求医不如求己全集_章节75_3.锻炼身体要先脏腑后肢体

健康养生   2021-06-20 11:37   1023   0  

现在重视健身锻炼的人越来越多,大家希望身体强壮、健康长寿; 锻炼的方式也很多, 简而言之, 都是在强调肢体的运动, 并以健美的身材和漂亮的肌肉作为锻炼的最终成果。但是,这样锻炼是否真正能够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?答案是否定的。

很多参加锻炼的人都是因为身体弱或者肥胖, 有各种疾病或是为追求完美的身材。他们锻炼的目的多数是为了健康、健美, 但由于其本身脏腑多多少少都存在功能缺陷,这种锻炼不一定对他们都是好的。

众所周知, 人体气血总量在不同情况下是相对恒定的。它有自己的分配规律。按照生存的需要,气血首先要确保脏腑器官的需求,然后才是四肢百骸; 就像一棵大树, 要先长树根、树干, 再长枝叶。脏腑又是确保气血生成与贮藏的源头, 只有脏腑健康、功能相互协调,才会有足够的气血储存以供人体日常使用。

如果人为过多地去锻炼四肢肌肉, 而不考虑脏腑的需要和气血的生成能力是否跟得上锻炼的需要, 那么五脏六腑相互间气血协调的分配就会被打乱。锻炼后被刺激增多的肌肉与血管同样需要大量血液供应, 虽然身体会对增长的气血需要产生适应和代偿, 不断加强气血的制造, 但气血的增长不是短期能达到的,一般需要1~3个月才会有明显提升,气血在很长时间内处在僧多粥少的境地,四肢就会跟脏腑抢夺有限的气血资源。此时,只有通过心肺的超负荷运转来弥补气血的不足,例如心跳加快、减少对胃肠血液供应等。身体会减少一些脏腑的气血供应来满足本属

次要地位的四肢。肌肉粗壮了, 而脏腑由于缺血,功能反而减弱了。

脏腑在气血欠缺的情况下还要完成消化吸收、新陈代谢、免疫防御、神经调节、内分泌激素调节等重要工作, 此时身体内有限的气血资源只好拆了东墙补西墙, 引发一些脏腑功能障碍, 原本气血就不足、功能就不好的脏腑会变得更差, 最多见的是运动性闭经、月经紊乱、运动性贫血、胃肠功能紊乱等。

长期气血不足会导致脏腑功能早衰,影响寿命。国外很多运动名家都是在晚年疾病缠身。大陆的许多武术家由于没有真正了解内功心法,只重视筋骨皮和技击实战的锻炼,而忽略了气血的培养,反而没有普通人长寿,他们晚年罹患心脑血管疾病以致半身不遂的极为普遍。

博客评论
还没有人评论,赶紧抢个沙发~
发表评论
说明:请文明发言,共建和谐网络,您的个人信息不会被公开显示。