异法方宜
第一章:为什么“人杰地灵”“穷山恶水出刁民”
生活环境对每个人身体健康的影响非常大,我们得意识到这种影响,有好的我们去发扬,有坏的我们就给它屏蔽掉。这样,我们既能跟天地相处得和谐自然,又能过上一种不费劲却健康快乐的生活。
经文:
黄帝问曰:医之治病也,一病而治各不同,皆愈,何也?
歧伯对曰:地势使然也。
人要活得顺,离不开天时、地利
梁冬:现在,我们要学习《黄帝内经·素问》第十二篇——《异法方宜论》。为什么要先讲这一篇呢?中间不是还有其他章节吗?请徐老师解释一下。
徐文兵:古人经常说,要上知天文,下知地理,中知人和。中医看病,其实就是把人放在一个大的区间里看,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空间和时间。它强调的是:人既然是天地的产物,就跟天时和地利有密不可分的关系。
一个人能健康地生活,就是因为很好地处理了与天时、地利的关系。而人要是得了病呢?那就是说他不会御神,即“不时御神”!一旦没有踩着点儿走,没有按照四季的变化和昼夜的变化去顺应,人就会生病。
一个人能健康地生活,就是因为很好地处理了与天时、地利的关系。
第一篇《上古天真论》里,我们讲了人身体变化的规律。比如说,女子七年一个周期,男子八年一个周期,这个周期其实就是天时。《黄帝内经》讲“女子七岁肾气盛……十四岁天癸至”,也就是说,天时走到那个点儿了,你就该有相应的变化了。如果这个周期乱了,我们就叫乱七八糟。
天时走到那个点儿了,你就该有相应的变化了。如果这个周期乱了,我们就叫乱七八糟。
成语经常说的“乱七八糟”其实就这么一回事儿。“乱七”,就是说女子那个七年的周期乱了,没到十四岁来例假了,到了四十九岁例假还不断,或者提前闭经了。男子呢,身体不好肯定就是“八糟”了,因为男子是八年一个周期。
如何让自己“眼神天真、有活力”
徐文兵:《上古天真论》里指出了做人的四大境界,让我们这些普通人朝这个方向努力。第二篇讲的是《四气调神大论》,告诉大家怎么按照四季节气去调整自己的生活节奏和周期。
第四篇我们讲的是《金匮真言论》:“天有八风,经有五风。”意思是说,天气的变化对不同地域的人会产生相应的影响;另外,我们还特别讲了中医“五行”的观念,金、木、水、火、土五种元素对人的脏腑功能变化会有什么影响;还有以前讲的从平旦到日中等昼夜的变化……这些其实讲的都是天时。
大家都知道要日出而作、日落而息,春生、夏长、秋收、冬藏,这就是最简单的顺应天时。
日出而作、日落而息,春生、夏长、秋收、冬藏,这就是最简单的顺应天时。
前阵子过节,我在乡下跟一帮八十多岁的老头、老太太待了五六天。在乡下最大的感觉是什么?一到晚上七点,日落,吃完晚饭,人家老头、老太太都睡了,我也跟着困。
梁冬:我前些日子到山上修道去了,也是天一黑就困,这是什么原因呢?
徐文兵:一个是没有灯,一个是没有那种躁气,就是大城市形成的那种让人浮躁、夜不能寐的那种气。在乡下晚上睡得早,第二天四五点钟跟着那帮老头、老太太起来,没想到人家八十多岁了,居然还下地干活!
最有意思的就是,我们一块去泡温泉,唱卡拉OK。本来觉得,那里面我还算倒数第二小,还有一个三十岁的人。可我们跟这帮老头、老太太坐在一块儿,最大的八十七岁,最小的也七十八岁,看看人家干吗?唱卡拉OK!
我心想,卡拉OK应该是年轻人唱,没想到人家八十多岁了,上去就唱!有个老太太都八十三了,唱两句觉着不过瘾,又拿出口琴吹。我跟他们在一块,觉得真是处天地之和,那种眼神的天真,那种生命的活力,哎,我就感觉人家就是《上古天真论》里说的那些人!
第二,乡下的水好。
梁冬:为什么这些人能健康长寿呢?
徐文兵:我分析有这么几点:第一,人家太阳落山就睡了,早晨起得也早,所以自然那点儿人家踩得好。
第三,我觉得在乡下吃的那些食物、蔬菜特别好。
第二,乡下的水好。我在城市里按照茶艺老师说的方法泡茶,会买山泉水来用。但我觉得乡下那个水,比我买的山泉水都好喝。而且,人家那是活水,我们买的水放在桶里面,是死水。
“眼神天真,有活力”的秘密。
第三,我觉得在乡下吃的那些食物、蔬菜特别好。人家院子前后都是自己种的菜,到吃午饭了,摘个茄子,弄个黄瓜,洗个西红柿,切棵菜,一做,很新鲜,很好吃。
第一,人家太阳落山就睡了,早晨起得也早,所以自然那点儿人家踩得好。
另外,人家入秋以后吃什么菜?绝对不是我们春天、夏天吃的那些菜,而是我们在《金匮真言论》里说的“其臭腐”。他们用的是自己做的酱,头一天就把新鲜的黄瓜、茄子、辣椒埋在那酱里面,过两三天,甚至过一天后拿出来,就变成腌菜了。秋天就切那个菜吃,哎哟,吃那菜我吃得特别香。到了秋天嘛,就得吃点儿酸的。而到了冬天,吃点发酵的、酸腐的东西胃才舒服。
最后,不得不说说他们的心态。这些人从不把自己当成老人,“我是垂垂老矣,行将就木,成棺材瓤子了。”相反,人家觉得自己很年轻,该干什么干什么。所以,我这个假期跟一帮老头、老太太在一起,学习到的最可贵的精神就是——身体力行。也就是说,天时、地利对人的这种影响。
宇宙这么大,地球这么大,我们只是地球上的一个小“细菌”啊!整天想着自己吃这个药、喝那个药对身体好,却不想想,地球对我们影响多大!太阳对我们影响多大!
与自然和谐相处,就能获得生命的活力。
所以,这一次我们先讲居住的生活环境对每个人身体健康的影响。生活环境对人的身体健康影响非常大,我们得意识到这种影响,有好的我们去发扬,有坏的我们就给它屏蔽掉。这样,我们既能跟天地相处得和谐自然,又能过上一种不费劲却健康快乐的生活。
生活环境对人的身体健康影响非常大,我们得意识到这种影响,有好的我们去发扬,有坏的我们就给它屏蔽掉。这样,我们既能跟天地相处得和谐自然,又能过上一种不费劲却健康快乐的生活。
把《异法方宜论》挪到我们讲完天年后来讲,我觉得正逢其时。
2.“黄帝问曰:医之治病也,一病而治各不同,皆愈,何也?”
出生地影响你一生的体质
一方水土养一方人
梁冬:请徐老师为《异法方宜论》破一下题吧:什么叫做“异法”,什么叫做“方宜”?
徐文兵:“异法”的意思就是:治疗方法不同。
这一篇中,黄帝问岐伯,有的时候我看你治病,“一病而治,治不同”,很多人得的是同样的病,你却用不同的方法去治疗,但是“皆愈”!结果是一样的,为什么?歧伯就说:“地域使然,地势使然!” 因为这几个得了同样病的人来自不同的地方。
俗话说,一方水土养一方人,不同地域会对这里人的体质和健康,乃至心态造成不同的影响。作为医生来讲,治病就得“因势利导”,根据病人所来自的地域,分析他的体质,给他以适合的治疗方法。这叫什么?就是“方宜”!
一方水土养一方人,不同地域会对这里人的体质和健康,乃至心态造成不同的影响。
而医生使用的治疗方法具体指什么呢?我们指的是大的方法。法可以分成什么?内治、外治。药也有内服药和外用药。所以说,这种法呢,其实是指一种治疗的手段。
在《异法方宜论》里,根据不同地域、不同体质的人具体给出了不同的方法,比如说用砭石、用针刺、用艾灸,还有内服中药、导引、按跷等方法。中医到底是怎么给人治病的?现在的人看到中医在萎缩、退化,一说治病就是开方子,其实中医用的方法有很多,甚至还包括佩戴香囊的方法、祝由的方法。
但是呢,这些方法都有一个基本的指导原则,就是最后让医生选择这种方法的原则,也就是“道”。古人说“道、法、术、器”,治病的方向是“道”,至于采取什么样的方法?那就看具体的操作了,这就涉及我们中医看病时的问诊。
中医用的方法有很多,甚至还包括佩戴香囊的方法、祝由的方法。
佩戴香囊也是中医治疗方法的一种。
为什么说“同姓最好不要结婚”
梁冬:同姓最好不要结婚,为什么呢?
徐文兵:第一,尊姓大名。姓名中的“姓”代表什么?现在很多人都认为代表父亲,但你看姓怎么写?“女”“生”,最早的姓不是父姓,是母姓。人类社会是慢慢在进化的,但最早都有个共同的时期叫母系社会。
姓怎么写?“女”“生”,最早的姓不是父姓,是母姓。
为什么叫母系社会?这其实就是我说的那个“巫”掌权的时代,女人当家作主的时代。当时人们是一种什么状态呢?只知其母不知其父。像现在泸沽湖那个地方还保留着这种遗风,他们对母亲的这些——我们叫性伴或者男友,都叫舅舅,也许某一个人就是他爹,但是他也不知道谁是他爹。
如果想区别一个人怎么办呢?只能问母亲是谁,姓指的是母姓。后来过渡到父系社会,才把这个姓变成了父姓,这时才知道父亲是固定的。
梁冬:男人篡班夺权了。
徐文兵:对,“巫”慢慢地功能退化,而那个“觋(xí,男巫师)”慢慢篡班夺权了。这时姓代表的是什么?是血亲。比如说,我们说有些人得了遗传病,有的是隔代遗传,有的是显性遗传,有的是隐性遗传,其实通过这个姓来解释的话,就很简单了,说的就是血亲和谱系的关系。古人讲“同姓相婚,其生不蕃”,意思是什么?如果你们俩血缘比较近,结婚生了孩子,很可能就生出几个呆傻痴(nié)的孩子。
古人讲“同姓相婚,其生不蕃”,意思是什么?如果你们俩血缘比较近,结婚生了孩子,很可能就生出几个呆傻痴的孩子。
如果男子跟自己的表姊妹或堂姊妹结婚的话,像《红楼梦》里那些表亲或者堂亲,就很容易出现遗传病。所以,古代人说同姓最好不要结婚,因为你们的血缘关系很有可能离得太近了。
3.“尊姓大名”背后的意义
为什么中医看病先问“尊姓大名”
医生看病,第一要问姓,第二呢,就要问名。古代人不仅有名,而且有字。名者,命也。你生在什么样的家庭,你没法儿自个儿选择。所以一问你的名,噢,别人就对你父母的这种教养程度、水平以及父母对你的期许有了大致了解。
名是父母给起的,字则是自己给取的。字一般是求学、弱冠之时,自己在名的基础上作的推演、演绎,或者干脆跟名儿没关系,代表本人的一个志向。所以通过字,医生就能对病人心里想的有所了解。
名是父母给起的,字则是自己给取的。字一般是求学,弱冠之时,自己在名的基础上作的推演、演绎,或者干脆跟名儿没关系,代表本人的一个志向。所以通过字,医生就能对病人心里想的有所了解。
梁冬:所以说“字者,志也”嘛。
徐文兵:我们说看病先问您“尊姓大名”,讲究的就是先问姓,再问名、问字。在这之后,还有一个特别重要的问题,就是问“何方人氏”,看您是哪儿、哪个旮旯(gā lá)①的。
我们经常说“姓氏”,可大家都把它归到了“姓”,忘了那个“氏”是什么意思了。这里的“氏”没有血亲的含义,只能说咱们是从同一个地方来的。
我们常说,对人要“知根知底”,那个“底”字,部首之下就是“氏”字加一“点”。这又有什么意义呢?就是说,人所有的东西,跟他生长的生活环境有很大的关系。
我记得小时候文革那会儿,中央宣读中央委员名单,都要说一句“以下按姓氏笔画为序”。可一百多个人的名单,你怎么排呀?当然,前面这个最高领导人,主席、副主席不需要姓氏笔画,那是有顺序的,不能因为你笔画多,你就排在第一位,对吧?而后面的这些中央委员,就是按姓氏笔画来排的。
等我长大以后,我就认为这样排是有问题的,因为它是按“姓”的笔画来排序,不是按“氏”的笔画。
“姓”和“氏”区别在哪儿?氏,我刚才说了,一方水土养一方人,在这方水土生活的人,就会有一种特定的饮食、风俗习惯,从而造就了相对于其他地方的人不同的健康状态、心理状态和性格状态。
我们经常说“穷山恶水出刁民”,还有句话叫“无湘不成军”。这是什么?就是说一方水土造就了这方人。所以,我的病人找我看病,我都有个基本的问诊记录。一问出生地,您出生在哪儿?二问您父母是什么情况,在哪生活什么的。通过这个过程,就能了解这个人大概的饮食习惯,或者性格、生活习惯。这样的话,有助于医生了解病人的身体情况,从而对症用药。
比如说,火神派经常要用“附子”。来了一个四川江油的病人,人家炖肉都放附子,你却在那儿给人开药:附子10克、15克。这不瞎扯吗?人家早已产生耐药性。
梁冬:此话真是有道理。
徐文兵:说到这个“氏”,你再看一个词“根底”。我们常说,对人要“知根知底”,那个“底”字,部首之下就是“氏”字加一“点”。这有什么意义呢?就是说,人所有的东西,跟他生长的生活环境有很大的关系。你想对他有深刻的了解,一定要知道他的“氏”,原产地,made in where。
梁冬:原产地,讲得太对了!插一句,我生活中就没发现过一个笨蛋湖南人,我见过的所有湖南人都是聪明的,这真是奇怪了。
徐文兵:“惟楚有才,于斯为盛”。
“惟楚有才,于斯为盛”。
梁冬:嗯,湘女多情……情更长!
姓氏的“氏”有三个含义
徐文兵:我再补充一个问题,我们讲到姓氏的“氏”到底是什么意思?“氏”就是说“何方人氏”,你从哪里来,但是“氏”还有另外两个意思,一是职业。
比如说“燧人氏”,就是指钻火的人;“神农氏”,指的是种庄稼的人。黄帝叫什么氏呢?叫“有熊氏”!
梁冬:“有熊氏”,我以前就不明白,什么叫“有熊氏”啊?
徐文兵:我们的祖先叫“伏羲氏”,“伏羲”什么意思?指的是一群人,一群狩猎的人!他们降服牲口,把野兽“啪啪啪地干掉”,这种行为我们称之为狩猎。
我们的祖先叫“伏羲氏”,“伏羲”什么意思?指的是一群人,一群狩猎的人!
当年黄帝跟蚩尤打仗的时候,动用的是“特种部队”,让老虎、大象、豹子去跟蚩尤打。这时,他已经不再是见到野兽就打一个吃一个了,而是拿回家去驯养,为自己所用。“有熊氏”指的就是畜牧的人。
梁冬:对啊,《封神演义》里面讲的,都是玩这种战术,把野猪变成家猪,野鸡变成家鸡。
徐文兵: 所以说,家猪叫豚,野猪叫猪。羊是最温顺的动物,人类最早驯化的是羊。像西藏的藏羚羊、山上的黄羊都是野羊,慢慢地,我们的祖先就把它驯养成家羊,随时取,随时用。
梁冬:除此之外,黄帝还有一个“氏”,叫“轩辕氏”,这又是什么意思?
徐文兵:“轩辕氏”就是指造车、驾车的人。古书上记载,黄帝是造指南车的,这也是代表他的职业。所以,“氏”的另外一个含义就是你从事的职业。而“轩辕”这个姓,说的就是你所属的家族。
你看北京人现在说的“风筝哈”“馄饨侯”“爆肚王”,也说的是姓氏,只是前面是氏,后面才是姓。
比如说“风筝哈”,职业就是做风筝的,而他的姓是什么呢?“哈”!“馄饨侯”也是一样的用法,它的意思是:我是做馄饨的,我姓侯。
梁冬:西方人不都这样么?
徐文兵:再比如说,你叫我“徐大夫”,那么徐就是我的姓,大夫是我的职业,这就是姓氏的意思。对于中国的古文化,每个人都会用,但很少有人知道为什么。
“氏”还可以根据职业再作进一步的细化。再举个例子——毛主席,毛是他的姓,那主席是什么?就是他的“氏”。而毛主席以后呢,还有江主席、胡主席,工会主席也是主席。一说主席,人们就会联想到一大串儿人。
这里叫的“主席”,其实就是氏。所以,这就需要细化了,得加上姓才行。
再比如说,我们现在叫“王局”“李队”“张处”,什么意思?这也是在叫他的姓氏。前面是张,后面是处,姓张的处长,这就是进一步细化了。
在这里,我就算把这个“氏”给大家彻底交代清楚了。氏,一是指你从哪儿来的,二是指你从事什么职业,三是指你是什么职位。所以一说到“氏”,指的绝对不是一个人,而是一群人。
氏,一是指你从哪儿来的,二是指你从事什么职业,三是指你是什么职位。所以一说到“氏”,指的绝对不是一个人,而是一群人。
梁冬:简单的一个字,竟然包含了这么多的信息!
徐文兵:所以古书上说,“神农氏尝百草,一日遇七十毒,得茶而解”,其实,这绝对不是神农一个人在那儿尝,是神农氏,而这个氏可能延续了好几代人。
一个人出名了,会带着他整个家乡出名
姓氏还有个特点,就是人杰地灵!一个人出名了,他会带着他整个的家乡出名。
姓氏还有个特点,就是人杰地灵!一个人出名了,他会带着他整个的家乡出名。
现在我们一说起某个人,牛!然后叫他的名儿就会叫什么?称他的姓,再加上他的出生地。比如说“袁世凯”当了大总统,他的功过是非我们姑且不评价,可后人管他叫什么?袁项城,他是河南项城人。再比如说李鸿章,他是哪儿人?徽军首领嘛,李合肥!这一下把名人的姓和出生地都联系起来了。
梁冬:简直是当地的形象代言人嘛!
徐文兵:对,当地形象代言人!梁冬出名了,也会带动你的出生地。梁冬你是哪儿人?
梁冬:广东省新兴县人,叫梁新兴。
徐文兵:孙中山的名字,也跟他的家乡有关系。那个地方原来不叫中山县,孙中山出名以后,就把县城的名字改成中山了。现在还有志丹县、左权县,指的是当年刘志丹的故乡,左权牺牲的那个地方。这就是人杰地灵,因为人出名了,把这个地方的名气也给带动起来了。
梁冬:对,“张自忠路”看来也是这个来由。
徐文兵:这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个传承,说的是地域对人的影响。
①旮旯:狭窄偏僻的地方。
4.“歧伯对曰:地势使然也”
健康的终极智慧是借势
民风彪悍,因为当地地域的能量强
徐文兵:上次我们说到了湘(湖南),俗话说“无湘不成军”,你知道湘西剿匪死了多少人吗?
梁冬:多少人?
徐文兵:这个事件发生在解放战争渡江战役之后,那架势真是摧枯拉朽,势如破竹。你看《开国大业》里毛主席说的:“淮海战役结束了,从此以后中国没有大的战事了,就是国民党正规军也不在话下了。”但是,这之后到哪儿受到磕绊了?就是湘西啊!
湘西剿匪,挺难打的。湘西是作家沈从文的老家,就是现在旅游胜地凤凰这一带。十大元帅谁从湘西出来的?贺龙,他特别能打仗!
当年湘西剿匪的是四野,四十七军在那儿打的。那儿的土匪神出鬼没,再加上当地民风彪悍,哪怕贺龙对当地地域非常熟悉,但打起来还是很费劲。你说这方水土养出来的这帮人,多厉害!
梁冬:民风彪悍,地域的能量该有多么强啊!
徐文兵:这个地方的能量强,一个是跟它的饮食有关,再一个就是受地势的影响。据说湘西那儿是“十万大军”在剿匪,可见山形地势对人的影响有多厉害!而到了“一马平川”的平原地区,你想当土匪都难,除非你挖地道。
这个地方的能量强,一个是跟它的饮食有关,再一个就是受地势的影响。
梁冬:所以平原地区的人都只能做风流才子佳人,谈谈情说说爱。
地势到底蕴含了怎样的能量
梁冬:好了,话说回来,为什么一种病有各种治疗方法,而且都能治得好呢?歧伯对曰“地势使然也”,是因为出产地不一样吗?
徐文兵:你看这个势力的“势”,上面一个“执”,下面一个“力”,“势”是一个什么样的东西呢?“势”啊,我们讲势气、势力,它们表现出来的东西都属阳。可实际上,“气”和“力”都是无形的,而这个“势”是什么?是蕴含在里面,蓄势待发还没发的那个东西。
梁冬:是啊,你看看,物理学上就叫作“动能”“势能”嘛!
徐文兵:我们说,这个人家里很有势力,不是说他领一帮穿黑衣服的人,戴着墨镜,拿一把斧子天天砍人。相反,说的他是拥有那种力量,要砍的时候能砍得了,你别招我!
“势”是一个什么样的东西呢?“势”啊,我们讲势气、势力,它们表现出来的东西都属阳。可实际上,“气”和“力”都是无形的,而这个“势”是什么?是蕴含在里面,蓄势待发还没发的那个东西。
所以,现在使用核武器都叫什么?蓄势。我有,但是我不用,引而不发。
我以前看过一个希腊神话,大概叫“达摩克利斯之剑②”。什么意思呢?处罚一个人时,就让他坐在那儿,然后用一根马鬃悬一把利剑在他头顶上。
梁冬:对着百会穴?真黑呀!
徐文兵:这个人不是叫“如坐针毡”,而是什么?他头上悬着一把蓄势待发,但是引而不发、摇摇欲坠的剑,所以这叫“千钧一发”。一千钧的东西吊在一根头发丝上,眼看就要往下砸,但是又没砸,那种状态就是一种“势”。
一千钧的东西吊在一根头发丝上,眼看就要往下砸,但是又没砸,那种状态就是一种“势”。
我们看山的状态,尖起的,凸起的,或者是一个巨石快要倒,但是又没倒,那个状态就叫“势”。古代把太监阉割,包括使用一些对女性的宫刑,就叫“去势”,去掉了。
梁冬:就是让你没有那种发力、发气的可能性了。
徐文兵:对。但是那种能量还是蓄积在那儿,对你是有影响的。
具体这个“势”的含义呢,我举两个字给大家说一下:一个是“危”,一个是“险”,这都是势。什么叫“危”呢?就是说人站在悬崖边儿上那个状态,叫“危”。什么叫“险”?本来一条平平道路上,却堆满了各种障碍,这就叫“险”。所以说,“危”和“险”不一样,这都是“地势使然”。
什么叫“危”呢?就是说人站在悬崖边儿上那个状态,叫“危”。什么叫“险”?本来一条平平道路上,却堆满了各种障碍,这就叫“险”。所以说,“危”和“险”不一样,这都是“地势使然”。
②达摩克利斯之剑:源自希腊神话,迪奥尼修斯国王请他的大臣达摩克利斯赴宴,命其坐在用一根马鬃悬挂的一把寒光闪闪的利剑下。意指令人处于一种危机状态。
5.如何借助地势来壮大我们的人势
中国“西高东低”的地势对我们身体有什么影响
徐文兵:古人说,上知天文,下知地理,我们起码对自己的地理该有个了解。我们中国的地势是什么状态?
古人说,上知天文,下知地理,我们起码对自己的地理该有个了解。
梁冬:西高,东低。
徐文兵:对了,西高。西北都偏高,东南都偏低。中华民族的发源—黄河和长江是两条母亲河,它们中间就是在东西之中、南北之中,相当于河南中原,波及到山西的河东地区,就是运城一带和陕西的一部分。
我们看一下中国的版图。大概在周朝的时候,中国的影响力就在中间这一块儿。南,没到云南;北,没到现在的东三省;但是从东呢,大概到了海边,也就是现在的这个冀东(秦皇岛或山东这一带);西边呢,就到了青海、甘肃这一块儿,再往西呢,就是吐蕃,现在的西藏了。到了汉朝,还有了这个西域,张骞通西域。
所以,我们今天讲《异法方宜论》,就要首先对“异法方宜”这个地域有一个大概的了解。这里说的“中”,指的是现在河南这个地块儿。而从河南这一块儿往西北走,那是什么?黄土高原。
我老家是山西的,山西就比北京高出将近1000米。你看,从北京到大同,尽管距离就是382公里,但火车走得很慢。现在都提速了,还得走5个小时。
火车现在提速到每小时100多公里,应该两三个小时就到了,为什么还这么慢?大家都知道,通八达岭时,中国修的第一条铁路叫京张线,詹天佑修的。为什么青龙桥那儿又做成个“人”字线呢?就因为它那个坡儿太陡,火车拉不上去,只好先走一个拐弯儿。先走这边儿,然后再往上倒车,否则,一是容易动力不足,以前火车是烧煤嘛;二是容易翻车。
内蒙为什么光长草,不长树呢?还是“地势使然”。你看,地势既然会影响到了我们的植物,那么,就会影响到吃这种植物的动物,然后影响到人。
再来说说内蒙,它也是属于高原。在内蒙为什么光长草,不长树呢?还是“地势使然”。你看,地势既然会影响到了我们的植物,那么,就会影响到吃这种植物的动物,然后影响到人。
梁冬:一个“地势”居然还有这么多门道。所以说,我们为什么要听老师讲课,你觉得明白“地势使然”就是地方不一样的意思,但原来它背后还有那么多能量的不同。“地势”蓄积的就是一种能量。
去他乡定居,先考察那儿的环境是否合拍
徐文兵:再往西呢,你看到了青藏高原,本来挺高的吧,但是在青藏高原下边就窝下去一个盆了,就是我们现在的四川。
我从小特别喜欢看地图,我家专门有一个立体的地图,特别好用。一般平面地图它用等高线来标示,比如说这儿有个山,就在这儿画圈,最高点海拔多少。但是那种感觉呢,让人觉得不立体。
当然,这在很多军事家眼里那都是立体的,生动形象。但我觉得看这个不过瘾,就买了一个那种塑料压出来的立体地图,你一看就知道中国的地势情况了。
大兴安岭的东侧是松嫩平原,大兴安岭的西边就是内蒙了,内蒙的东蒙那里地势很高……再往下走,是河北、华北大平原,华北大平原太行山这面,那是黄土高原,然后你再看四川盆地,就洼下去了。
四川这个地方啊,在远古的时候原来是个大水库。夸张点说,就是个大海!它在那儿蓄了一大盆子水,里面没有人烟。大禹治水,从那儿凿开三峡以后,里边的水冲泄下来,然后慢慢地水没了,就变成了一个盆地。所以,人家四川人为什么爱吃辣,你得看看四川人生活在什么地方!
四川人为什么爱吃辣,你得看看四川人生活在什么地方!水很深火不热,但湿气很大,所以得吃辣椒、花椒来祛湿!
梁冬:水深火热呀!
徐文兵:水很深火不热,但湿气很大,所以得吃辣椒、花椒来祛湿!
而到了我们现在所谓的东南方,就是两条母亲河——黄河和长江带着泥沙冲积出来的平原,你看《内经》上是怎么说它的?地势卑下。它先冲出来一个湿地,然后慢慢地变成沼泽、盐碱地。多少年以后,它再演变成了腐殖层,就是有机物的堆积,这才变成了一个良田。
沧海桑田,多少年的变化才能出来,这就是地势使然。
沧海桑田,多少年的变化才能出来,这就是地势使然。
所以,我们要去他乡定居,最好先了解一下自己从小生长的环境,这样的话,才能更好地知道自己的体质,然后迁徙到新的环境后,才能更好地适应它。这就叫知天、知地、知人。
所以,我们要去他乡定居,最好先了解一下自己从小生长的环境,这样的话,才能更好地知道自己的体质,然后迁徙到新的环境后,才能更好地适应它。这就叫知天、知地、知人。
梁冬:而且,大家都可以先观察一下自己生活的小区,是吧?
比如,A3栋和A4栋比较高,也有地势,也会影响你的体质。这个东西呢,当然就说得比较细节化了。
不同的地势中蓄积着不同的能量与生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