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帝内经说什么-徐文兵_梁冬全6册_章节30_第四章:秋天你会“收”吗

健康养生   2021-06-24 21:19   1614   0  

四气调神

秋天要干的事:1.收获在春天、夏天生发、辛勤工作的成果;2.把自己发泄在外面的阳气和能量收回来;3.把自己的心神、心思也收回来。

如果你明知自己错过了天时还在那儿努力地工作,那你等来的只有一个结果——愁,拧不过了。

秋天想谈恋爱,除非你的阳气特别旺。

经文:

秋三月,此谓容平,天气以急,地气以明;早卧早起,与鸡俱兴,使志安宁,以缓秋刑,收敛神气,使秋气平,无外其志,使肺气清,此秋气之应,养收之道也;逆之则伤肺,冬为飧泄,奉藏者少。

要活就活得从容不迫

梁冬:“夏三月”之后我们讲“秋三月,此谓容平。”

徐文兵:“秋三月”是从立秋开始算起的,八月初到十一月初,而立秋的时间应该是在阴历的七月左右,阳历的八月七号或者八号。

秋三月有六气:立秋、处暑、白露、秋分、寒露、 霜降。

在夏天,有一个现象叫“天地气交”,天气很热,地上的水蒸气被蒸腾起来了,气温高,湿度也高,湿和热交织,所以大家整天都觉得粘腻不爽;可到了立秋那天,季节变化会很明显,你就感觉秋高气爽了。

虽然天气还很热,但空气中的湿度开始慢慢降低,你会觉得身体里的汗出来得畅快一些了。

从立秋开始算,秋三月有六个气,“秋处露秋寒霜降”,立秋以后是处暑,然后是白露、秋分、寒露和霜降,每气十五天。

在这三个月当中,我们要怎样调整自己的身心呢?《黄帝内经》说:“此谓容平”。

我们先来复习一下,春三月叫“发陈”,夏天是“蕃秀”,而秋天叫“容平”,什么叫“容平”?“容”是从容不迫。“平”是什么?

“容”是从容不迫。“平”是平和的意思。

梁冬:平和的意思。

徐文兵:春天是生,夏天是长,到秋天了,要讲究平和,活得从容不迫。什么叫“从容不迫”?现在的人老说活得很有压力,这压力就是“迫”,即使你不情愿,但背后总有一股力量推着你去做你不愿意做的某些事儿,这叫有“压力”。

在秋天,平时有准备,身体健康的人就能活得从容不迫。而不健康的人会悲、会愁得慌。

处暑 8月23日左右,炎暑彻底结束,情绪要慢慢收敛,凡事不躁进亢奋,也不畏缩郁结。

为什么秋天人要“容平”呢?容的前提是春生了,夏长了,到秋就该收了。春天的事我做了,夏天的事我也做了,到了秋天,我就应该很从容地等待着收获了。所以,那些平时有准备,身体健康的人就活得从容不迫。反观那些有压力,被压迫,被强迫的人,一般到秋天是惶惶不可终日,甚至会有一种悲悲切切的感觉。

什么叫“悲”?悲是一种分离时的心情。我们经常说“悲欢离合”,其实悲是离,欢是合。在秋天,不健康的人一方面表现为悲:树叶纷纷落下,自个儿却没有收成、没有结果,这叫“悲”;另外一种就是:春天没生,夏天没长,一到秋天,人就愁得慌。我们看“愁”字怎么写?

“何字合成愁,离人心上秋”。

梁冬:上面一个“秋”,下面是一个“心”字。

徐文兵:这说的就是秋天的那种心情。为什么会愁?错过了播种的季节,错过了夏天生长的季节,到了秋天,明知不可为而为之。要知道你错过了农时,就是下再大的工夫,你也锄地,也耙地,你也浇水,但天时错过了,照样没有收成。如果你明知自己错过了天时还在那儿努力地工作,那你等来的只有一个结果——愁,拧不过了。

如果你明知自己错过了天时还在那儿努力地工作,那你等来的只有一个结果——愁,拧不过了。

所以,秋三月,健康人的状态是“容平”,而不健康的人的状态是“愁悲”。

2.“天气以急,地气以明”

秋天是一个残酷无情的季节

梁冬:接下来是“天气以急,地气以明,早卧早起,与鸡俱兴”。

徐文兵:春天刮的风给人的感觉是:气是往上蒸腾的,是鼓舞生发的。到了秋天,“秋风扫落叶”,那是一种什么气?肃杀之气。

春天是发情的季节,而秋天是一个残酷无情的季节,是一个杀伐的季节。这个时候的气,给人一种急切的感觉。什么叫“切”?小刀子划脸,或者是切菜、切肉的时候,你能感觉到一股杀气。秋天是“天气以急”。

秋天是一个残酷无情的季节,是一个杀伐的季节。

梁冬:那什么叫“地气以明”呢?

徐文兵:进入秋天以后,太阳渐行渐远了,地上慢慢出现白白的露水,再冷一点,白霜也有了。

梁冬:“床前明月光,疑是地上霜。”这时候,大自然看上去给人一种明明白白的感觉。

徐文兵:李白为什么觉得月亮像霜一样呢?因为白晃晃的月光到秋天会给人一种冷的感觉,所以李白才这样怀疑。

3.“早卧早起,与鸡俱兴”

秋天睡觉要早起早睡

梁冬:跟春夏不一样,到了秋天,我们的睡眠习惯应该改为“早卧早起”。

徐文兵:从秋天开始,特别是秋分过后,日子慢慢变得昼短夜长,这时我们可以早起,但是一定要早睡了。

秋天,特别是秋分过后,我们可以早起,但是一定要早睡了。

梁冬:早到什么时候?

徐文兵:“与鸡俱兴。”

徐文兵:这个节奏要跟鸡,跟鸟的生活节奏一样。请问鸡什么时候睡觉?

梁冬:坦白地说,现在很多人看到的鸡都在超市里面。

徐文兵:有一种病叫“雀盲症”,什么症状呢?太阳一落山,人的眼睛就跟鸟一样看不见东西了。所以一到太阳落山,鸟儿就早早地归巢,或者是栖在树上不飞了。这个时候你去睡觉,这叫跟鸡、鸟同节奏。

现在医学发现,“雀盲症”跟维生素A的缺乏有关。古代中医认为,秋天属金,肝属木,而金克木,所以秋天的气会抑制肝气、肝血的生发。肝开窍于目,所以这时候,你的视力就会有所下降,简单地说就是,秋天的金气克制了我们身体内的肝胆之气,这样就容易出现雀盲症。怎么办呢?炖点羊肝、猪肝补一补,吃上一阵子,眼睛就亮了。

为什么秋天人的视力会有所下降?

现代医学又发现:羊肝和猪肝里面的维生素A含量最高,这就和中医讲的以脏补脏的道理互相得到了印证。

梁冬:现在鸡、鸟都睡得比较晚,是吧?

徐文兵:现在都市的光污染很严重,很多鸟误以为太阳还没落。为什么“月明星稀,乌鹊南飞”?月亮特别亮的时候,鸟儿感觉天好像还亮着,它还能飞,其实那是假象。

现在都市的光污染很严重,很多鸟误以为太阳还没落。为什么“月明星稀,乌鹊南飞”?月亮特别亮的时候,鸟儿感觉天好像还亮着,它还能飞,其实那是假象。

梁冬:话说回来,现在很多人都在做准分子手术,就割那个眼睛,治近视眼,这种手术适合在春天还是在秋天做呢?

徐文兵:首先我反对这种手术。

梁冬:如果是不得不做的话?

徐文兵:不得不做的话,应该是趁着春天去做,因为手术毕竟是在摧残自己的眼睛,所以你要选在眼睛气血比较足的时候去做。

梁冬:春天,眼睛的修复功能比较强。

徐文兵:要是赶在秋天,肃杀之气来了,你再给眼睛划上一刀,那无异于雪上加霜。

梁冬:顺便提醒大家:如果不得不做准分子手术的话呢,最好春天去做。

4.“使志安宁”

该收心的时候不收,就会活在恐惧中

徐文兵:有句老话叫“鸡犬不宁”,请问什么叫“鸡犬不宁”?

梁冬:我发现一个现象,属鸡的人跟属狗的人在一起真的会打架。

徐文兵:鸡和犬打架,这样才有生活气息。我们说一个地方有人家,有人家的地方往往都有公鸡打鸣儿,“柴门闻犬吠,风雪夜归人”。鸡和狗都是人类的好伙伴。鸡是报鸣儿,早晨把你叫醒,我们说与鸡俱兴,你可以睡得早,跟鸡一样早睡,但是早晨鸡一打鸣儿你可以起来,闻鸡起舞对吧。

你可以睡得早,跟鸡一样早睡,但是早晨鸡一打鸣儿你可以起来,闻鸡起舞。

梁冬:话说回来,“鸡犬不宁”中的宁什么意思?

徐文兵:我们经常说安定、安宁、宁静。我曾问过一个人,什么叫“宁”?他说是静的意思。我说静是静,宁是宁。很多人解释“鸡犬不宁”时,就说鸡犬都不安静,鸡飞狗跳的。这是不对的!

你有房子,然后,你的心神收回来了,有饭吃,家里有孩子,这种回归的状态叫“宁”。

古人把女儿回娘家探亲叫什么?叫“归宁”。你看,“宁”的繁体字“宁”上面是个“宀”头,中间是一个“心”字,底下还有个“皿”字,代表饭碗,最下面还有个“丁”字,意味着人丁兴旺,“宁”代表了我们中国人的大团圆思想。你有房子,然后,你的心神收回来了,有饭吃,家里有孩子,这种回归的状态叫“宁”。

所以,“鸡犬不宁”是鸡不回窝、狗不回窝的意思。地震前的预兆都是鸡不进窝,往树上蹦;狗也不回窝,老在那儿叫。它们出于天赋的一种本能,预测到会有灾难来,所以都不回窝,这叫“鸡犬不宁”。

在秋风肃杀之气盛行的时候,你就该收心,不表达爱了。

现在,很多人一到晚上,就从这个酒吧挪到那个酒吧,就是不回家,这就是“不宁”的状态,从“鸡犬不宁”过渡到了人不宁。

梁冬:“与鸡俱兴”后就是“使志安宁”,这句话说得好。

徐文兵:“使志安宁”的意思是什么?让自己在春天生的、夏天没有压抑的那个志在秋天收一收,因为秋天是一个收敛锋芒的季节。如何做到这一点呢?你首先要安,“安”是什么?“安”是一种风水堪舆的说法,三面环山,一面有出口,易守难攻,这样的地方叫“安”。

“鸡犬不宁”是鸡不回窝、狗不回窝的意思。

梁冬:比如说西安、长安、临安、淮安。

徐文兵:所谓“志”是我们的心神,不是心脏。心脏在胸腔里面,肯定不会跑出来的。但我们的心神,也就是我们的志向是可以跑出来的。跑出来的时候,你不收的话,当秋天的肃杀之气来临之际,心神就会受到伤害,你就会产生莫名的恐、惧、怕这种不良的心理。可如果你知道收敛锋芒,收收自己的心神,就会心安而不惧。

到秋天了,不要锋芒毕露,这是收敛自己“志“的时候。

另外,“宁”就是说让心神回归到身体里。我在前面讲了,夏天是示爱的季节,“若有爱在外”,你要把那份感情流露出来。而到秋风一起、肃杀之气盛行的时候,你就该收心了,不表达爱了,要开始回归了,这就叫“使志安宁”。

“志”是我们的心神,不是心脏。

梁冬:这样看来,秋天不是一个谈恋爱的好季节。

秋天想谈恋爱,除非你的阳气特别旺。

徐文兵:除非你体内的阳气特别旺。我们讲的是常态,你看一到秋天,古代的很多文人骚客写的词全是悲凉、凄切的,比如“无边落木萧萧下”,“对潇潇暮雨洒江天,一番洗清秋。渐霜风凄紧,关河冷落,残照当楼”写的都是悲秋的心情,这是那些文弱的书生写出来的词。再比如说辛弃疾,他一辈子也想收复河山、恢复家园,但他与大势不匹配,自己徒有其心。你看他写的“少年不识愁滋味……为赋新词强说愁”,如今把愁的滋味识遍了,“欲说还休,却道天凉好个秋”,已经没有心思再说愁了,你说这种心态多么无奈。

白露 9月7日前后,天气转凉,早晨草木上有了露水。此时切忌锋芒毕露。

徐文兵:毛泽东就不一样,在秋天的橘子洲头,他“看万山红遍,层林尽染;漫江碧透,百舸争流。鹰击长空,鱼翔浅底,万类霜天竞自由。”那种肃杀之气对他根本没有一点影响,他照样是“霜叶红于二月花”。别的文人骚客看见落叶,产生的是悲切感,而他看到的是激烈澎湃。

别说秋天了,就是在冬天“山舞银蛇,原驰蜡象”时,毛泽东也看到了一派生机,“数风流人物,还看今朝”。

所以,人不能与人相比,咱是一个普通人,到了秋天就收收吧、歇歇吧。

人不能与人相比,咱是一个普通人,到了秋天就收收吧、歇歇吧。

梁冬:真是!以前学这个中学语文的时候都没有真的理解这些东西,好可惜。

徐文兵:老鹰和鸡不一样,如果你把心神收回来保护好的话,就能避免被自然界这种风刀霜剑的伤害。

5.“以缓秋刑,收敛神气”

秋天心头的情绪、情感要往回收

梁冬:“使志安宁”后,接着是“以缓秋刑,收敛神气”。

春天不是杀戮的时候,秋天才是。

徐文兵:从古到今,我们中国人都按照道家主张的顺应自然的思想来生活,所以,春天不是杀戮的时候,秋天才是行刑杀戮的季节。

梁冬:秋后问斩嘛!

徐文兵:一般来说,出去打猎都是在秋天,像清朝的官员们都是到承德的木兰围场去打猎,相当于现在的军事演习,要做给蒙古的王公们看。秋天属金,正是动刀、动兵的季节,所以狩猎相当于是缓和了秋天的杀伐之气对你的伤害。

秋天狩猎相当于是缓和了秋天的杀伐之气对你的伤害。

梁冬:“收敛神气”的意思就是说,你要把神气收敛回来。

秋天要干的事:1.收获在春天、夏天生发、辛勤工作的成果;2.把自己发泄在外面的阳气和能量收回来;3.把自己的心神、心思也收回来。

徐文兵:我们说春天要养生,夏天要养长,秋天是养收。“养收”首先要收获你在春天和夏天生发、辛勤工作的成果,这叫“收”。另外,就是要把自己放散、发泄在外面的阳气和能量收回来。此外,还要把自己的心神、心思也收回来,收敛神气。不过,神是神,气是气,两者是不一样的。

梁冬:那什么是“神”?什么是“气”?

徐文兵:“神”是“气”的最高境界。比如说一桶汽油,汽油本身是精,把它点着了,发出来的热和光是它的气。而点着后产生的那种漂亮的火焰,最顶端、最热烈的部分,我们可能叫它为“神”。

立秋以后,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贴秋膘。

作为一个人,我们有肉身,这是我们的精;我们去动作,去运化,这是我们的气;最后诞生了我们的思想、情绪和情感,那是我们的“神”。一到秋天,神和气都要收一收。

汽油燃烧后发出的光和热叫“气”,燃烧时最顶端、最热烈魅惑的部分叫“神”。

秋分 9月22或23日,气温逐日下降,天气肃杀,请不要发泄自己的能量,以免惹祸上身。

6.秋天是增加皮下脂肪含量的季节

徐文兵:立秋以后,我们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贴秋膘。

“皮”是表皮,“肤”是人的皮下脂肪。

梁冬:广东话叫秋风起吃腊味……

徐文兵:夏天的时候,我们一般没什么胃口,为什么?因为体内的阳气都发散在体表,所以我们容易出汗,胃肠也相对虚冷,再加上天气潮湿、闷热,所以我们吃什么东西都没胃口。等到立秋以后,人体内的阳气就开始回缩、回敛,肠胃开始慢慢变得温热,就觉得在苦夏、疰夏时没有食欲的状态突然结束了,而且想吃点儿肉了。所以在立秋那天,北京人很讲究“贴秋膘”。

梁冬:“膘”是不是身上的肥油啊?

徐文兵:我们平时说马膘肥体壮的,但不能说人全身是膘,是吧!

梁冬:那“膘”是什么意思?

徐文兵:“膘”是一个“月”字边儿,加一个“票”字。人的皮下脂肪不能叫“膘”,应该叫皮肤的“肤”。“皮”和“肤”不一样,我们经常说肤如凝脂,“凝脂”是凝固的油。如果你没见过凝脂,那你炖猪肉的时候,上面那层凝固了的,又白、又亮,又细腻、又滑润的就是凝脂。

立秋以后,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贴秋膘。

我们形容美女皮肤好,其实皮好和肤好是两回事儿,皮是表皮,肤是指皮下的脂肪。

梁冬:所以说男女之间有了肌肤之亲,绝对不是零距离,那是负距离。

徐文兵:皮之亲、肤之亲和肌之亲、骨之亲,都不一样,所以肌肤之亲又有两个字,叫“朋友”。我经常问别人说:“他是你的朋还是你的友?”孔子说:“有朋自远方来,不亦乐乎?”却没说“有友自远方来,不亦乐乎”。

“朋”是什么意思?是两个“月”字组合在一起,“月”是啥意思?

梁冬:肉嘛。

徐文兵:肉挨肉。所以“朋”就是小时候的同学,中学时候的同学,经常你打我,我打你。在一块儿厮混,勾肩搭背、摩肩接踵,有肌肤之亲的人,说明关系非常亲密。

“朋”是勾肩搭背、摩肩接踵,有肌肤之亲的人;有共同志向、朝一个方向走的叫“友”。

那“友”是什么?有共同志向、朝一个方向走的叫“友”。一个发小突然从远方回来了,这叫“不亦乐乎”。我们有共同志向,可以正襟危坐、谈经论道的,那叫“友”。

所以,以后有人介绍自个女朋友的时候,要介绍这是你的“女朋”还是“女友”?“女朋”是指有了肌肤之亲的人。人跟人有了肌肤的接触以后,对他的心灵、思想都会产生一种很深的触动。现在,有些医生在治疗一些人的心理疾病时,突然发现这个人从小就缺乏拥抱。

我们老想通过谈话来解决人的心理问题,殊不知他身上的很多心理问题都来源于他的生理问题,包括来源于他的肌肤问题。

梁冬:人与人之间抱抱很重要。

人与人之间发自内心的拥抱很重要。

徐文兵:发自内心的拥抱很重要。

梁冬:抱一抱十年少。

徐文兵:古代的按摩、推拿,这是有肌肤之亲的,所以很多按摩科的医生容易出问题。

梁冬:为什么?

徐文兵:他跟他的患者有肌肤之亲,有一种无言的交流,很容易漩到另一个漩涡里头。所以我们医生在给异性治病的时候,必须边上有护士陪同,有第三者在场,这样就可以避免医生或者患者产生任何其他的邪念。

梁冬:很多女青年忙着减肥,殊不知最后落下了皱纹,因为没有那层弹性皮下脂肪的支撑了。

徐文兵:最后变成了鸡皮鹤发。什么叫“鸡皮鹤发”?是“有皮无肤”,她的皮很松,一提溜儿就抓起来了,这种人因为皮下没有脂肪,所以特别容易长皱纹。现在很多人喜欢做美容,包括做拉皮手术等,脸上的皮肤整得很光滑,但唯一掩饰不住衰老的就是脖子上的皱纹,那种下坠感,沟沟壑壑一出来,就是典型的“有皮无肤”。

很多人喜欢做美容,脸上的皮肤整得很光滑,但唯一掩饰不住衰老的就是脖子上的皱纹,那种下坠感,沟沟壑壑,就是典型的“有皮无肤”。

我治疗过几个病人,她们光顾着节食减肥,最后闹得皮下脂肪消磨掉了很多,都没有了脂肪那层“保温层”。这些女孩子,在坐公共汽车的时候还得带个棉垫,否则一屁股坐在塑料板凳上就会肚子疼。

我们说健康人叫“丰乳肥臀”——乳房里面、肥臀底下都是脂肪组织,都是储存能量、精血的“预备队”,你把这些东西都减掉了,结果寒气直接穿皮,入肌,入骨,最后到髓,把你凉得够呛。

现在的新地铁还不错,底下有个暖气设备,冬天坐的时候,椅子是暖的。

梁冬:飕飕冒暖风。

徐文兵:现代人很多开车,有些车设备挺好,坐垫是电加热的。如果大冬天特别冷的时候,你进到冷车里往那儿一坐,生生是热屁股贴着冷座椅,很冷的。所以这种小细节在生活中很重要。不少人说商场上细节决定成败,我觉得养生保健很多也是细节决定成败。

梁冬:都说“十男九痔”,这跟着凉有关系吗?

“痔”里面是个寺庙的“寺”字,就是停顿、停止的意思。痔疮跟肝的关系特别密切,是因为瘀血造成的。而“撮谷道”——提肛,对预防和治疗痔疮的效果非常好。

徐文兵:没有。痔是因为瘀血造成的,你看,“痔”里面是个寺庙的“寺”字,就是停顿、停止的意思。痔疮跟肝的关系特别密切,肝是主疏泄的,是推动血管里面的血运行的器官。很多人体内的肝血有郁结的毛病,而痔疮主要跟血液循环有关,所以在肛门附近会产生痔疮。我以前给大家讲过“撮谷道”,就是提肛的方法,这对预防和治疗痔疮的效果非常好。

另外,患有痔疮的人最忌讳喝酒、吃辣的,一吃就犯,而且非常痛苦,如坐针毡。

寒露 10月8日或9日,气温更低,渐有寒意,人心中凄凉之感时起时伏。此时,避寒、收心、静心尤为要紧。

7.“使秋气平,无外其志,使肺气清,此秋气之应,养收之道也;逆之则伤肺”

拳头收回来,打出去才更有力量

梁冬:“收敛神气”之后是“使秋气平,无外其志,使肺气清”。

徐文兵:我们说人在春天要“披发缓形,以使志生”,是要自由散漫的,而到秋天,则要拘谨收敛。

比如很多人喜欢穿紧身衣,但夏天太热,我们不至于穿;到了秋天,我们就可以穿紧身衣来紧紧身子,收敛一下自己;另外,在秋天肃杀之气很重的情况下,我们就不要向外去表露自己的心愿和志向了。

到了秋天,可以穿紧身衣来紧紧身子,收敛一下自己;另外,秋天肃杀之气很重,就不要向外去表露自己的心愿和志向了。

梁冬:这就是“无外其志”的意思。

徐文兵:我们说春天养肝,夏天养心,秋天是养肺的季节。说到肺,我们很自然地就会想到呼吸,那“呼”和“吸”,它们中间哪个对应的是收?

梁冬:应该是吸。吸是收,吸气嘛!

徐文兵:所以,我们可以趁着秋天“天气以急”的这个劲儿,做做深吸气,来清清肺里面的浊痰、粘液,让肺气通过呼吸、吐纳变得更加清,更加净。

梁冬:接下来是“此秋气之应,养收之道也”,这句话怎么解释?

徐文兵:你看我们到秋天要应秋,春天要应春,夏天要应夏。这么做的话,我们应了气的变化规律,能获得秋天的能量,这就是养收之道。

很多人是在生,在发,在长,却不知道收,不知道急流勇退。直到最后“咔嚓”一声死掉了才结束。

梁冬:养和收还不一样。

徐文兵:什么叫“养”?道家叫贵生,认为生命最为宝贵,所以我们要精心地伺候它,养护它。但很多人是在生,在发,在长,却不知道收,不知道急流勇退。直到最后“咔嚓”一声死掉了才结束。生命是有节奏、有节律的。你要是掌握好了这种起伏规律的话,你的生命就会走得更远。

做人或者做事都应该有一个收的阶段,把拳头收回来以后,打出去才更有力量。

而且,我们做人或者做事都应该有一个收的阶段,你把拳头收回来以后,你打出去就会更有力量。这绝对不是消极、退让,而是一种大智慧。

梁冬:“养收之道,逆之则伤肺。”

徐文兵:你在夏天要不这么做的话,就会伤心;秋天不这么做的话,就会伤肺。

秋天不学会“收”,就会伤肺。

8.“冬为飧(sūn)泄,奉藏(cáng)者少”

秋天不学会收,冬天精气神就会漏

梁冬:接下来是“冬为飧(sūn)泄,奉藏(cáng)者少”。“飧”字有点意思。

徐文兵:“飧”就是说到了冬天会拉肚子,收不住了。冬天是闭藏、养肾的时候,肺又是肾的“妈妈”,因为金生水嘛。所以,如果你在秋天没打好基础,冬天你就会漏精、漏气、漏神。

梁冬:其实,我一直都不是很理解,什么叫做“金生水”?

秋天没打好基础,冬天人就会漏精、漏气、漏神。

徐文兵:关于“金生水”,古人讲的是“无中生有”,你看,他们炼丹服食的时候喝什么水?

古代人对水是很有研究的,很讲究。我们现代人只是化验、分析水里面含有什么物质,古代人却还要关心水里面的“气”是带着什么样能量的。

梁冬:信息。

徐文兵:对,信息和能量。有个故事叫“王安石三难苏学士”,其中的“一难”,就是让他从三峡过来的时候,带一瓶中峡的水用来泡茶。“君住长江头,我住长江尾,日日思君不见君,同饮一江水”。从这个简单的唯物主义理论来看,同一条江里的水是没什么区别的。但古代人除了观察到物质本身以外,还观察到了水背后所蕴含的能量。上峡、中峡、下峡三处峡谷的宽窄不一样,水流的湍急程度也不一样。王安石让苏学士取中峡的水,结果他光顾着看美景,一时间忘记了,等他想起这事的时候已经到了下峡地段,于是就地打了一瓶水给送了过去。

现代人只是化验、分析水里面含有什么物质,古代人却还要关心水里面的“气”是带着什么样能量的。

茶道:1.古人泡茶的时候是用阳水——天上的水,比如用雨水、雪水煮沸后来冲泡。2.地下水带有阴寒之气,重浊之气比较重,用来炖一些滋补阴液的药非常合适,但泡茶就不行。

王安石是喝茶高手,拿水一冲茶,就说这水不对,是下峡的水。为什么?因为气不一样。所以,古代人对水的研究很深。天上的水有它独特的气,具体说来就是阳气比较足。

徐文兵:因为茶性质阴寒,所以古代人泡茶的时候是用阳水,也就是天上的水,比如用雨水、雪水煮沸后来冲泡。古代还没有空气污染一说,所以天上的水比较干净,可以用来泡茶。《红楼梦》里面也说用从梅花上扫下来的雪化成水,煮开了去泡茶,那就更讲究了。

相反的地下水,比方说井水,用现在的话来说,就是矿物质含量比较高。中医认为地下水带有阴寒之气,重浊之气比较重。这种水用来炖一些滋补阴液的药非常合适,但是用来泡茶就不行,这样就是阴上加阴。有人就说:“我把水煮开了,不都一样吗?”那只是温度上发生了变化,水里面的气依然没变。所以,你看炖阿胶用的是什么水?

阿胶是一味非常好的滋补阴血的药,而阿胶之所以能炼成是因为东阿有一口古井。这口古井里的水特别阴,特别“重”,你盛一杯这样的水,上面放一枚硬币,它都能浮起来。中医认为阴气特别重的水,用它来炖驴皮,炖出来的胶效果最好。所以取阳性的水,还是取阴性的水,效果都不一样。

东阿有一口古井,里面的水特别阴,特别“重”,盛一杯这样的水,上面放一枚硬币都能浮起来。

古人喝水不像我们现代人那样傻喝。刚刚我也说了,阳水指的是天水,而阴水指的是地下水。那么中水也就是上不着天、下不着地的水,请问是什么水?

中水,也叫露水,上不着天、下不着地,是“金生水”的一个典型表现。

梁冬:露水。

徐文兵:你看北海公园有个琼岛,岛上有根汉白玉的柱子,上面站一个铜人,双手托起一个铜盘。干啥呢?承露。今天晚上,我们把这个“人”搬出去,它是金属制的。第二天早上过来一看,盘子里面晶莹透亮的一盘水。无中生有,哪来的?我们现在的理解就是金属的导热性比较好,凝聚在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后凝结成了露水,就存放在盘里。而古人的解释就是“无”中生个了“有”,这是金生水的由来。

梁冬:那肺对于身体里的水有没有帮助呢?

徐文兵:有。举个简单的例子,当你眼睛特别干燥的时候,除了滴眼药水、闭眼睛外,怎么才能让眼睛湿润起来呢?深吸一口气,打一个哈欠,然后泪液就出来了,眼睛马上就湿润了。

是什么推动这种津液产生的呢?肺气。再举个例子,我们家里都有茶壶吧?茶壶盖上都有个窟窿,那是干啥用的?

梁冬:漏气的?

徐文兵:你把那个窟窿堵住,水就倒不出来了。

梁冬:因为气压的问题。

眼睛特别干燥的时候,除了滴眼药水、闭眼睛外,深吸一口气,打一个哈欠,眼睛马上就湿润了。

徐文兵:负压的问题。茶壶上的窟窿一打开,空气进去,水就出来了。人体的津液是分散、滋润到身体各个器官的,当你吸进去空气,这就给体内的水液输送提供了一个动力,相当于金生水。所以,中医治疗里有一个方法叫“提壶揭盖”,就是说这个人尿不出来怎么办?中医不是帮他去治肾,而是用一些宣发肺气的药,让这个人能够从浅表呼吸自然恢复到深呼吸,之后他体内的水液自然就排出来了。这就好像把茶壶盖打开,让壶里面的茶水倒出来一样。

梁冬:谁说中国人不懂科学!

徐文兵:我们不但懂科学,还懂哲学,还懂玄学。

中国人不但懂科学,还懂哲学,还懂玄学。

秋天既然是收敛的季节,又跟肺是相对应的。那我们在秋天的饮食应该以什么味道为主呢?

梁冬:如果是收敛的话,应该以酸为主。

徐文兵:我说了春天要多吃辛散的食物,因为要鼓励自己“冒泡”,要发芽,要出头;而夏天,是激烈、奔放的季节,会不停地流汗,所以我们要适当补充体内的盐分;到了秋天,水果成熟了,而且大多是以酸味、甜味为主,我们不要放过;还有,一年四季我们都应该吃甜。

秋天,水果成熟了,这些酸味、甜味,我们不要放过。

本来秋天有一阵是秋高气爽的,但爽过头了就变成了“燥”。燥气是很伤人的,很多人一到这会就觉得皮干(不是“肤干”)、鼻子干,还有些人眼睛干,都是“燥”惹的祸。不过,自然界是公平的,所谓“一物降一物”,既然有燥气,自然就有克制它的东西比如水果出现。所以到秋天,我们要多吃水果。那既滋阴,又润燥的水果是什么?梨。

秋高气爽很舒服,但爽过头了就变成了伤人的“燥”,让人皮干、鼻子干,眼睛干。

梁冬:梨是白色的,正好对应“秋白”。

徐文兵:你如果出现了种种“燥”的症状,那就去吃一些水果。我上次说到了大家要少吃水果,其实我不是不让大家吃,而是不让大家吃不合时令的,也就是反季节的水果。

不要在春天里去吃一些酸不溜秋的水果,把自己给收敛住,除非你肝火太旺。到了秋天,你反而要拈酸吃醋,因为要生津润燥。

有一个成语叫“望梅止渴”。本来渴得不行了,我们说喝杯水吧,但是很多人喝完水照样渴,为什么?因为他不能将喝进去的水转化成自己的体液。可是,如果有人说那前面有一片梅林,树上结了很多梅子,大家就口里一酸,唾液出来了。生了津就润了燥,这是秋天的饮食规律。

所谓“一物降一物”,秋天有燥气,拈酸吃醋就可以生津润燥。

徐文兵:其实,秋天还是一个非常好的长头发的季节。

一定要少吃不合时令的反季节的水果。

梁冬:此话怎讲?

徐文兵:你看啊,所有的动物一到春天、夏天都脱毛,因为天气热了嘛。有个成语叫“明察秋毫”,还有一个成语叫“秋毫无犯”,什么叫“秋毫”?

秋天是一个非常好的促进毛发生长的季节。如果你不长头发,老掉头发,多吃点酸的东西,然后再补充其他的营养。

梁冬:就是动物在秋天长出来的小绒毛。

徐文兵:任何动物,包括人,知道天气要转冷了,立秋一过,身上就开始长出细细的绒毛。秋逐渐地深了,冬天来了,毛发就变得很粗、很壮,主要是用来保暖。

如果你不长头发,老掉头发,那进入秋天后就要多吃点酸的东西,然后再补充其他的营养,头发就没问题了,所以,秋天是一个非常好的促进毛发生长的季节。

另外,秋天也会有点小生机出现,就是我说的长膘,也是保暖用的。这其实是把神气收到体内,开始关注自己了。进入冬天后,我们更是要“若伏若匿,若有私意”,好好照顾自己了。

那在秋天,让自己长头发的最佳食材是什么呢?山药。

梁冬:为什么?应该是酸的东西才对呀。

徐文兵:你去嚼一嚼山药,看它是不是酸的?很多人说山药是补肾的,其实它是最好的补肺食材,白色。那要怎么吃?连皮儿吃,而且要带须吃。

让自己长头发的最佳食材是山药。它是最好的补肺食材。吃的时候要连皮儿吃,而且要带须吃。

梁冬:为什么?

徐文兵:这运用的是取类比象法。比方说,我们认为核桃长得像人的脑子,多吃就能补脑子。山药带着皮和须吃,就对你的头发有好处。

梁冬:事实上也的确是这样!所以,我们不得不承认中国人在很早以前就明白了“宇宙全息投影”这个概念。

梁冬:除了饮食外,《淮南子》里面说在秋天,我们应该穿白色的衣服,这是对的吗?

徐文兵:可以呀!春天穿青的、绿的、蓝的,夏天穿红的,秋天穿白的,冬天穿黑的。

梁冬:我看《淮南子》的时候,里面说古代君主的着服叫“礼”。而且这“礼”还包括你如何配合天气的变化来进行服饰的搭配。

四季穿衣之道:春天穿青的、绿的、蓝的,夏天穿红的,秋天穿白的,冬天穿黑的。

徐文兵:之所以叫“礼”,是因为他敬畏自然,这才设计一套礼仪制度去祭祀,去崇拜。但是现在的人都无礼,原因是什么?无畏。什么都不相信,老子天下第一。因为无知而无畏,最后就变成无礼了。

梁冬:反过来推,从无礼,我们也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无知和无畏。我接触了很多老先生,我发现越是学问大的就越有礼,因为他越有知了。

古代君主的着服叫“礼”。现在的人都无礼。原因是无畏,什么都不相信,老子天下第一。因为无知而无畏,最后就变成无礼了。

徐文兵:我现在四十多岁了,看病是越来越谨慎,越来越小心了。这就跟开车一样,刚学会开车那会儿是愣头青,开车又生又猛。前面不能有车,有车就要超。有的司机开车的时间越长,越开越谨慎。因为他逐渐知道了很多东西。越不知道的时候,他越敢闯。包括我看病,我看过很多妇科病人,我一问对方例假,结果例假该来了却还没来,有些人就说:“你给我扎针吧”、“你给我开点什么药吧”。我说等一等,为什么?我怕她怀孕了。如果对方怀孕了,你却给人扎针,还用活血化瘀药,把胎儿打下来了怎么办?

病人说扎,我不扎,我说去查尿。一查没怀孕,我说查血。因为号脉感觉是怀孕的象,你要验证它,你不能说我感觉到你怀孕了,你还得有客观指标,一查血,怀孕了。这么谨慎,就保住了好几个孩子。

越是学问大的就越有礼,因为他越有知了。

《红楼梦》里面的尤二姐怀孕了,请了一个胡庸医来滥用虎狼药,生生把尤二姐怀的男孩子给打下来了。

梁冬:无量寿佛。

徐文兵:现在孩子长大了,家长带来一看,我说:“幸亏当年没扎你。”所以当你有知、有畏的时候,你处事就会越来越小心。现在有很多网友会在我的博客上留言,上来就说“我有××症状,要怎么诊断,徐大夫你给我开点药吧。”我心说这种情况下,我还真不敢开。越到我这年龄,处事就越小心了,归根究底是阳气衰了。

当你有知、有畏的时候,你处事就会越来越小心。

梁冬:这就是从礼开始讲起。

徐文兵:嗯,讲礼了。

9.积蓄能量是最好的“较劲”

徐文兵:在秋三月时,对自己心理上的养护我们要注意两个字:一是悲,一是愁。比如,当我们看到落叶萧萧,天地分离,太阳渐行渐远,地气也开始回落了,心里就有一种分离的感觉。很多人到这时就会莫名其妙,而且是发自内心地产生一种悲凉的感觉,有些人甚至会忍不住要哭。

大学的时候,我有个师姐很会写诗,很敏感。她很有意思,每当到了秋天,或者每到看夕阳西下的时候(夕阳西下是肺,东方是肝,南方是心。)

夕阳西下是一天中的秋天。

梁冬:夕阳西下是一天中的秋天嘛。

徐文兵:她一到看夕阳西下的时候就要流泪。然后呢,吃碗热面条就好了。

梁冬:为什么呢?

徐文兵:这就是一种心理和生理的对应过程。秋天肃杀之气来的时候,因为她很敏感,所以容易陷入悲的情绪当中。而面条是热性的,小麦有麦芒,它是应春天的季节规律而生的。《伤寒论》里有一句话叫“妇人脏躁,喜悲伤欲哭,象如神灵所作。”没有任何原因,没人招你,“我哪句话说错了?没有啊。”她就在那儿哭了,我们说这叫“脏躁”。用什么方子调治比较好呢?甘麦大枣汤。

你看,甘草是甜的,小麦是补肝气的,还有大枣是补脾气的。所以,用了这些类似于一种安慰剂的药——甜甜的,甜丝丝的,几乎不是药的药,就能缓解人这种骚动不宁的感觉,缓解她这种悲凉情绪。还有很多女孩子在哭的时候,是要吃块巧克力的,其实巧克力能治失恋。所以到了秋天,人的这种悲凉情绪,应该稍微用一点热性的、甜的和温补肝气的药去平和一下,别让金克木克得太厉害。另外那个“愁”呢,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话,到秋天就要学会放弃了,别较劲了。你既然误了这拍了,那就等下一拍吧。与其接着较劲,不如撤回去积蓄能量。

到秋天就要学会放弃了,别较劲了。你既然误了这拍了,那就等下一拍吧。与其接着较劲,不如撤回去积蓄能量。

梁冬:在之前,我们分别谈到了春三月、夏三月、秋三月,接下来我们应该谈“冬三月”了。关于之前我们谈到的春、夏、秋这三个季节的话题,徐老师有没有需要补充和大家分享的?

小麦是补肝气的,它有麦芒,是应春天的季节规律而生。当悲凉情绪生发的时候,吃碗小麦做的热面条就好了。

徐文兵:我们先回答一下听众朋友提出的问题。有一个朋友挺逗,说:“徐老师,你跟梁冬做节目谈得挺‘愉’的吧?” 给我气坏了,我说我反复解释“愉”是性高潮的一种描述,两个人如果谈得high了,谈得很尽兴,很动心,很动神,有一个汉字来表示!

“愉”是性高潮的一种描述。谈得很尽兴,很动心,很动神,叫 “悦”!

梁冬:是哪个字?

徐文兵:“悦”!

梁冬:那是因为旁边是“兑”字吗?

徐文兵:按卦象来讲,“兑”主口舌,所以,说话的“说”是“讠”字旁加一个“兑”字。阅读的“阅”是“门”字里边加一个“兑”字。通过说话把人说高兴了,通心了。你看,“悦”字是一个“兑”字旁边一个“忄”。我们现在都乱用古汉字,经常说“赏心悦目”,其实“悦目”另有一个词,比如说,你看东西看得着迷了,高兴了,那个字叫“怿”。

我们经常说“取悦别人”,那什么叫“取悦别人”?

梁冬:就是通过说话把对方哄得高高兴兴的?

徐文兵:再比如说“女为悦己者容”,女人喜欢那些人,得啵得得啵得,老围着自己转,夸自己,说一些自己喜欢听的好话,所以女人容易被语言打动。还有说相声的人都是什么?是通过说话取悦别人的人。我们两个说话,谈高兴了,让观众也感染了,这叫悦!还有一个问题,所谓早起晚睡,或者晚起早睡,一定是以当地时间为准。

梁冬:什么意思?

徐文兵:我们说十一点以前要睡觉,这是北京时间,是东八区的标准时间。

早起晚睡,或者晚起早睡,一定要以当地时间而不是北京为准。

所以,标准的北京时间是东经120°的时间。东经120°穿过的城市有杭州、福州等,东经120°再往东的地方,时间就比北京时间早,天亮得比北京早,天黑得也比北京早。这些人就应该在北京时间11点以前睡觉。

东经120°再往西的地方,时间要比北京时间晚。比如说,北京处在东经116°,比标准的北京时间要晚上十五六分钟。

梁冬:北京的当地时间要比标准的北京时间晚十五六分钟?

徐文兵:所以,住在北京的朋友可以在11点10分左右睡觉。

梁冬:偷那么10分钟时间。

徐文兵:而像西安、重庆、成都、乌鲁木齐,这些地方的时间基本上要比北京时间晚两个小时,所以,当地的居民差不多是在听完咱们的节目就可以去睡觉了。大家无论是在计算自己的生辰,还是定自己的作息时间,一定要以当地的时间为准。你算一下你所处的地方的经度跟东经120°之间差多少?差不多一个经度是4分钟。

无论是计算自己的生辰,还是定作息时间,一定要以当地的时间为准。你算一下你所处的地方的经度跟东经120度之间差多少?差不多一个经度是4分钟。

所以,你说“我是几点几分生的”。我经常还要问上一句“你出生在哪儿?”一般来说,我们要做个加减。

很多人说自己算命,算八字,说我生在几点几点,实际上您那个时间是北京时间。算八字当然是不科学的。我想说的是如果你真信这个东西,时间应该这么取。通过出生在哪儿,再加减,然后取它当地那个标准时间。

霜降 10月23日或24日,天气渐冷、开始降霜,这会,很多事情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话,会非常伤身。所以,到秋天千万别跟自己较劲,应该学会积蓄能量。

博客评论
还没有人评论,赶紧抢个沙发~
发表评论
说明:请文明发言,共建和谐网络,您的个人信息不会被公开显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