋。
徐文兵:对,高跟鞋,把脚后跟支楞起来。脚后跟叫什么啊?
梁冬:踵。
徐文兵:“运动”“动力”的那个“动”,都是脚后跟发力。古人说把一个人的武功废掉了,就要把脚后跟那根肌腱挑断。
废掉了一个人的武功,就要把他脚后跟那根肌腱挑断。
梁冬:挑脚筋。
徐文兵:之后那个力就发不出来了。形意拳练功讲的是什么?力由足起,也就是脚后跟给的劲;气由脊发,这个力通过你的脊柱传导分布到全身。脚后跟是你力量的一个源泉,可是我们现在呢?脚后跟不着地了,用一个汉字怎么形容呢?
气由脊发,这个力通过你的脊柱传导分布到全身。脚后跟是你力量的一个源泉。
梁冬:什么字?徐老师。
徐文兵:“企鹅”的“企”。它所表现的是踮起脚后跟,脚尖着地的那种状态。
梁冬:所以“企划”这种工作或者行为通常是没有执行可言的,因为它的状态是踮着脚后跟的。
企划”这种工作或者行为通常是没有执行可言的,因为它的状态是踮着脚后跟的。
徐文兵:为什么脚后跟踮起就叫“企”呢?当你摘苹果够不着的时候,你自然会脚尖着地,脚后跟踮起,然后去够它。所以这种状态是在追求,是总在企望、企盼去够一点儿东西。如果你老摆这种姿势的话,你的心情是什么样儿的?
梁冬:总是有点不满足,对不对?
徐文兵:你绝对不是心如止水的,就想追求、寻求新的东西。就像我母亲说的,现在的人需要的不多,想要的多。为什么想要的多?就是因为脚尖着地。
现在的人需要的不多,想要的多。为什么想要的多?就是因为脚尖着地。
以前的爱情片拍得比较含蓄,一到男女主人公接吻的时候,不直接拍脸。
梁冬:拍哪儿啊?
徐文兵:拍脚,一般都是男的高、女的矮,接吻时,女的脚就踮起来,这时你就想像吧。
女性本来是很沉稳的,属于很平静的阴性的一种人类,如果老是摆出这种脚尖着地的姿势的话,就会怎样呢?
梁冬:不踏实。
徐文兵:没着没落。
梁冬:甚至会影响心理。
徐文兵:一直不停地追求。正所谓“阳在外,阴之使也”,她自己追求不到,就会推着男人去追,所以社会总在不停地往前走。
梁冬:有穿高跟鞋的老婆,老公都比较惨。
有穿高跟鞋的老婆,老公都比较惨。
徐文兵:是,她的心情会不受控制地静不下来。当你“独立守神”的时候,也就是脚后跟着地的时候,我们“藏精”的肾经,它的一支分支就能分到脚后跟那儿。并且脚后跟还是我们奇经八脉里面的阴跷脉、阳跷脉的发力点。
当脚后跟有力量的时候,这个人的肾气、肾水就足,人就能控制住自己的心火,所以就很平静,这时候“神”就能回来。可是当脚后跟不受力,虚空的时候,人的心火就开始旺,就容易失“神”。
当脚后跟有力量的时候,这个人的肾气、肾水就足,人就能控制住自己的心火,所以就很平静,这时候“神”就能回来。
老年人肾气虚了,脚后跟会疼,有的年轻人性生活过度了,脚后跟也疼。另外,我特意观察过女性的生理发育,其实也跟脚后跟也有关系。
老年人肾气虚了,脚后跟会疼,有的年轻人性生活过度了,脚后跟也疼。
脚跟站稳了,心也就定了,人也会更有力量。
你发现没有?芭蕾舞演员胸都小。有人说是专门挑的胸小的孩子或者女演员,其实不对。这些芭蕾舞演员都是从八九岁开始训练的,那会儿不可能预测到她胸多大或者胸多小。所以,原因其实在于后天的训练,是她跳舞的那种方式造成了胸部发育不良。
梁冬:原来是这样。
徐文兵:所以,有人来问我怎么能让自己的孩子身材发育得好点儿,我就告诉他们,在孩子21岁以前,不要让她穿高跟鞋。
有人来问我怎么能让自己的孩子身材发育得好点儿,我就告诉他们,在孩子21岁以前,不要让她穿高跟鞋。
冲脉走的是肾经,它从小肚子起来,然后散布于胸中,促进胸部的发育。如果你脚跟不能着地,那么你就把冲脉的根儿给掐断了。
梁冬:而当你脚跟着地的时候,冲脉又回到脚后跟了,对不对?
徐文兵:对!冲脉的一支分支是往脚下走的。
9.“挺胸抬头”的方式是在摧残孩子
徐文兵:我们经常说,果实累累的枝头都是弯的,那个支楞着的枝干是挂不住果儿的。那我想问,是果实把枝头坠弯了?还是它本身弯,所以才孕育这么多果实?
梁冬:阴阳互生。
徐文兵:对。你看胸部是属阴性的,它应该是虚空的;后背是属阳性的,它应该是凸起的。所以很多道家形意拳站桩的姿势是什么?
胸部是属阴性的,它应该是虚空的;后背是属阳性的,它应该是凸起的。
梁冬:含胸拔背。
徐文兵:绝对不是挺胸而出。我们现在教育孩子站立的方式都是什么?挺胸!抬头!
这是在摧残儿童。我上高一的时候,身高一米七八,到24岁已经不再长个儿的时候我还是一米七八,但三十多岁时,我跟老师学练形意拳站桩,结果现在长到一米八了。
梁冬:为什么?
徐文兵:含胸拔背!这个拔背的姿势让人的脊柱就是督脉的阳气通畅了,这时候人的椎间或者是软骨就有点增厚,所以能使人长高。
拔背的姿势让人的脊柱就是督脉的阳气通畅了,这时候人的椎间或者是软骨,就有点增厚,所以能使人长高。
梁冬:“含胸拔背”的“拔”是有一点点弯的意思吧?
徐文兵:“拔背”不是驼背。很多人可能不理解,说这胸一含,那后背不就驼了?其实不是,它是拔起来。我们练功讲一种劲,叫虚灵顶劲,你感觉头顶的百会穴处,好像有一根丝在牵引着、抻着你。这样,人的颈椎以及其他七个椎体就能够挺起来,当然后背的胸椎也能挺起来,这时候的感觉是什么?胸是空的。
很多人可能不理解,说这胸一含,那后背不是就驼了?其实不是,它是拔起来。
梁冬:所以说“胸怀若谷”嘛!
徐文兵:虚怀若谷。我不反对人挺胸。当你奉献、冲锋,为了集体、国家的利益去战斗的时候,你就得挺起胸膛站出来。当你养生的时候,就应该把胸含进去。含胸拔背以后,你会觉得后脊梁发热,且这时脚后跟也着地,就会觉得一股力量从脚下升起来,一直能顶到你的头上,感觉会非常舒服。我现在给人号脉、点穴时,用的劲儿不是胳膊上的劲儿。
含胸拔背以后,你会觉得后脊梁发热,且这时脚后跟也着地,就会觉得一股力量从脚下升起来,一直能顶到你的头上,感觉会非常舒服。
梁冬:腰上的劲?
徐文兵:脚后跟的劲儿。这样给人治疗,我一点儿也不累。如果光用手腕、手指头的劲儿,第一,劲儿透不进去;第二,做的时间长了,手就会出现腱鞘炎等问题。
只要身体的气脉畅通,你脚后跟的劲儿就能传到手上。道家的这些功法和《黄帝内经》的内容都是一脉相承的。
我想告诉大家,虽然我们可能达不到真人的境界,但是真人的一些养生方法我们还是可以学习的。第一,呼吸精气,找个空气清新、环境优美的地方多呆一呆,洗洗自己的肺,若是不能天天呆,隔三岔五去一趟也行。
只要身体的气脉畅通,你脚后跟的劲儿就能传到手上。
梁冬:起码一年去一两趟。
徐文兵:我的建议是最好一个月去一趟。第二,平时要学会脚后跟着地,独立守神,这对你的气血流动、精神回归都有很大的帮助。
10.绷得越久,亏得越多
“肌肉若一”
梁冬:什么是“肌肉若一”?前面你讲过“肌”和“肉”是不一样的,对不对?
徐文兵:对。肌是发力的肉,肉是放松的肌。有的人有“肌”无“肉”,有的人有“肉”无“肌”。有“肌”无“肉”的人有什么反应?肌肉僵硬,老在发力,没有放松。而文武之道是一张一弛,如果一个人老在那儿绷着劲不放松的话,身体肯定受不了。
文武之道是一张一弛,如果一个人老在那儿绷着劲不放松的话,身体肯定受不了。
梁冬:自己累别人也累。
徐文兵:这种人,所表现出来的性格就是老爱跟人较劲。
我治疗过几个病人,他们的肌肉冷、僵、硬,一点穴就剧痛。我说他们腹部的肉有毛病,人家还跟我说这是练腹肌练的。腹肌我见过,那肉是生动活泼的,该发力的时候,团结紧张,硬得像石头;该放松的时候却柔软如婴儿。
腹肌肉是生动活泼的,该发力的时候,团结紧张,硬得像石头;该放松的时候柔软如婴儿。
老子说“抟气致柔,能婴儿乎”?这叫“肌肉若一”。什么叫“若一”呢?就是等分。我们以前说祭天用的那个玉叫玉璧,有玉的地方古人就叫“肉”,如果玉璧的窟窿小、玉多,就叫“肉比孔多”;如果是做成环状的,那就是孔大肉小;还有一种情况叫“瑗”,就是肉和孔一样大。肌肉若一,是说发力的肌和放松的肉是对等的,绝对不会是光有肉没有肌或者光有肌没有肉。
肌肉若一,是说发力的肌和放松的肉是对等的,绝对不会是光有肉没有肌或者光有肌没有肉。
梁冬:就是黄金搭档一比一。
徐文兵:在练功的状态下,你的身体会知道哪儿该放松、哪儿该紧张,这就恢复到了一种原始、天然、纯真的状态—肌肉若一。
梁冬:我还以为是肌肉合一。
徐文兵:我最开始也是这样理解的。后来我一遍遍地读《黄帝内经》,发现越读越有意思,越看能理解的篇章越多,能明白的意思也越深,所以才有了现在的这种理解。
《黄帝内经》,越读越有意思,越看能理解的篇章越多,能明白的意思也越深。
我见过几个大男人,他们的手摸上去软软的,等他一抓你的时候,那双绵软的手就变得比老鹰的爪子都厉害,疼得你彻骨。就像真正打疼人而且打得最疼的不是棍子,而是看似软软的鞭子。
真正打疼人而且打得最疼的不是棍子,而是看似软软的鞭子。
梁冬:真是这样的。
徐文兵:鞭子那么柔软,等它那个末梢发力打在身上的时候,那叫一个疼,因为它把力和气都深深地透进去了。同样的道理,当我们练到肌肉若一的状态时,我们的身体就处于气脉常通的状态。
我记得有个病例,就是我刚才说的练习腹肌的那位男士,他是因为不生育来找我看病的。我告诉他,他的腹部都是阴寒凝滞的死肉,不是腹肌。后来我给他扎针,他痛得不行,这就说明他体内阴寒特别重。
梁冬:这种人会不会扎针都扎不进去啊?
徐文兵:是的,我现在用的都是一次性的针,因为反复使用的针会产生金属疲劳,碰到这种阴寒特别重、肌肉特别死的人容易折进去。
后来,他肚子被扎软了、气脉通了,也生了个女儿,现在女儿都上学了。为什么他的肌肉那么死、那么硬?后来他告诉我,他哥哥在北冰洋汽水厂工作,改革开放前,人们没有可口可乐喝,北京最好喝的饮料就是北冰洋汽水,而他沾哥哥的光常能喝到这种冷饮。症结就在这里,他喝了太多冷饮,最后导致腹部阴寒凝滞。
喝太多冷饮会导致腹部阴寒凝滞。
梁冬:用老子的话来说,什么事情都不见得是好事,是吧?那个时候他觉得肯定很骄傲吧?
徐文兵:特骄傲。我们那会儿看人吃根冰棍儿都觉得挺羡慕,更何况喝汽水。
11.我命由我不由天
“故能寿敝天地,无有终时,此其道生”
梁冬:“寿敝天地”怎么解释?
徐文兵:这些人的寿命不是度百年乃去了,而是与天地等同。
梁冬:这种说法是不是一种文学表达手法?
徐文兵:以前我也认为是这样的,但现在我觉得可能真有这样的人。民间传说里就有个很著名的道家人物叫张三丰,据说他到现在还活着。
梁冬:我觉得,我们没有办法做更深入的考究,但是“寿敝天地”说明一个人有这种气魄。有些时候我们读一句话不光是看字,也会觉得古人遣词是那么优美。“寿敝天地”,一下子就有了超越天地的感觉。
“寿敝天地”说明一个人有气魄,一下子就有了超越天地的感觉。
徐文兵:“寿敝天地”,就是地球存在多长时间,我就一直跟她活到多长时间。
梁冬:“无有终时,此其道生”,就是与天地同寿,没有终结的时候。
“无有终时,此其道生”,就是与天地同寿,没有终结的时候。
徐文兵:这就是我说的道家追求的最高境界—“我命由我不由天”。“寿敝天地,无有终时”,我们只能“高山仰止,景行行止。虽不能至,心向往之”(《史记·孔子世家》)。
道家追求的最高境界—“我命由我不由天”。
梁冬:这个时候我就觉得以前的同事曹景行先生真的是很有文化,人家爸给他起的名字“景行”,多棒啊!
徐文兵:是他们家有文化。所以读到这本书,读到这一段的时候,我们就说,高山仰止,心向往之。这不是咱们这些肉眼凡胎、凡夫俗子能做到的,但是我们可以去表达一下尊敬敬仰之心。
梁冬:而且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。
徐文兵:让我们无限地向往,觉得活着是多么有希望!一切皆有可能!
梁冬:我们都能。
一切皆有可能。
12.真人把握阴阳,至人和于阴阳
“中古之时,有至人者,淳德全道”
徐文兵:历史上被称作“真人”的人,其实并没有达到“真人”的境界,因为他们没有“寿敝天地,无有极时”,或者他们“寿敝天地,无有极时”了我们没有看见。比如孙思邈叫孙真人,他活了一百多岁。
历史上被称作“真人”的人,其实并没有达到“真人”的境界。
第二个阶段的人叫“至人”,后面有句话“亦归于真人”,很多中国古代的道家达到了第二个境界。第二个境界是什么呢?
梁冬:我来说一下,“中古之时,有至人者”。
徐文兵:就是达到了这个境界的人。
梁冬:“淳德全道,和于阴阳”,此处用的不是“把握阴阳”。“调于四时,去世离俗,积精全神,游行天地之间,视听八达之外,此盖益其寿命而强者也,亦归于真人”,就是也属于真人这个级别、属于副处级,所谓副处级其实也是处级。
徐老师稍微给我们解释一下,何谓“淳德全道”?
徐文兵:这个“淳德全道”就涉及到了道德的问题。以前我们反复提到,道是天地的变化,即自然变化规律。“德”是人的德行、行为,如果能做到德符合、接近于“道”的变化,那么就达到了道家追求的最高境界。
道是天地的变化,即自然变化规律。“德”是人的德行、行为。
所谓淳德,就是尽可能地、不失真地淳道。“全”就是尽可能地、全面地去掌握天地变化的规律,让自己所有的思想行为都符合天地的变化。这就是至人能够达到的境界。他不是去提挈天地,不是去影响天地的变化,而是像骑马一样随着马的奔跑起伏,如此去顺应天地的变化。
尽可能地、不失真地掌握天地变化的规律,这叫“淳”。“全”就是尽可能地、全面地去掌握规律,让自己所有的思想行为都符合天地的变化。
梁冬:就是说,如果更厉害的真人骑马,他能决定马奔跑的节奏。
徐文兵:他能让马跑、颠,他能决定马的行为的行为。
如果更厉害的真人骑马,他能决定马奔跑的节奏。
梁冬:其实跟马的节奏差不多就行啦。所以至人叫“和于阴阳”,真人叫“把握阴阳”。
让自己所有的思想行为都符合天地的变化,就达到了“至人”的境界。
13.君子和而不同,小人同而不和
“和于阴阳”
徐文兵:“把握阴阳”和“和于阴阳”的区别在哪儿?首先是前提不同。
梁冬:和而不同。
徐文兵:孔子有句话叫:“君子和而不同,小人同而不和。”就是说,我非要把别人弄成跟我一样,这叫“同”,同化别人。我允许别人跟我不一样,但是我们仍相处得非常融洽,非常和谐,这叫“和”。就好像炒菜,葱姜本来是辛辣的,你又拿葱姜去炒一盘辣椒,这叫“同”。为什么?它们的性质、味道是一样的,都辛辣。相反,当我炒一盘辛辣的东西的时候放点醋,这叫什么?不同,和,但是很好吃。
醋的酸制约了辛辣的发散,辛辣的发散又平和了酸的收敛,所以这样做出来的饭—和。
梁冬:酸辣汤。
徐文兵:醋的酸制约了辛辣的发散,辛辣的发散又平和了酸的收敛,所以这样做出来的东西—和,我们觉得它好吃。
梁冬:和而不同。
徐文兵:虽然不同,但是非常和谐。只有那些幼稚的、思维简单的人才想让别人跟自个儿一样,把别人都改变成他那样的人。
梁冬:徐老师让我想起了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,以前有人问我上海和北京有什么不一样?我说你去上海一段时间,会变成上海人;你在北京几十年,却还是你自己,不是北京人。
上海和北京有什么不一样?我说你去上海一段时间,会变成上海人;你在北京几十年,却还是你自己,不是北京人。
徐文兵:但是你在北京呆得很舒服。
梁冬:这就是上海和北京的区别。
徐文兵:现在能做到“和”的人也不多了,都硬撑着要做真人,不是真人却想做真人。什么叫“和”?就是说当敌人强大进攻的时候,我退却,这也是“和”。
梁冬:敌退我进。
徐文兵:如果你不自量力,敌人进你也进,这就叫对着干,“不和”。夫妻拌嘴吵架也一样,丈夫发火了,老婆忍让一下,这叫和;丈夫发火,妻子火更大,这是不和。
夫妻拌嘴吵架,丈夫发火了,老婆忍让一下,这叫和;丈夫发火,妻子火更大,这是不和。
所以你看,我们那个阴阳图,它绝对不是平分天下,左一半右一半的,它是阴大的时候阳小;阳大的时候阴小。表面看来不平均,但它绝对是和。
阴阳图表面看来不平均,但它绝对是和。
在中国,朋友一起吃饭,大家会抢着付账。但在美国,一起去吃饭,通常付款的时候是AA制。“咱们一起去吃饭”和“我请你吃饭”是不同的概念,前者是指平均付账,后者就是请客的人掏钱。
比如我说:“梁冬,我请你吃饭!”我掏钱。
梁冬:谢啦!
徐文兵:别客气。可能下次梁冬又说:“徐老师,咱们一块儿去吃个饭。”就是你掏钱。一年下来算一下账⋯⋯
梁冬:可能差不多。
徐文兵:差不多还是个平,但是这一年体现出来一个什么?和。
我们现在常说“和谐社会”,请问什么叫“和”?“和”是不一样,“谐”是一样。
“和”允许有不同的生活方式观念,但是不妨碍咱们和平共处,不是说我非得把你干掉。“谐”是什么?共振,共鸣,所谓一个频率,一个声段。所以这个“和于阴阳”,值得我们大家去深入地研究。我觉得现在人很难达到“真人”的境界,但能往“至人”的境界凑一凑。
“和”允许有不同的生活方式观念,但是不妨碍咱们和平共处,不是说我非得把你干掉。“谐”是什么?共振,共鸣,所谓一个频率,一个声段。
梁冬:能和于阴阳就很不错了。
徐文兵:冬天保暖,夏天别太凉,这也叫和。冬天跑出去受冻,夏天在火炉边烤火加热,那叫同。
梁冬:刚才徐老师您讲的这个“和而不同”真的很有意思。而且它打破了我的一个偏见,很长时间以来,我认为“和”就是一样。
非要把五行变成一个颜色,把所有的脏腑功能都合为一种,这人就死了。
徐文兵:“和”的前提是不一样,我们讲五行,五种颜色,它们相生相克,处在一个系统里,非常好。您非要把五行变成一个颜色,把所有的脏腑功能都合为一种,这人就死了。
梁冬:所以夫妻之间还是要有互补的,是吧?
徐文兵:要“和”,别“同”。
梁冬:如果我性情稍微好一点的话,老婆可以凶残一点。
夫妻之间还是要有互补的,如果老公性情稍微好一点的话,老婆可以凶残一点。
徐文兵:你可以凶残一点。
梁冬:还是老婆凶残一点吧!
14.“精”是先天的能量
“调于四时,去世离俗,积精全神”
梁冬:什么叫“调于四时”?
徐文兵:这就是我们之前说过的“其知道者,法于阴阳,合于术数”。四时,指四季的变化,即春生、夏长、秋收、冬藏。所谓“调于四时”就是依据四季变化顺应自然生活。
我们可以想想文明的诞生,你看南极和北极,没有太多生物,谈不上文明;赤道太炎热,也没有太多的文明;只有处于北纬40°的温带,这个不凉不热、四季分明的地方,诞生了伟大的文明,比如埃及的金字塔。
只有处于北纬40°的温带,这个不凉不热、四季分明的地方,诞生了伟大的文明。
四季分明的地方,诞生了伟大的文明,比如埃及的金字塔。
看看那些文明古国,巴比伦、希腊、中国等,都处于这个纬度。正所谓地灵人杰,这些四季分明的地方物产丰富,养育出来的人,自然也有非凡的智慧。
可惜的是我们生活在这个四季分明的国度,却不去调,不去适应,还跟它戗着,最后闹得自己成了病人。
梁冬:什么是“去世离俗”?
徐文兵:至人不屑于跟凡夫俗子搅和在一块儿,他们一般远离喧嚣的红尘,在山清水秀的地方呼吸精气,过着隐居的生活。
至人不屑于跟凡夫俗子搅和在一块儿,他们一般远离喧嚣的红尘,在山清水秀的地方呼吸精气,过着隐居的生活。
梁冬:就是做一个令人非常羡慕的农民。
徐文兵:对,不跟你们掺和,不跟你们玩儿。
梁冬:什么叫“积精全神”?
徐文兵:我一般签名送给别人书的时候,都会另外写点儿字,这些字基本都是《黄帝内经》里的话,而且我经常会写到“积精全神”。
意思是,把自己先天的物质基础—“精”储存好,这样的话,你的气才会足,气足了以后,你的心神才会得到保全,从而做到敦敏的“敏”。积精全神者,敦敏。虚其心,实其腹;弱其志,强其骨;离中虚,坎中满。
把自己先天的物质基础—“精”储存好,这样的话,你的气才会足。
四季分明的地方养育出来的人,常常具有非凡的智慧。
15.不用奇技淫巧,照样“上天入地”
“游行天地之间,视听八达之外,此盖益其寿命而强者也,亦归于真人”
梁冬:接下来是“游行天地之间,视听八达之外”。
徐文兵:这句话是“至人”最让人向往的一个状态。很多人可能会问,你没有飞机怎么游?你没有千里眼、顺风耳,怎么看怎么听?这句话就是说,作为一个健康的人,当你达到这种状态以后,是可以出神入化的,你的肉身还在这儿,但是感官和知觉会变得非常敏锐。
有人可能会说,你之前说奇巧淫技不好,但现在有手机多方便多好。我想说,古人不用手机照样能沟通。
梁冬:心神相通,只要你一个眼神肯定。
徐文兵:哪怕没有眼神,就算离得很远,依然是相通的,比如我们经常说的“母子连心”。
梁冬:常常听到有朋友这样跟我说。
徐文兵:那种感应你都想象不到。我们现在把天赋的那么敏锐的东西全丢掉了,以至于我们现在跟人说“你有这个功能”,他都不信:“啊?这怎么可能?”
我们现在把天赋的那些敏锐的东西全丢掉了。
梁冬:你说别的我不知道,但母子之间的确是有这样的情形。
徐文兵:我妹妹和我妈妈之间就曾发生过这样的事情。以前对这些东西,我就当是封建迷信,全认为是胡说八道。但发生在我妹妹和我妈妈之间的这种沟通,让我觉得原来它是真的存在的。人的神明,就是我们讲的气,它是可以穿越时空的。
举个例子,过几十年我和梁冬都没了,但是我们的文字还在。它可能在你看过以后还会无止境地往远处走,也许多少年以后某个人又看到了,你说那个人会有什么感觉?
人的神明,就是我们讲的气,它是可以穿越时空的。
时空宇宙的概念在道家看来,都不是人的一种障碍。你可以不用那些奇技淫巧的东西,但照样能达到这个境界。
时空宇宙的概念在道家看来,都不是人的一种障碍。你可以不用那些奇技淫巧的东西,照样能达到这个境界。
梁冬:游行天地之间,视听八达之外。什么叫“八达”?
徐文兵:我们经常说“四通八达”,“八达”指方位。“东、南、西、北”是四方,四方中间又有夹角,所以一共是八个方向。
梁冬:比如“东南方”“西北方”等。
徐文兵:插一句题外话,有人希望我能给他诊断、用药,我特别不好意思,因为我没达到“至人”的境界。“至人”是只要病人提供一点信息,他马上就能知道病人患的是什么病,是哪条经络堵了,还是哪儿出问题了,接着就能给出相应的治疗方法。
但我没有这个本事,所以您必须得到我这儿来,经过三部九侯望闻问切之后,才能诊断出病因,给您开方,所以希望大家体谅。
梁冬:“此盖益其寿命而强者也,亦归于真人”。
徐文兵:“至人”没有狂到“寿敝天地、无有终时”,但是他们会活得很长。
梁冬:“此盖益其寿命”的“盖”怎么解?
徐文兵:“盖”是原因。就是说,这些人因为能“积精全神”,所以能够活得很长。而且,由于他的精气足,所以他的神明非常敏锐,有“视听八达之外、游行天地之间”的能力。这就是先有物质基础,再有功能,最后达到一种神明的境界。
由于他的精气足,所以他的神明非常敏锐,有“视听八达之外、游行天地之间”的能力。
梁冬:关于什么叫“积精全神”,我突然想起了另外一种比喻。在金融危机之前,巴菲特就把所有的股票卖掉了,他把收回的现金存在银行里。当时很多人都不理解,认为他把钱存在银行里面没什么利息,实在是很浪费。后来,那些买了股票没有及时套现的人全都亏了。自己不亏,人家亏了,此时自己就等于已经在赚钱了。这是不是就叫“积精全神”?
自己不亏,人家亏了,此时自己就已经在赚钱了。
徐文兵:对,没瞎花钱就算挣钱。
没瞎花钱就算挣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