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帝内经说什么-徐文兵_梁冬全6册_章节60_第七章我们的健康受五运六气影响

健康养生   2021-06-24 22:18   1982   0  

异法方宜

第七章:我们的健康受五运六气影响

就时运而言,中医讲究“五运六气”。

什么叫“五运”?我们以前讲了,是木、火、土、金、水五行之气在天地间的运行变化。五运是由天干来控制的。天干一共有十个:甲、乙、丙、丁、戊、己、庚、辛、壬、癸。

什么叫六气?六气是指风、寒、暑、湿、燥、火。它对上半年和下半年气候的影响不一样。这个六气呢,跟地支有关系,子、丑、寅、卯、辰、巳、午、未、申、酉、戌、亥。地支分为两组,一组有六年,每两个年都有相同的气。

经文:

中央者,其地平以濕,天地之所以生萬物也眾。其民食雜而不勞,故其病多痿厥寒熱,其治宜導引按蹻,故導引按蹻者,亦從中央出也。

徐文兵:上一次,我们讲解了什么是导引按跷。今天先说几个问题。

第一个,说说甲型H1N1。2009年年初,我说今年是土运不及,太阴湿土司天(湿土太重),容易闹瘟疫,年底就应验了。虽然甲型H1N1的蔓延趋势不能说失控,但是也让很多人谈之色变。

以前咱不敢谈这个事,因为没有实战经验,没治过。但在国家对甲型H1N1的控制与防治过程中,中医发挥了很大的作用,这让很多人开始对中医有了信心。而从治疗甲型H1N1的病例中来看,中药退烧的效果也确实不错,基本上一付药就能控制病情。

从治疗甲型H1N1的病例中来看,中药退烧的效果也确实不错,基本上一付药就能控制病情。

其实,甲型H1N1的流行就是寒热瘟疫。我们前面说过了,“中央者,其地平以湿”,容易得“痿厥寒热”。而这个寒热瘟疫,就是伤寒病,历朝历代都有,早在张仲景那个年代就出现了。所以,我们不必惊慌。

人在地球上生存这么多年了,都是跟细菌、病毒和谐共处的,你活你的,我活我的。偶尔时运到了,战斗一下,然后又会相安无事。

人在地球上生存这么多年了,都是跟细菌、病毒和谐共处的,你活你的,我活我的。偶尔时运到了,战斗一下,然后又会相安无事。

现在的医疗体制有个特点,不管是什么病毒,医生老是站在研究病因的角度上,一得病,先分析病因是什么,然后再去治疗。这是目前一种流行的治病方法,从西方传来,叫对“因”治疗。就是说,你得了什么病,我发现原因,把原因解决了,你的病不就好了吗?但这种治病模式忽略了什么?忽略的是发病条件。为什么我们说“有因不见得有果”?因为缺少“缘”,有“因”有“缘”才能结果。

中医关注的与西医不同,它不关心你的“因”,而是关心的身体内在系统“缘”。也就是说,如果你身体的内在系统保护得好的话,第一,你不会发病;第二,即便你发病了,身体也能很快把病毒干掉,恢复常态。

中医关注的与西医不同,它不关心你的“因”,而是关心的身体内在系统“缘”。

要是按照西方那种解决问题的方法,第一要找到病因,一查核糖核酸,噢!你是甲型H1N1病毒(病毒是否有变异再说),然后先灭活病毒,再做个疫苗注射,你就对它有免疫力了。

灭活的病毒有个特点,它不能在人体内大规模地复制,被限制住了。但是如果这个病毒变异了,那还得再做新的疫苗。内因为主,外因为辅,所以说,真正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——解决我们人本身的问题。

灭活的病毒有个特点,它不能在人体内大规模地复制,被限制住了。但是如果这个病毒变异了,那还得再做新的疫苗。内因为主,外因为辅,所以说,真正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——解决我们人本身的问题。

其实,我们为什么相信疫苗会起作用?前提是相信人体的免疫系统能消灭病毒。与其造一个疫苗出来,还不如真刀真枪干,帮助人的免疫系统尽快恢复,也就是中医讲的强大自己的正气,这样就等于是终身免疫了。哪怕病毒有变异,免疫系统也能把它干掉。

所以说,不要老想着把病毒全部消灭掉。应该想到,要和谐共处,相安无事,因为对于病毒来说,它也有它存在的原因。

我一直认为,人类之所以没有灭绝,就因为有天生的本领能把病毒干掉。当然,你愿意去打疫苗,也可以打。但对于相信自己能够战胜病毒的人来说,他会这样做:第一,增强体质,预防疾病;第二,得了病以后,用中药去调理。这也是我的建议。

我一直认为,人类之所以没有灭绝,就因为有天生的本领能把病毒干掉。

梁冬:讲到这里,让我联想到爱情这件事。很多年轻人在对待爱情的问题上执迷不悟,总是苦苦追求。其实,时间过了,就没有爱情了,那就让它过去吧。从某种程度上来说,爱情也是一种激素嘛。

很多年轻人在对待爱情的问题上执迷不悟,总是苦苦追求,其实,时间过了,就没有爱情了,那就让它过去吧。从某种程度上来说,爱情也是一种激素嘛。

徐文兵:你说“素”,还是停留在物质上。爱情本身有一种对气和对神的感应。为什么说两个人一对眼儿就来电呢?不是有什么物质注射到人的体内了,而是一种更高级的交流。所以,人在爱情面前变得很“犯贱”,为他(她)这也愿意,那也愿意,死也愿意,原因是被勾了魂儿了!

梁冬:对!但爱情还有个时间因素,就像五运六气一样。这几年,有首歌唱“总之那几年,我们两个没有缘”,就是说爱情这个东西要靠两个人心生感应。感应到了,就会有几年爱得死去活来。但过了这几年,哎,过去了,也就让它过去吧!

有的人娶个老婆旺夫,他们的天干就是一种相生的关系。有些人娶了老婆以后败家、倒霉,那可能是天干不合。

有的时候,回过头去看看自己的初恋情人,爱得死去活来的,但过去也就过去了。

徐文兵:对,再比如说结婚这事儿,有些地方搞封建迷信,挑结婚对象要看两个人的出生年份,什么“白马配青牛,到老什么不到头”之类的。其实,他们看的是地支,比这更重要的应该是天干!就是说看你出生的是什么年。有的人娶个老婆旺夫,他们的天干就是一种相生的关系。有些人娶了老婆以后败家、倒霉,那可能是天干不合。

梁冬:呵呵,这个技术问题太复杂,咱们就不在这里探讨了。

2.五运六气对健康有哪些影响

徐文兵:就时运而言,中医讲究“五运六气”。

什么叫“五运”?我们以前讲了,是木、火、土、金、水五行之气在天地间的运行变化。五运是由天干来控制的。天干一共有十个:甲、乙、丙、丁、戊、己、庚、辛、壬、癸。按照推算,2009年是己丑年,这是一个土运不足的年,容易产生湿气,所以人容易得脾胃(消化系统)方面的疾病。

什么叫“五运”?我们以前讲了,是木、火、土、金、水五行之气在天地间的运行变化。五运是由天干来控制的。天干一共有十个:甲、乙、丙、丁、戊、己、庚、辛、壬、癸。

另外,什么叫六气?六气是指风、寒、暑、湿、燥、火。它对上半年和下半年气候的影响不一样。这个六气呢,跟地支有关系,子、丑、寅、卯、辰、巳、午、未、申、酉、戌、亥。地支分为两组,一组有六年,每两个年都有相同的气。比如说,丑年和未年,就是轮到了属牛和属羊的那一年,这两个年份的上半年和下半年的气都有共同点。

另外,什么叫六气?六气是指风、寒、暑、湿、燥、火。它对上半年和下半年气候的影响不一样。这个六气呢,跟地支有关系,子、丑、寅、卯、辰、巳、午、未、申、酉、戌、亥。地支分为两组,一组有六年,每两个年都有相同的气。

2009年上半年叫太阴湿土,下半年叫太阳寒水。所以,这一年的上半年湿气比较大,雨水比较多。到了下半年以后呢,寒气比较大。这一年很奇怪的,从11月初到11月中,连下了三场雪,寒气和湿气都比较大。

记得“非典”是哪一年吗?2003年。那一年叫癸未年,就是未年,属羊的那年。大家可以查一下《黄帝内经》,它里面专门有对五运六气有论述:到了未年和丑年,流行的都是寒气和湿气。而它们唯一的区别是什么?就是天干不一样。

2003年(癸未年),天干是火,火克金,表现为人体的肺不舒服。2009年(己丑年),天干是土,湿气重,土克水,所以得甲流的人多,而且死了很多人,都死在了脑水肿上,颅内出现了水肿,甚至有几个新生儿都这么去世的。所以,我们再去看《黄帝内经》对五运六气的论述,就会明显地感觉到甲型H1N1的出现不是意料之外的了。

2009年是土年,上半年是湿土,下半年是寒水,寒气和湿气碰到一块儿,所以才给病毒的发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“缘”——条件,人才会得这种病。

即使“缘”没了,病毒还将继续存在,病毒是消灭不了的。2009年,为了防病毒,坐飞机的人都要接受调查,然后被关到宾馆里。后来,地铁也出现了感染者。其实,与其去防因,不如去解决“缘”。所以,2009年年初,我就提醒大家说,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肠胃系统,不要吃那些寒性的、湿气大的东西。

即使“缘”没了,病毒还将继续存在,病毒是消灭不了的。

2003年的“非典”,发病者以青壮年居多,小孩相对较少,其实与小孩自身阳气旺盛,抵抗力强有关。但甲型H1N1不好说,如果小孩老是喝冷饮的话,也很有可能得这个病。

寒气和湿气碰到一块儿,也需要一种『缘』。

3.病毒没有“缘”,就没有发病机会

徐文兵:按照五运六气的理论,一年要分六个气:初之气厥阴风木,二之气少阴君火,三之气少阳相火,四之气太阴湿土,五之气阳明燥金,六之气太阳寒水。2009年是比较寒湿的一年,上半年是太阴湿土,下半年是太阳寒水。本来2009年下半年就叫太阳寒水,然后又赶上正常的六之气又是太阳寒水,所以,这一年的冬天比往年要冷。

按照五运六气的理论,一年要分六个气:初之气厥阴风木,二之气少阴君火,三之气少阳相火,四之气太阴湿土,五之气阳明燥金,六之气太阳寒水。

因而我特别强调有“四大不能吃”:绿茶,您别喝了,太寒;水果,您吃少点儿,太湿;牛奶,您别喝了,既寒又湿;冷饮,您也别吃了,太寒。

从甲型H1N1的治疗上来说,治疗效果最好的西药叫“达菲”。“达菲”是从哪儿提炼出来的呢?大料!就是从八角、茴香里提炼出来的,都是纯阳之物。

中医怎么去治疗这个寒气和湿气?其实,中药里专门有很多香料药都是芳香化湿的,除了大料,还有草豆蔻、白豆蔻、肉豆蔻这些我们平常炖肉时用的香料药。此外,祛除寒、湿还有一味药叫苍术(zhú),苍是苍白的“苍”,术写作算术的“术”,念(zhú)。

中医能够治疗瘟疫,救治这么多人的命,就靠这些中医药。

远的咱不说,就说建国以后。1954年,在石家庄、华北平原一带,突然流行乙型脑炎。乙型脑炎都是小儿患病,高烧后抽搐,角弓反张,整个人抽起来,最后就死掉了。当时中国请来了很多西医专家,可也没办法。最后用中医治疗,用的是清热解毒、清热养阴的药,效果很好。

当时的主方叫白虎汤,里面有四味药:石膏、粳米、知母、甘草。为什么叫白虎汤呢?我们都知道,东方青龙,南方朱雀,西方白虎,北方玄武。西方,一是代表秋天,二是代表西方日落。“日落”就是指人发烧不烧,阳气退进的时候。白虎现,高温退,所以给它起名叫“白虎汤”。更有意思的是白虎汤里有主要的两味药:粳米和石膏。它们都是白色,都是属于这种咸寒入肺的药,所以用白虎汤治乙型脑炎效果特别好。

我们都知道,东方青龙,南方朱雀,西方白虎,北方玄武。西方,一是代表秋天,二是代表西方日落。“日落”就是指人发烧不烧,阳气退进的时候。

1954年,主持用这个方子治疗“乙脑”的功臣姓郭,是石家庄地区的一位中医,当时还得到了政府的表彰。第二年,1955年,北京地区也开始流行“乙脑”,又用白虎汤,效果就不行了!人们很疑惑,为什么不行了?那时出来个名医叫蒲辅周,他是从四川调入北京的,北京四大名医之一,非常高明,常为国家领导人看病。

蒲辅周用五运六气去推测,说,1954年是甲午年,这年的特点是火气比较旺,但第二年1955年是乙未年,变得湿气重了。所以,治“乙脑”应该在白虎汤清热的基础上再加一味苍术。加了一味药之后,这个白虎汤马上就有效了,很快就把北京地区的瘟疫给灭掉了。

到了1956年,“乙脑”又起来了。这时,蒲辅周说,这种湿气靠发散解决不了,应该让它从小便排出去。为什么呢?因为这一年的湿气跟水一样,是阴邪。

我们都知道,阴邪的东西最后都要伤人的阳气,而中医最早治疗湿邪,就像大炮打蚊子一样,用的是麻黄、附子、细辛这些药。但这湿邪有个特点——如油入面,就是说,沾上湿气后就很难剥离出来了。所以,那种简单粗暴的辛温药就不大合时宜。1956年是丙申年,蒲辅周根据五运六气的特点推算,治乙脑应该从下焦把湿气给渗出去,叫淡渗利湿。当时他用了两个治温病的方子:三仁汤和杏仁滑石汤,非常有效。

到了2003年治“非典”,邓铁涛老先生高举着“中医药治疗非典”的大旗,强调“祛湿”。 当年,红叶老师也参与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治“非典”的方案中来,他当时用的方子叫“甘露消毒丹”,里面用的是白豆蔻、藿香、杏仁、滑石、木通、菖蒲这些药,上面清热,中间化湿,下面利湿。就是这个方子,把令人谈之色变的“非典”给治好了,而且死亡率几乎为零。

后来,樊正伦教授在2003年推断说,这个“非典”是太阴湿土导致的,等到“非典”的下半年,少阳相火主气时,风能胜湿,它就不会那么嚣张了。当年“非典”肆虐的时候,出租车司机很少得这个病,为什么?他们整天开着车,吹着风。而住在北京地下室的那些人得“非典”的多。更严重的是,很多医院的急诊室都在地下,空气不流通,清洁工还整天拿巴氏消毒液拖地,里面湿气特别大,因此工作人员和住院的病人就容易得“非典”。

当年“非典”肆虐的时候,出租车司机很少得这个病,为什么?他们整天开着车,吹着风。而住在北京地下室的那些人得“非典”的多。

关于“非典”,更可笑的是在2004年,当时国家试验室正在研究“非典”病毒,有个研究员回趟家,居然把病毒带出来了。后来他发病了,但周围的人没啥事,为什么?病毒还在,时间过了,没有缘,它不可能有发病的机会。

4.研究中医的人太多,搞中医研究的人太少

梁冬:我常常跟朋友说,你只要能理解“有几年鱼会多产,有几年荔枝会减产”,就能理解什么是五运六气。其实,天地也有一个循环的过程。

徐文兵:包括气候也是这样。现在媒体不是炒作一个概念叫“全球气候变暖”吗?但你去看北京的大雪,哪像全球变暖的样子。我觉得,在某种程度上,全球气候变暖可能又是一个商业阴谋。

现在媒体不是炒作一个概念叫“全球气候变暖”吗?但你去看北京的大雪,哪像全球变暖的样子。我觉得,在某种程度上,全球气候变暖可能又是一个商业阴谋。

现在发达国家已经开始向发展中国家购买碳排放量了,这不是已经开始商业化了么?前几年,英国一些科学家的电子邮件被曝光了,人们发现,这些科学家在人为地篡改一些数据,制造一种恐慌,像什么全球变暖、海平面要升高、要淹死多少人等,都是为了从中谋取利益,这就是这些言论背后的一种动机。

我曾经查看过有历史记载的关于中原地区气候变化的起伏线,其中涉及到一个问题。《上古天真论》第一句话是:“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。”为什么不说“春夏秋冬皆度百岁”?孔子写历史书,叫《春秋》,为什么不用春夏秋冬做书名呢?

在远古、上古那个年代,中原地区只有两季,一个“春”,一个“秋”,没有“夏”、没有“冬”!由于气候很暖,物产也很丰富,所以中原地区经常出没老虎、豹子等动物。

在远古、上古那个年代,中原地区只有两季,一个“春”,一个“秋”,没有“夏”、没有“冬”!

后来,气候慢慢地进入了另一个阶段,开始变冷。而且,在这个阶段还出现了战争——为了争夺食物。北方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,他们一看牛羊没草吃了,慢慢就跑到长城以内,为了抢食物爆发大规模战争。气候变化又导致瘟疫丛生,中原地区很多人都得了大病,无力打仗,这就导致了后来清兵入关。

中学有一篇课文叫《甲申三百年祭》,郭沫若写的,告诫我们在赢得胜利之前,不要学李自成骄傲自满,停滞不前。甲申三百年(1644年),就是李自成攻下明朝北京城,逼得崇祯皇帝自杀那一年。而吴三桂领清兵入关的那年,也是甲申年。

为什么十几万八旗兵就能横扫中原呢?推算一下,甲申年的前一年是癸未年,2003年也是癸未年,癸未年是太阴湿土司天,太阳寒水在泉,瘟疫大爆发。所以,在甲申年的前一年,中原地区发生了大面积的瘟疫,死了好多人,而且跟2003年一样,死得都是青壮年。这才有了第二年清兵入关,横扫天下。

梁冬:中国的医学真是太伟大了!由此可见,疾病跟国家命运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。

徐文兵:五运六气,五运是五年转一圈,比如说2009年是土不足,五年以后就是土太过。而六气是六年转一圈,2003年与2009年相距六年,又赶上太阴湿土和太阳寒水,人们得的又是寒湿的病。所以,在2009年,我曾经建议大家首先注意饮食,其次要保持自己肠胃的温度,别着凉,平常多在饮食里面加一些芳香、化湿的食材和药材。

五运六气,五运是五年转一圈,比如说今年是土不足,五年以后就是土太过。

这样算来,五年和六年一搭配,六十年是一个甲子。天干与地支循环相配,可组成甲子、乙丑、丙寅等60组纪年。《甲申三百年祭》写于1943年,距三百年前的1644年,正好是五转。而1644年到2003年,正好是六转(360年),也就是说,如果你在2003年纪念李自成,就该写《甲申三百六十年祭》了。

甲子是我们中国人纪年的方法。它将天上星球的变化、地上的风、寒、暑、湿、燥、火密切联系起来。

甲子是我们中国人纪年的方法。它将天上星球的变化、地上的风、寒、暑、湿、燥、火密切联系起来。

我一直想写一本历史书,用甲子纪年来写,把名人出生在什么纪年都标上,比如说乙丑,甲子,癸未年,这一年发生了什么事情,流行什么疾病,把历史上的人和事串起来。

其实,这么研究历史是客观的。现在流行用西方灌输过来的一套思想研究中医,搞得中医研究和研究中医成为两个流派。本身是中医,就要用中医的理论方法去观察事物得出客观结论,而不是把中医当成一个实体,放在解剖台上,用“系统论”“控制论”来研究。现在就是研究中医的人太多,搞中医研究人的太少了!

梁冬:这话说得有道理,什么是本?什么是体?要先搞清楚是“六经注我”还是“我注六经”!

博客评论
还没有人评论,赶紧抢个沙发~
发表评论
说明:请文明发言,共建和谐网络,您的个人信息不会被公开显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