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气调神
冬天应该是“藏”的季节,这时应该整理、修复,关爱自己,不要去折腾,不要去张扬,不要去外露了。如果有什么想法和愿望,到了严酷的冬天,也不要露出来了。
到冬天能把自己的心神“藏”起来,这都是本事,千万不要以为这些自然而然就能做到。
你拼命工作,拼命奋斗,最后是不是要享受应有的成果?我们在春天播下去的种子,夏天长了,秋收了,到冬天了,是不是就应该去品尝,去享受这一切?
经文:
冬三月,此谓闭藏,水冰地坼,无扰乎阳;早卧晚起,必待日光,使志若伏若匿;若有私意,若己有得,去寒就温,无泄皮肤,使气亟夺,此冬气之应,养藏之道也;逆之则伤肾,春为痿厥,奉生者少。
在冬天,身体和愿望都不要轻易暴露在外
梁冬:“冬三月,此为闭藏”,请问是什么意思?
冬三月有六气:立冬、冬至、小雪、大雪、小寒、大寒。
徐文兵:一年中,我们经历了春生、夏长、秋收,到了冬天,就该闭藏了。所谓“闭”,从字面的意思讲就是把门窗关起来。夏天为了室内通风,我们要开窗、开门。到了秋天,就要收一点。快入冬了,过去家里都开始干什么?贴窗户纸。
在门窗外边用毛纸沾上浆糊,给它封起来。为什么要这么做?老百姓有句俗话,叫“针尖大的窟窿,斗大的风”。如果不贴窗户纸的话,容易露缝儿。过去不像现在,没有特别严实的塑钢或者是封闭的胶条,都是木窗加块玻璃。冬天西北风吹来的时候,看似不起眼的一个小缝儿、小窟窿,漏进来的风特别大,人就容易受寒,着凉。
阳历的十一月五号就立冬了,三个月以后,到明年的二月的四号、五号就是立春,中间这三个月叫“冬三月”。
一方面是把门窗关起来,另外还要糊起来,完全关闭住。我记得小时候,一到冬天,窗户上都结了特别厚的冰。所以,我们除了封窗户缝儿以外,晚上睡觉的时候还在窗户外挂一个棉帘子,这样屋里就很暖和。这就叫“闭”!把寒闭在外面。
“藏”比“闭”的程度更深一点。“藏”包括几层意思:一是藏自己的身体,身体不要暴露在外边;另外,“藏”自己的意志和心神,就是如果有什么想法和愿望,到了严酷的冬天,轻意不要外露。
“闭”,就是把门窗关起来,把寒闭在外面。
梁冬:此为“闭藏”!真乃微言大义,一个字包含的不但有精神方面的,还有身心方面的信息,包括把神藏在里面。
徐文兵:我们经常说神是无形的,无相的,你看不见,摸不着,那它藏在哪儿?中医里有两个穴位,分别叫神封穴、神藏穴。
“藏”包括几层意思:一是身体不要暴露在外边;二是如果有什么想法和愿望,到了严酷的冬天,轻易不要外露。
梁冬:这两个穴位有什么用呢?
徐文兵:这两个穴位就是藏神的地儿,在哪儿?在我们的胸腔正中是胸骨,边上接的是肋骨,两根肋骨之间有条缝隙——肋间隙,肋间隙和胸骨交界处正好是一个小坑。神封穴就在第四、第五肋间隙处,而神藏穴则要再往上一点,第二、第三肋间隙处,它中间围着一个穴——膻中穴。你想,神封、神藏你要扎一针进去,扎深点,扎到你的主动脉弓了。要知道,我们的心脏搏动,往出输血,就是通过主动脉弓分布到全身的。你扎到那儿了,你还要命呢!所以要命就出神儿了。
我们碰到陌生人的时候,如果觉得这个人不安全,会不由自主地把两只手交叉护在胸前,这是一种自我保护,护的就是神封、神藏穴。所以,这两个穴是禁针的,不许扎的。
我们觉得不安全时,会不由自主地把两只手交叉护在胸前,这是一种自我保护,护的就是神封、神藏穴。
梁冬:那可以做什么呢?
徐文兵:可以做按揉,比如你碰上啥事,觉得义愤填膺,胸口憋闷得不行的时候,可以捶胸顿足嘛!捶捶打打,把那些骚扰你封藏起来的神的邪气捶打出去。
梁冬:捶胸顿足是我们身体的本能,是身体的大智慧。
你觉得义愤填膺,胸口憋闷得不行的时候,可以捶胸顿足,这是身体的大智慧。
徐文兵:大猩猩不高兴的时候,招牌动作就是捶打、击打胸口正中——膻中穴。
2.“水冰地坼,无扰乎阳”
天寒地冻,别轻易骚扰体内阳气
梁冬:前面我们讲到“冬三月,此为闭藏”,下面是“水冰地坼,无扰乎阳”。
“冬”是从“终”字引申来的,它是一个象形字,就好像你把一个东西拧干了,把最后那几滴水拧出来就完了。
徐文兵:阳历的十一月五号就立冬了,三个月以后,到二月的四号、五号就是立春,中间这三个月叫“冬三月”。冬者,终也,就是剧终、结束、终点的意思。
“冬”是从“终”字引申来的,它是一个象形字,就好像你把一个东西拧干了,把最后那几滴水拧出来就完了。一年从春天开始,夏天到高点,秋天收敛,冬天结束,这是“冬”的涵义。
现在的供暖期一般是十一月十五号,就是入冬以后十天,这也是为了节约能源。其实在立冬后供暖之前的那段日子,我们最容易感冒,因为屋子里特别冷,甚至比外边还冷,特别阴,暖气还没有开。等暖气来了,屋子里暖和一点后,人就不容易感冒了。
梁冬:冬天,北方人比南方人要好过,南方一年到头都没暖气,太可怕了。
徐文兵:南方的冷是又湿又冷,那种寒气真是往骨头里渗的,而且南方人容易长冻疮。另外,我小时候,冬天差不多零下十度、二十度,再加上那会儿营养条件不是太好,吃的70%是粗粮,所以长冻疮很普遍。
南方的冷是又湿又冷,那种寒气真是往骨头里渗的。
梁冬:长冻疮跟吃粗粮有什么关系呢?
徐文兵:吃粗粮热量不够啊!那会儿供应的油、肉都是定量的。我记得上大学那会儿,食堂的伙食不好,回到家里我跟我妈说:“我想喝油。”因为身体里缺少油,所以本能地就想吃这东西。
另外,关于“冬三月”的养生原则,《黄帝内经》说的主要是针对中原地区,它不像东北那么冷,又没有南方阴冷。所以大家可以根据所居住的环境去调整。
梁冬:接下来是“水冰地坼,勿扰乎阳”。
徐文兵:水都结冰了,地都冻裂了。
在水结冰,地冻裂的时候,你就不要去扰动,或者是搅扰自个身体里那点微不足道的阳气。
梁冬:“坼”为“裂开”的意思。
徐文兵:在水结冰,地冻裂的时候,你就不要去扰动,或者是搅扰自个身体里那点微不足道的阳气——“无扰乎阳”。
梁冬:“水冰地坼”除了说冬天大地的景象以外,也在形容我们身体里的环境。
徐文兵:有道理。你想想,为什么长冻疮的时候,有的人是手上裂开一道口子,有的人却裂在脚后跟上?
脚后跟裂开的那道口子常常不容易愈合,所以我们不得不抹一些油、膏的,有的人在外面还用保鲜膜敷上。为什么?干燥嘛。保鲜膜和塑料布是不透气的,能保存点水分。这就是什么?“水冰地坼”。
梁冬:我们的身体也是一个微缩的大自然。
我们的身体也是一个微缩的大自然。
3.“早卧晚起,必待日光”
冬天睡觉要早睡晚起
梁冬:接下来是“早卧晚起,必待日光”。
冬天要当那种懒人,早早睡了,赖床到很晚才起来。
徐文兵:我们说过,夏天要“无厌于日”,不要一味拒绝太阳的温暖。到了冬天,太阳逐渐离我们远去了,再加上人体本身的阳气也不是很足,所以我们不要向外暴露身体,不要泄露自己的那点阳气。那我们要遵循什么样的起居作息规律呢?就当那种懒人,早早睡了,赖床到很晚才起来。
梁冬:什么叫“早卧”?
徐文兵:九点到十一点是我们睡觉的时间,叫“人定”。“奄奄黄昏后,寂寂人定初”,这是古代人给自己设定的睡觉时间。而在秋分和春分的时候十点睡,因为那会儿阴阳各半。到了夏天,你可以十点以后睡,但也别晚过十一点。到了冬天,大概十点前的样子就该睡了。
中医讲九点到十一点是三焦的工作时间,也就是内分泌系统的工作时间。上焦涉及人的甲状腺,中焦涉及人的胰腺,而下焦涉及人的肾上腺。这些都是提供人体最初的热量、能量和动力的腺体。所以,每次碰到患有腺体类疾病的患者时,我就告诉他们:“你已经病了,你已经‘入冬’了,还是早点睡吧。”我就建议他们要在九点以前就上床睡觉。
梁冬:现在的都市人能在十二点钟睡觉就已经不错了,想想真的是很可悲。
徐文兵:这叫“搂不住火儿”。其实,我们说的秋天收敛,冬天闭藏,也是需要身体有这样的能力。我记得有个人说过挺经典的一句话,他说:“爱也是一种能力!”
爱也是一种能力!爱无能就叫“哀”,心有余而力不足。我很爱你,但是我爱不动了,没法替你做点什么,这叫“无能”。
梁冬:对!有些人爱无能嘛!
徐文兵:爱无能就叫“哀”,心有余而力不足。我很爱你,但是我爱不动了,没法替你做点什么,这叫“无能”。所以到秋天,你收自己的心,收自己的气。到冬天你能把自己的心神“藏”起来,这都是本事。千万不要以为这些自然而然就能做到。就像睡觉是一种本事一样,很多人就是睡不着,睡不着就说明他失去了某种功能,而且往往是水克火的这么一种功能。
你心火太旺,老点着火苗,睡不着,就是因为你体内的“水”不足。冬天“闭藏”其实就是为了增强你肾的功能,让它的“水”充盈。很多人过日子就像开车一样,光记得加油,却老忘记刹车。即使有刹车,也得有动力,足够润滑,你才能刹住,但不少人就刹不住车。
到冬天能把自己的心神“藏”起来,这都是本事。千万不要以为这些自然而然就能做到。
梁冬:如何才能做到肾水比较充足呢?
徐文兵:要善于利用天时,冬天其实是老天爷开始眷顾你肾功能的时候。你如果遵循《黄帝内经》的教诲,有意识地去闭、去藏,不去暴露,早睡晚起,那就是在养你的肾。
梁冬:在《易经》里面,有一招叫“飞龙在天”,最后一招是“亢龙有悔”,群龙无首,最后龙又回来了。那这指的是不是阳又回来了?
冬天其实是老天爷开始眷顾你肾功能的时候。
徐文兵:我们每年都要过端午节,端午节其实是两个日子。“端”指的是阳气萌动的时候,叫发端,开端。“午”是什么?如日中天。到了中午它就是“初九,潜龙勿用”,它到了需要蛰伏、潜藏的时候,这也是生命的一部分。
为什么人一辈子非要一个劲地往前蹿?即使是火箭升天,蹿到一定程度,它也得掉下来。所以,我们要善于利用天时来达到养生、养长、养收、养藏的目的。现在很多人却喜欢跟天地对着干,天亮了睡,天黑了闹。
为什么人一辈子非要一个劲地往前蹿?
小雪 11月22日或23日,此时阳气上升,阴气下降,是我们整理、修复、关爱自己的时候。
梁冬:冬天早卧晚起,那要晚到什么时候呢?
徐文兵:早卧晚起的下一句是“必待日光”。什么时候天亮了,什么时候起。鸡可能叫得很早,天还没亮,它就叫了。“夜卧早起,与鸡俱兴”,这指的是秋天。到了冬天,鸡叫了,你也别起来,而是要“必待日光”。但现在很多人在大冬天里也一早起来,摸着黑就开始跑步,一直跑到自己出汗。平时,我都是用一种很同情、很可怜的目光看着这些人。
大冬天,千万别一早起来摸着黑就开始跑步。
4.“使志若伏若匿”
把回忆和计划都藏起来猫冬
梁冬:前面讲到了“冬三月,此为闭藏,水冰地坼,勿扰乎阳,早卧晚起,必待日光”。后面有句话叫“使志若伏若匿,若有私意,若己有得”。
将过去的回忆和将来的计划都藏起来,这叫“猫冬”。
徐文兵:冬天是干吗的季节呢?是关爱自己的季节。春天生、夏天长,这都是把自己储存的精气、能力往外释放。
比方说夏天,《黄帝内经》讲人要“若有爱在外”,意思是要把自己的心气、心神流露出来,不要遮遮掩掩,要尽情地表现、奉献。从秋天起,就该开始照顾自己了;到冬天,更是要发自内心地去关爱自己,不要张牙舞爪,不要暴露,这叫“使志若伏若匿”。
“伏”是弯下腰的意思,“匿”是隐藏起来,不跟别人说,不表白,不流露。“志”是指自己的记忆和志向。春天是“以使志生”,夏天是流露,到冬天是让它“若伏若匿”,“伏”是弯下腰的意思,“匿”是隐藏起来,不跟别人说,不表白,不流露。那谁知道呢?天知地知,你知我知中没你,就我知。将过去的回忆和将来的计划都藏起来,老百姓把这叫“猫冬”。
“伏”是弯下腰的意思,“匿”是隐藏起来,不跟别人说,不表白,不流露。
5.“若有私意”
冬天应该多一点自爱
梁冬:“若有私意”,此话怎解?
如果一个人没有“私”的话,他也没法儿奉献。
徐文兵:现在,我们总把“私”当成贬义词,仿佛一说到“私”,我们就应该大公无私,要忘我、要奉献。但话说回来,如果一个人没有“私”的话,他也没法儿奉献,先得有才行。所以公和私是相对的,没有私也没有公,不关爱自己,就不可能去关爱别人。
我始终认为,一个不自爱的人,谈不上爱别人,即使表现出爱来,那也是假的,而且会让你感觉到不舒服。
很多人都喜欢问这个问题:“你妈跟你媳妇掉水里了,你先救谁?我的答案是先救自己。你会不会游泳?不会游泳,那你救谁呀?”如果会,你的能力有多大?如果你的能力只够救下你自己,那你先把自己救出来再说。如果你能力有余,谁离得近,你就救谁。前提是你先得有自救的能力,否则你还是个累赘。这就叫“若有私意”。
冬天是整理、修复、关爱自己的时候,所以我们不要去折腾,不要去张扬,不要去外露了。
冬天是整理、修复,关爱自己的时候,所以不要去折腾,不要去张扬,不要去外露了。
还有,我们人体的很多自我修复工作都是在晚上睡着后完成的。
梁冬:一天的“冬天”是在晚上。
徐文兵:特别是子时到丑时这段时间,正是我们沉睡的时候,而在四季中,人体自我修复功能也是在冬季完成的,所以,冬季如果你还去折腾、张扬,那就跟你晚上不睡觉是一个道理。最后,你就会得各种各样奇怪的病。我碰到很多奇怪的病,都是因为在夏天或者冬天着凉做下的。
冬季如果你还去折腾、张扬,那就跟你晚上不睡觉是一个道理。最后,你就会得各种各样奇怪的病。
梁冬:所以,伤寒是我们必须要注意的一件大事,这就是为什么张仲景当年要讲《伤寒杂病论》的原因!
徐文兵:冬天到了,这时我们要咀嚼、回味一下自己一年到头的得失。
大雪 12月7日或8日,一年将尽,要懂得适时地奖励自己,享受自己辛苦所得。
6.“若己有得”
冬天是应该享受一年辛苦所得的时候
梁冬:什么是“若己有得”?为什么叫“若”呢?
“若”就是好像自己确实有所收获、有所掌握、有所心得一样。
徐文兵:“若”就是好像,别人也看不出来。就好像你确实有所收获、有所掌握、有所心得一样,至于到底有没有,每个人也不一样!有的人忙活了一年,结果啥也没有;有些人得天道以后,到这会儿就收获颇丰。
为什么?古代是农耕社会,进入冬天后,水冰地坼的,基本上没啥活干了。冬小麦种下去后,浇点水,进行点冬灌,就没啥事了。所以,冬天往往是人们聚会、唠嗑,坐在热炕头上交流亲情的时候。
梁冬:你刚才说的是农耕社会而现代人没有办法达到你刚才描述的那样,那你对现代人有什么建议呢?
徐文兵:说白了,这就是一个价值观的问题。你拼命工作,拼命奋斗,最后是不是要享受应有的成果?我们在春天播下去的种子,夏天长了,秋收了,到冬天了,是不是就应该去品尝,去享受这一切?
梁冬:数数票子。
徐文兵:我见过很多人,他即使手上有很多钱也不存银行,因为他看到存折上的数字没感觉,他反而相信有形、有质的东西,所以就喜欢拿出来数,我觉得很好。这是一种行为艺术,也是一种身心治疗的方式。
冬天是应该享受自己一年辛苦所得的时候,就像你晚上酣然入梦,是你对自己一天辛劳的安慰和回馈一样。但我们现在是什么情况?一年到头奔波劳碌,按我们老家的一句俗话所说:给自个儿的媳妇儿办嫁妆。
冬至 12月21日或22日,天寒地冻,需要蛰伏、潜藏,别轻易扰动体内阳
梁冬:此话怎讲?
徐文兵:就是你死了,你媳妇儿再嫁,需要一笔嫁妆。
每个人都要懂得适时地奖励自己,否则,活得这么累干啥呢?这就叫“若己有得”。
很多人其实处于一种无意识状态,他觉得自己应该这么做。你干吗去?我上班去!上班的目的是干啥呢?要干好工作。干好工作干吗呢?为了更好的工作。
梁冬:有个朋友曾经跟我讲过,他说,其实我们每个人都要懂得适时地奖励自己,这很重要。否则你活得这么累干啥呢?这就叫“若己有得”。
7.“去寒就温,无泄皮肤”
如果你不是“松柏”,就请把自己裹严实一些
梁冬:什么是“去寒就温,无泄皮肤”?
中国人不讲极端,也不走极端,而是在两个极端中间取一个“中”。
徐文兵:很多人说,你夏天不是要热吗?那到冬天,咱就该凉着呀。我跟你说,中国人不讲极端,也不走极端,而是在两个极端中间取一个“中”,取一个平衡。所以到冬天的时候,你要说天这么冻,我们也跟着冻。对不起,我们应该“去寒就温”,我们要穿厚衣服,家里要生火。当然,现在家里都是空调、暖气了。
冬天,大自然基本上是没有什么生机的,白雪茫茫、天寒地冻,人作为一种生物活在冬天本来没什么生机的世界里,靠的就是能够“去寒就温”。
梁冬:什么是“无泄皮肤”?
人活在冬天这个本没什么生机的世界里,靠的就是能够“去寒就温”。
徐文兵:夏天要开泄皮肤,让自己的毛孔开放,多出汗,要流露出自己的热情,而到冬天,我们就不能再让毛孔开放了,这里的“泄”就是指的人体无形能量的流失。
我以前讲过,皮和肤不一样,“皮”是指身体的表皮,“肤”是皮下脂肪。
我见过很多人,因为节食减肥,把自己弄成了皮包骨头,皮下没脂肪了。你拎他的皮,一拎就起来了。如果是健康的、厚墩墩的人,他的皮是捏不起来的。为什么?皮下都是脂肪。
脂肪也是人体精髓的一种半成品,你把它减掉了,那你体内的精气也就不足了,就特别容易受到外邪的侵袭。
为什么人一着凉就起一身鸡皮疙瘩,“鸡皮疙瘩”是什么?就是汗毛倒竖。毛孔是出汗的地儿,也是长汗毛的地方,它是个孔,是个窟窿。人一遇到惊吓或者是受凉的时候,毛孔就会“刷”地收缩起来,成了一颗颗小米粒,这就叫“鸡皮疙瘩”,它是人体遇冷的一种本能反应。
“鸡皮疙瘩”就是汗毛倒竖,是人体遇冷的一种本能反应。
你气弱了,受了凉或者受了惊吓,毛孔没反应,那邪气就进去了,所以到了冬天,腠理要关闭,毛孔也在逐渐地闭合。这时候我们穿厚实一点,目的就是防止寒气对身体的入侵。但我很不愿意看到的是在冬天,很多人都去冬泳,很多女性则喜欢穿裙子。
现在,冬天里穿裙子的女性太多了,尽管里面还套了一条棉毛裤,但穿得还是很薄。“轻、薄、露、透”,这就是现代人喜欢干的事,这其实是在“泄皮肤”,刚开始泄的是气,然后出的是神,最后这人就迷离了。
梁冬:“冬泳”好吗?
“冬泳”好吗?
徐文兵:我碰到很多人,都是因为冬泳落下了病。大家为什么要去冬泳呢?我们在电视上经常看到那些冬泳的人,破开厚厚的冰层,穿着泳衣泳裤,赤条条地就跳下去了,然后对着镜头说:“我自打冬泳以后,身体再也不感冒了。”这病好了,那病也好了,结果一大批人就跟着去学冬泳。
问题是这个宣传只告诉了我们一面,它不会告诉我们第二面,也就是说它不会把一个因为冬泳而作下病的人拉到镜头面前说:“哎呀,我是自打冬泳才落下这病,才变成这样的。”因为这样没有报道价值。我总结这叫“只看贼吃饭,不看贼挨打”。你看小偷偷完东西,下馆子,穿着光鲜,开着好车招摇过市。人一看,这贼过得挺好。但你怎么不想想他那天被人揍得抱头满地乱滚、最后被关到监狱的惨相。生活中,大多数人只看到了其他人光鲜的一面。
作为一个医生,我接触的病人其中不少都是因为冬泳落下的病根,来找我看病的。这部分人意识到了自己是冬泳惹的祸,但有些人根本就想不到这一点。
生活中,大多数人只看到了其他人光鲜的一面。
有几个例子,给我的印象特别深,有位是八十岁的老人,得了抑郁症来找我看病。给他做检查的时候,一撩起他的衣服,肚子上全是黑痦子、黑斑,还是不突起的,我就问:“您怎么长了一身这样的东西?”
按照中医的说法,这些黑色的痦子是身体里阴寒太重的表现,再加上老人家得的病是抑郁症,我就开始详细询问老先生的病史,他说从六十岁开始学冬泳,两年后突然患了心脏病。
给他看心脏病的大夫劝他:“您心脏有问题了,就别去冬泳了。”他也就不去了,从那以后,他不怎么感冒了,但身上开始长黑斑、黑痦子,心情也开始抑郁。
我跟他说:“您这是冬泳受凉了,寒气郁积在体内没发出来。”我又问他:“您是不是二十多年来就没感冒过。”
他说:“对!”
我说:“您不是不感冒,而是没能力感冒了,您身体里的阳气都被阴寒给压住了。”
为什么这么说?像我们受伤以后,拿冰敷伤口感觉不到疼吧?不疼不是说伤口好了,而是感觉不到疼痛了。
拿冰敷伤口感觉不到疼吧?不疼不是说伤口好了,而是感觉不到疼痛了。
另一位老先生快到七十岁时出现了脑梗,就是脑血栓,差点“过去”了。在他患脑梗之前,他孩子跟我说:“老头子天天洗冷水澡。”
他儿子还比较懂一点医理,他说:“爸,您洗冷水澡大概有两种可能,一是您身体很热,能抵御冷水的寒气。要不就是您的身体太凉了,感觉不到刺激了。”
爱冬泳的人,毛病都是在“泄皮肤”后着凉引起的,也就是《黄帝内经》接下来要讲的那句话——“使气亟夺”。让自己本身那点可怜的、微不足道的阳气,给阴寒之物掠夺走了。然后身体里的阳气没法完成保护自己,清理垃圾的任务,最后就落下一身的病。
爱冬泳的人,毛病都是在“泄皮肤”后着凉引起的,让自己本身那点可怜的、微不足道的阳气,给阴寒之物掠夺走了。然后身体里的阳气没法完成保护自己,清理垃圾的任务,最后就落下一身的病。
有位学生来找我看病,说原来长了一脸的黑头粉刺,退下去后就留下了一脸的黑斑。我一摸他的肚子,是凹陷的,还能感觉到特别冰冷的团块,这是虚症的表现。
我就开始问:“你经常吃凉的吗?”那孩子说:“我特别懂养生,一般不吃冰棍,不喝冷饮,不喝冷啤酒,连水果都很少吃。”
我当时就纳闷了:“那你这一脸貌似青春痘的黑斑怎么来的呢?”
最后,我问了一句:“你是不是在冬天喜欢游泳啊?”
他说:“对啊!我坚持六年了。”
我说:“你脸上的疙瘩什么时候开始长的?”
他一算日子,对上了。刚开始着凉时,他还是青壮年,他的肾气、雄激素还有分泌,那点火就憋到脸上,开始长痘。然后,寒气再把这火灭掉,就留下这种一脸的黑斑。
梁冬:像这样的情况,你通常怎么治呢?
徐文兵:用的都是含有热毒的药,比如附子、吴茱萸、麻黄、细辛。对待这种体内有寒毒的人,就必须用这些热药。你看,有些老年人的皮肤就很干净,不管多少岁,脸上都没有老年斑。而有的人脸上就密密麻麻的,都是阴寒的东西,这都是与天斗,与地斗,非要违反自然之道的后果。
冬天,大部分树叶都凋零了,只有松柏还依旧青翠。这个时候,体质特别好的人是可以冬泳的,比如马寅初教授就喜欢冬泳,而且活到了100多岁。他就相当于是树木里面的“松柏”。所以,您在冬泳之前要先掂量一下自个儿的身子骨,看自己是不是松柏。如果是,您就去;不是,那您还是悄悄地把“叶子落了”,把自己裹严实一点。
您在冬泳之前要先掂量一下自个儿的身子骨,看自己是不是松柏。如果是,您就去;不是,那您还是悄悄地把“叶子落了”,把自己裹严实一点。
小寒 1月5日或6日,此时气温多为全年最低,此时,要竭力为身体保暖。
8.“使气亟夺,此冬气之应,养藏之道也”
冬天再不养精蓄锐就完了
梁冬:这就是“使气亟夺,此冬气之应,养藏之道也”。
下雪是借天之力来紧一紧皮肤,闭藏自己,涵养精气神。
徐文兵:如果我们这么做的话,就是顺应了天地的闭藏之道,也就正好借着这个劲去养护一下我们自己。现在,很多南方人羡慕北方有冬天,会下雪。为什么?因为北方人他可以借天之力来紧一紧皮肤,闭藏自己,涵养精气神。像广州,天气热的时候多,大家都在“开泄”,所以广东人喜欢煲汤,就是为了滋养自己在平时流失掉的精气神。北方人就没必要每天煲汤了,喝粥就够了,为什么?天地造化,北方有冬天,能让大家拥有一个闭敛收藏的好季节。所以,冬天又是养精蓄锐、进补的一个季节。
梁冬:所以广东人就只能在夏天,在空调里面去养精蓄锐。
9.“逆之则伤肾,春为痿厥,奉生者少”
冬天没“藏”的,来年春天拿什么“生”
徐文兵:如果你违反了冬天的养藏之道,还在“开泄”的话,这叫“漏精”。漏精的表现有几种:一是出汗;一是小便里面含有血糖和蛋白。如果血糖和蛋白都没有的话,小便会混浊,或是有好多泡沫;有人会直流口水、鼻涕,甚至是眼泪,还有的女性分泌的白带会特别多,男人则会出现遗精,或者是漏尿,这些都是冬天养藏得不好的表现。
如果冬天把精漏了,到春天肝气、肝血就会不足,会生发不起来,表现出来就叫痿厥——给肌肉发力的筋和肌腱发不起来力。
冬天对应的是肾,肾属水,而水生木,春天对应的是肝,正是万物生发的时候。
如果冬天你把精漏了,到春天你的肝气、肝血就会不足,会生发不起来,表现出来就叫痿厥。“痿”就是给肌肉发力的筋和肌腱发不起来力。阳痿也是肝的问题,因为肝主宗筋,这叫“痿”。
那“厥”是什么呢?中医里有种病症叫“四肢厥逆”,就是气血倒流,一握对方的手,跟鬼手一样,冰凉的。睡一晚上,被窝都暖不过来,这叫“厥”。为什么会这样?因为他的身躯和心脑的气血都不够用,只好牺牲身体末端的血液循环、气血循环来保护自己,所以一到春天,他就会发这类病。
睡一晚上,被窝都暖不过来,这叫“厥”。
春天是养生的季节,但有些人就是生不起来,发不了芽。
为什么春天有些人就是生不起来,发不了芽?
梁冬:这就是“奉生者少”。那吃什么东西可以好好补补身体呢?
徐文兵:春生、夏长、秋收,到冬天,我们就应该进补、进益,开始享受胜利的果实了。什么是“补”?铁锅漏了要补,只有先把锅补住了,不让它漏水,我们才能再往锅里加水、加肉,这叫“益”。
什么是“补”?铁锅漏了要补,只有先把锅补住了,不让它漏水,我们才能再往锅里加水、加肉,这叫“益”。
我们现在讲的冬天进补,其实是“进益”的意思。什么叫“进益”?就是我们要“五谷为养”。五谷是大家一年四季都要吃的,下面一句话叫“五畜为益”,就是要吃血肉有情之品去增益,去锦上添花。
都说“人非草木,孰能无情”,人之所以有情是因为我们吃了动物的脂肪和蛋白。如果你光吃素,整个人就会很平静,很平淡,没有激情,也没有欲望。这时候,你是走向开慧那条路了,这叫“食谷者慧,肉食者鄙”。
如果你光吃素,整个人就会很平静,很平淡,没有激情,也没有欲望。
肉食者虽有点低级趣味,但他是有情有义,有血有肉的一个人。作为一个俗人,我们也得吃点肉,起码在吃肉的时候别有负罪感。自然界里,羊吃草,虎吃羊,我们吃老虎,等我们死了,被虫子吃,虫子再被草吃,这就是一个轮回。
我为什么说冬天是个进补的季节呢?因为在冬天,人体的阳气不散布在体表,而是回缩到了体内。所以这时候你吃进去的东西可以被充分地消、化、吸收。
在冬天,人体的阳气不散布在体表,而是回缩到了体内。所以这时候你吃进去的东西可以被充分地消、化、吸收。
梁冬:“消”和“化”有什么不一样?
徐文兵:“消”是指物理变化,比方说一块肉,我们先把它放在案板上,切碎了或者是剁成馅,大块变成了小块。然后我们吃到嘴里,再把它嚼碎了,到胃里把它磨成肉糜,这个过程叫“消”。即使变成了肉糜,它也还是猪肉,没有变成人肉。而“化”这个过程是在小肠里面完成的,它靠的是我们人体里的“催化剂”——消化酶,主要是由胰腺分泌的,有淀粉酶、蛋白酶,还有分泌脂肪的酶。在这些酶的作用下,把肉转化成人体所需的蛋白或者是脂肪。
梁冬:就是猪肉变人肉了。
肉吃到嘴里,嚼碎了到胃里被磨成肉糜,这个过程叫“消”。“化”是肉转化成人体所需的蛋白或者是脂肪的过程,是猪肉化为了人肉。
徐文兵:这叫“化”,也就是化学变化,是质的变化。所以在冬天,人体的阳气回缩以后,胃那种“消”的功能就提高了,胰腺或者是三焦的“化”的功能也增强了。这时候,我们吃进去的东西可以被充分地消化和吸收,我们在冬天就会养精蓄锐,变得丰满、粗壮一些。
梁冬:一直以来,我都以为胃是负责消化功能的。
徐文兵:胃会产生胃酸,我们吃馒头的时候会觉得甜,是因为唾液里面有一种唾液淀粉酶,它能把淀粉转化成糖分,所以你觉得甜,这其实也是“化”。
你说口腔负责的工作只是“消”,只是牙齿的切断、咀嚼和磨碎吗?切断、咀嚼、磨碎,这是“消”的工作范围。唾液淀粉酶的工作就是化了,但它绝大部分的工作是在小肠里完成的,所以《黄帝内经》说:“小肠者,受盛之官,化物出焉”。
胃是什么?“传导之官”,它是在磨碎。有人说:“我消化不良”。我就说:“您是消不良,还是化不良?消不良的话,那您就细嚼慢咽,嚼能增强消的功能。”胃是由平滑肌构成的,它时时刻刻都在蠕动,但它的蠕动是有节奏的。
“消”不良的话,那您就细嚼慢咽,嚼能增强消的功能。
你慢慢地将食物咽下去后,一张一合的节奏更虚更实,也给了这个传导过程一个缓冲。如果你狼吞虎咽似的,“咣咣”地一下将食物全塞进去了,那胃就会一下被撑大,蠕动不起来了。
另外,如果你想增强胃“化”的功能,那就要多吃一些容易发酵的东西。如果你自己体内的酶不够用了,那就从外界的一些食物中获取,比如说酵母片、酱汤,我们平时吃的酱、纳豆,还有酱豆腐、臭豆腐以及酒酿等,都是经过发酵的。
如果你想增强胃“化”的功能,那就要多吃一些容易发酵的东西。
为什么有人喝牛奶会过敏,喝酸奶就不过敏?因为酸奶是经过发酵的。有些人喝完绿茶后会肚子痛,但是喝那些经过全发酵的红茶,或是半发酵的乌龙茶,他就不胃疼。为什么?因为这些食物的性质被改变了,它能帮助你提高“化”的功能,这就是消化。
大寒 1月20日左右,天气更冷,为了来年春天的生发,此时应多多进补。
到了冬天,我建议大家要尽可能地先补住漏洞,不让它漏。然后再多多进益一些滋补的东西。到冬天,我们最忌讳就是暴露自己的皮肤,然后去漏。
冬天最忌讳就是暴露自己的皮肤,然后去漏。
梁冬:如果有些朋友不小心“漏”到了,比如说冷到了,那怎么办?
徐文兵:这些症状经过诊断,一般都是寒症。但寒症分为两种:一种是阳虚,就是阳气不足,如果把身体比喻成屋子,那就是屋子里空了;另一种叫阴实,就是说屋子里空了也没事,因为有别人搬进来住了。
所以,碰到你说的这种情况,一要看看身体里有没有“敌人”在。有“敌人”在,那就要先驱风邪,驱寒邪。把它们散出去,赶出体外。驱走以后,你还要开始补充身体的阳气。如果邪气没被赶走,你就去补、去壮,那就是喂给敌人了。
另外,猪肉是属肾的。在冬天,如果你想滋补肾的阴液的话,吃红烧肉最好。毛主席说吃猪肉补脑子,“脑子”是什么?肾精,精髓嘛,所以他说每次工作压力大了,觉得脑子空了,吃碗红烧肉就好了。猪肉的性质偏寒,它最入肾。羊肉和鸡肉的性质偏热些,一个入肝,一个入心。所以,猪肉是非常适合在冬天进补的。
猪肉是非常适合在冬天进补的。
中医营养学和西医营养学的差别就在于,我们认为同样是肉,它不但有量——脂肪含量、蛋白质含量的差别,而且还有质的差别。有的肉,你会越吃越凉;而有的肉会让你越吃越亢奋,因为肉与肉之间有寒热之分。
梁冬:猪肉怎么吃比较好?
徐文兵:那要看你是想滋阴,还是取平了。如果你想滋阴,那就炖着吃。以前有个方子——大补阴煎,就是用猪腔骨带着脊髓一起蒸熟了,然后加一点知母和黄柏,专门治疗那些肾阴伤到极点的人。
如果身体比较健康,那在冬天,推荐你吃烤肉。
如果你身体比较健康,那在冬天,我推荐你吃烤肉。为什么?因为冬天要吃点苦的。你看,烤肉烤得稍微有点焦黄,微微有点黑,那正是消化肉最好的东西。
老百姓都有经验,食积了,不消化了,吃点饭焦、锅巴,苦的正好可以消食。有一次,我请北大的一位老师吃烤牛肉。她吃的是牛排,而我吃的是烤牛排。结果我吃了十几块,她才吃了一块就撑到了,于是问我:“徐大夫,你吃的差不多是我的五倍,为什么你还不觉得撑得慌呢?”我说:“您那牛排是烧的,我吃的是烤的,炭火上烤的,吃完了容易消化。”
另外,我推荐那些肾气不足,或者是记忆力出现衰退的人,到冬天的时候要抓紧时间补肾,多吃坚果、硬果。
肾气不足,或者是记忆力出现衰退的人,到冬天的时候要多吃坚果、硬果。
我曾经还讲过,人要少吃水果。有人就问我:“你怎么反对吃水果?”我说:“我不是反对吃水果,而是建议大家应该在适当的季节去吃当地的水果。”
香蕉青不楞登地摘下来,一路捂熟了,运到北方让我们吃,它就不是那个味儿了。我在南方吃的香蕉就是好吃。所以,吃饭要应季,要吃方圆百里产的东西,别吃那些从远方运过来的东西。
吃饭要应季,要吃方圆百里产的东西,别吃那些从远方运过来的东西。
现在,很多人天天把水果当饭吃,结果吃出病来了。那我就只能告诉他别吃水果了。冬天吃什么果最好?坚果。植物把它最宝贵的东西都包裹在自己坚硬的壳里,水果都露在外面了,勾引你去吃。
不过,吃坚果有个讲究——一定要吃熟的。煮熟了或者烤熟了吃都可以。另外,坚果外面那层薄薄嫩嫩的皮,一定要剥掉。不剥掉的话,很涩,而且会把你上牙膛的那层皮给腐蚀掉。
梁冬:说到坚果,瓜子也算吧。
徐文兵:那要看是什么瓜子。
梁冬:比如说葵花子。
徐文兵:葵花子和西瓜子的性质完全不一样。葵花子是热性的,向日葵嘛,它是追逐着太阳走的。
梁冬:吸阳气。
徐文兵:所以你嗑完葵花子就上火,而西瓜子是水性的,比较凉,所以吃什么要根据你的体质去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